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银川中关村: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2-01-13 09:21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记嘱托、精准把脉,于是,4年前,携带创新基因的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以下简称“银川中关村双创园”)落户西夏区,掀开了银川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4年匆匆而过,却留下了奋进的足印,如今,园区内产业、人才、技术、资本、孵化等全要素聚成了一流创新生态,释放出强劲动能,入驻各类企业400余家,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税收收入超5000万元。此外,校企共建20多家产学研基地、培养了1000多名实用人才。

“芯”项目入园填补银川空白

1月12日,宁夏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正式投产,这是银川中关村双创园产业基地第一个落地建设和投产运营的项目,也是宁夏第一个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宁夏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的投产,填补了银川市在芯片封装测试领域的空白,这是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喜事,高质量发展的代表项目;也是银川市及西夏区扩大开放合作,高水平谋划招商引资,承接东部地区先进产业转移,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示范项目;更是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持之以恒,建设特色化园区的引领项目。”银川中关村四周年建设运营推进会暨宁夏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正式投产仪式上,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朱洪军说道。

该项目将为银川带来什么?国内顶尖的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及存储产品设计、固件系统开发、存储器封装、多芯片封装、晶元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完整能力。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电脑、汽车电子、工业4.0、数据中心和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前景广阔。项目投产后满产可年产3300万颗芯片,总计5.2亿件产品,预计第一年产值可达4亿元,贡献税收1500万元。

“这个项目的意义并不在于填补了银川的产能空白,而在于我们有了在西部城市讨论构建更大体量的先进封装产能的可能性,希望我们成为西部的成功范例。”宁夏储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感慨地说,该项目的落地得益于自治区、银川市和西夏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及这里亲商、暖商的良好营商环境,“在开创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也将努力发挥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盯住‘上下游’,拉紧‘左右链’,积极整合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资源要素,带着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多来这片创业热土走一走、看一看,力促更多的项目对接成功、更多的企业落户西夏区。”宁夏储芯科技有限公司已与上海的晨宸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700万元的订单。

厚植发展沃土积蓄创新动能

让围巾自己发热,并且温度可控,这听起来似乎“有违常理”。但位于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宁夏元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却给出了肯定答案,而且实物与一般围巾并无太大区别。按动纽扣般大小的开关,围巾就可自己加热到38℃、48℃、58℃三档温度。而此围巾与众不同的“奥秘”,就在于细如头发丝的石墨烯聚合纳米能量发热丝。据了解,该项国家级专利已为元然(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孵化出了7个品类的20多款产品。

作为一家在新疆、青海等地都有业务,且拥有自主发明专利,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元然(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何会在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落棋”?宁夏元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超介绍,一方面是公司看准了银川优越的区域优势,出于以银川为中心辐射西北市场的战略考量,另一方面是被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聚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吸引。正如李超所预料的,该公司自去年4月底入驻以来,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在对接项目、与高校牵线搭桥等方面给了企业不少帮助。

眼下,宁夏元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用其技术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农业大棚冬季保暖方面的难题。“我们这项技术应用很广泛,比如给葡萄大棚铺上石墨烯聚合纳米能量发热丝的定制产品,提高大棚内的温度,那么葡萄可以提前一个月上市,这将给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李超说道。

4年来,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定期对接中关村发展集团区域合作部和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创新中国行活动,借鉴中关村合作园区的成熟做法,吸引中关村科技、金融、众创等创新资源来银,汲取中关村的养分,复制中关村的经验,增强园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突出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发挥中关村自主创新品牌、大学城科技人才集聚两大优势,推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两大产业发展,打造公共服务、技术研发、产业支撑三大服务创新平台,强化组织、政策、机制、金融、人才保障。围绕主导产业,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在延链、补链、强链三个方向重点发力,微医、安翰医疗等83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在园区聚集。数字治水产业园、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科研孵化产业园、“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园形成特色产业组团发展,400余家企业迸发活力。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总产值)104.9亿元,招商引资7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各类税收超亿元。产业基地科研孵化器建设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营造创新生态增强市场活力

“2019年我们在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成立了炬点集团总部,集团成立至今,从一家选品外销的跨境电商公司发展到拥有品牌设计研发中心和生产线并行的全球化企业,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银川中关村双创办的精准发力和关心支持。”宁夏炬点集团副总裁赵鑫屏说道。

赵鑫屏坦言,因为从事跨境电商,需要大量的懂外语的员工,招工难成为该企业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之一。了解该企业的难题后,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积极对接各大高校,为企业联系小语种专业学生,拓宽招聘渠道。4年来,该企业已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与此同时,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还在该企业扩大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而西夏区政府不仅及时关切企业遇到的困难,在扩建直播电商基地、智慧工厂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还给予了税收优惠。

“目前,我们已完成首轮融资,正在进行B轮融资,用于打造国际电商直播基地和中关村产业基地智慧工厂,推动直播电商赋能跨境电商,形成品牌规模,完成产业聚集。下一步,我们将争做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继续深耕本地优势资源,带动本地羊绒产业发展,同时扩大集团生产规模,聚集合力解决失地移民、下岗失业人员、妇女的就业问题,为推动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赵鑫屏说道。

宁夏炬点集团的故事仅是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的一个缩影。4年来,储芯、杞里香、浙江化安等一批企业从创新中心走向产业基地,西部检测、中联泰润等20家企业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院校合作共建实验室。芯联成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培养培育电子信息实用型人才1000余人,园区辐射带动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近3000人。园区科技型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累计引进总部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29家,发明专利超过100个。

与此同时,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全力构建服务大、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公共服务、产业支撑、技术研发”三大类平台。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贴心保姆式服务;宁夏技术市场、宁夏水联网等产业支撑平台,为入园企业搭建起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沟通桥梁;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葡萄酒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技术研发平台,为葡萄酒、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目前,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探索形成了“协同创新、示范引领、市场主导、务实高效”的创新合作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