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640100-101/2018-42881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2018-07-26
责任部门:银川市发改委 发布日期:2018-07-26
名 称: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落实情况总结材料的通知》要求,现将银川市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意见落实情况

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及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精神,银川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增长。

(一)结构调整实现突破。“经济工作项目化”理念深入人心,“稳一优二提三”成效初步显现。坚持“三精”农业方向,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90%,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战略性新材料、数字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创造了国际国内多个行业“单项冠军”;现代纺织、新能源、葡萄酿酒等产业初见成效,“两化”融合进程加快。软件动漫、文化创意、物联网、云计算、电子竞技、通航产业等新兴产业开始聚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会展经济发展提速,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效应初显,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区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认真落实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三规合一”和“多规融合”,带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滨河新区为银川都市区建设拓展了新空间,贺兰、永宁与城区同城化发展,灵武与开放核心区融合发展,以城区为核心—滨河新区为副中心—贺兰、永宁、灵武为卫星城—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8%。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安置区、特色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进展迅速;解决和改善了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滨河、兵沟、永宁3座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建成通车,城市路网形成“八横十七纵”架构,交通主动脉趋于完善;城市道路、街巷改造、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不断延伸,快速公交、绿色出行系统稳步推进,水、电、气、热等资源能源供应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功能不断提升。

(四)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工程。闽宁、通贵、良田等特色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洁净银川”、“塞上农民新居”、“幸福村庄”等工程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逐年提高,建立了“大城管”体制和数字化、精细化城管系统。 

(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91%,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3平方米,生态修复能力不断增强;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态势,土壤侵蚀模数大幅下降。完成二排沟、四二干沟等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气治理等项目加大实施力度,“蓝天工程”扎实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逐步降低,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阅海、鸣翠湖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宝湖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大众创业成效显现,就业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组建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70多个校际发展合作体和1个地方高校共建体。新建改造中小学200多所、幼儿园100多所,进入全国首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础养老金标准居西部省会城市首位。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连续五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5.0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21万人。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 

(七)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不断深入,实施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金融强市”取得重大突破,成立金融工作局,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23.5%。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宅基地确权工作逐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 

(八)开放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两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获批;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TMT育成中心、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初见规模。河东机场三期顺利推进,实现所有省会城市航线全覆盖,开通银川至首尔、曼谷、迪拜等国际航线;银西高铁启动实施,开辟银川至青岛港等出海通道。连续成功举办WCA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等多项展会、赛事,招商引资、造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 

(九)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民主法治建设有序推进。创新电视问政、施政“三位一体”监督模式,干部作风明显改善。 

二、西部大开“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一)重大政策落实情况

1、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机制建设。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示范乡镇”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统筹推进我市城乡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通过进一步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实施精准扶贫,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出台《脱贫富民三年行动计划》《银川市脱贫攻坚2018年工作要点》等系列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建立了“一票否决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督查考核,集中力量聚焦脱贫攻坚。市财政配套4284万元,设立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进一步增强金融扶贫“造血”功能。制定《2017年银川市政府扶贫专项资金支持政策试行办法》,建立政府项目资金变股金的分红增收机制。在全区率先制定了《银川市全面开展‘扶贫保’工作实施方案》,重点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意外风险、大病风险等致贫返贫及发展农业产业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银川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兜底脱贫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把符合低保准入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范围。在全区率先制定《银川市智慧城市+扶贫行动实施意见》,推动智慧城市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促进移民地区脱贫攻坚进程。推进 “培训+就业”和返乡创业新模式,探索出“企业订单、机构列单、群众选单、政府买单”的新机制。一季度末,贫困监测显示,全市移民地区收入达3585.17元,同比增长10.82%,较全市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增幅高2.12个百分点(农村收入增幅8.7%)。我市已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达到5449.6万元,覆盖建档立卡户969户,完成率为12.72%,覆盖率为29.04%。 

3、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编制了《银川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13-2020)》《银川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等规范文件,实施“优质教育扩面提升”工程和“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站式资助体系,创新学前教育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区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四比三优两满意”党建品牌和“行一善”德育品牌在全国推广,成功跻身于30个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各类教育发展迈入快速、健康的轨道。2017年投资2亿元,新建、改建幼儿园14所,新增幼儿学位1万个,采取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鼓励普惠性民办的儿园发展。义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区和西部前列,2015年底率先在全区全部通过自治区和国家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新建、改建中小学30所,新增学位1.5万个。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21%。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市属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整合了原银川一职、二职三职,新建银川职业技术学院,迁建了宁夏幼儿师范高、灵武市职教中心等学校,评审认定了15个特色骨干专业。公办高职(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均财政拨款为28285元,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4、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等各类集聚区错位发展。制定了银川市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新一轮园区整合提升。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两园三区为重点,构建一县一园、一园多区、各有特色的发展格局,重新整合布局,全市形成8个园区其中: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主区、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银川丝路经济园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军民融合产业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宁夏贺兰工业园区,合并银川德胜工业园区、银川生物科技园,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与精密制造升级改造生物医药与精细化工,打造生物医药与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建立园区扶持产业目录和限制目录,主动腾笼换鸟,加快清退低端产业。制定出台了《银川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暂行办法》银川市2018年产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实现以考核为抓手,引导和推进园区整合提升

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制定《2018年银川市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实施方案》,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55个,家庭农场达459个;探索设立融资担保风险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推广土地入股合作发展新模式,共建成土地股份合作社12家,入股农户3109户。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银川市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全市累计发放贷款1985笔12898万元。全市已有229个行政村启动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85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利益分红,共分红1425万元。金凤区作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已通过了农业部委托第三方评估验收;加快推进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实际确权面积为124.88万亩,涉及农户11887户,已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126094本,发证率99.07%。宅基地使用权已完成三区调查14448户,颁证1091户。 

(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6、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出台《创新驱动战略银川三年行动计划》和“科技强市”17条。R&D经费投入强度为1.19%。实施科技攻关等项目29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6.02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新增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在西北地区率先设立“科技板”,挂牌交易企业达到24家。组建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创新平台111个,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2000多名。 

7、实施双创工程和“互联网+”行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创新驱动战略银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万众创新。编制出台了《银川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获认市级众创空间给予资金奖励,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众创空间,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2件,自治区级6家。编制《银川市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传统产业改造、优势产业升级。搭建银川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建成大数据中心,智慧产业园,引进“运满满”“好大夫”等互联网企业,获批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iBi育成中心与科技园融合发展,育成中心网上交易额突破6000亿元,全市网上零售交易额达120亿元,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WCA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全球(银川)TMF智慧城市峰会与中阿博览会、亚洲都市景观奖颁奖礼共同成为银川国际化标志的四大盛会。 

8、打造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和枢纽。协调宁夏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今年上半年,宁夏国际货运班列共计发运出口班列7列225车,货重10640吨,总货值逾 1000万美元。协调银川公铁物流园推进了海关监管区项目建设。联检办公楼、监管区卡口、保税库、暂扣库、熏蒸房、外网工程给排水项目等项目建设推进顺利。开、加密多条国内外航线航班。新开银川-甲米(泰国)国际航线1条新开银川至烟台、汉中等国内航线11条;加密银川至上海、广州等18个国内重点城市的17个航班。上半年,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17.52万人次,同比增长17.68%;其中出入境旅客吞吐量10.3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4%;货邮吞吐量20091吨,同比增长11.71%。阿航迪拜-银川航线执飞78班,运送出入境旅客38507人次,占同期出入境旅客吞吐量的37.24%。 

9、加强银川市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川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等6个县市区。示范区现有国家级工业园区2个(分别是银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全市已经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纺织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10+X”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出台了《银川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银川市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银川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高轻产业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工业产业“十三五”规划》和《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银川都市圈建设银川市三年行动计划》、《创新驱动战略银川三年行动计划》、“工业发展19条”、“科技强市”17条。重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017年,银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3.17亿元,增长8.0%;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和新产业培育的“双提升”。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现代纺织产业形成“一城三园”格局并向全产业链迈进,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落户银川;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出蓝宝石、单晶硅棒(切片)等行业冠军,轨道轴承、共享铸钢3D打印技术国内领先,共享装备倍确定为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新能源产业建成世界最大的宝丰农光互补基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银川;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通航机场建成运营,通航产业开始起步;iBi育成中心与科技园融合发展,县域(园区)竞相发展。永宁生物制药、生态旅游,贺兰电子商务、设施农业,兴庆通航、花卉产业,金凤总部经济,西夏全域旅游走在全区和行业前列。灵武羊绒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工业进入全国县域百强。 

10、加大我区重点铁路工程建设力度,沟通国家南北方通道。加快对外开放通道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和自治区实施好市域内重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建设,打通外联公铁联运大通道。包头银川至海口高速铁路通道(银西高铁),2015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项目全长617公里(宁夏段约182公里),全线投资总额771亿元,宁夏段投资217亿元。截止2017年6月宁夏段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完成总投资的35%。兰州铁路局代建银川至吴忠段计划2018年8月和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同步建成通车,银西高铁全线计划2020年建成通车。青岛至银川高速铁路通道(太中银铁路定边至银川段扩能改造工程),太中银铁路定边至银川段扩能改造工程全长183km,已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包头至银川高铁,项目全长519公里,估算总投资659亿元,其中宁夏段线路长约117公里,估算投资155亿元,项目已列入铁路总公司2017年开工计划。2017年4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目前正在待国家发改委可研报告审批。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2015年10月10日开工建设,全长135公里,总投资136亿元,截止2017年6月完成投资71亿元,完成总投资的52%,项目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中卫至兰州高铁,2017年6月19日开工建设。项目全长218公里,估算总投资约295亿元,其中宁夏境内约46公里,投资估算约40.2亿元。 

11、完善银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完善银川月牙湖通用机场布局建设,推动直升机、无人机、通用飞机产业化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按照《银川通航产业园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着力打造“一基地一社区三中心”,即:“航空器研发制造与维修基地、航空主题社区、通用航空运营中心、物流中心、服务中心”,与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相融相促,形成“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统筹通用航空生产、运营与服务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已获得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关于第一通航、西部通航、山东南山通航、内蒙古通航续用银川月牙湖机场4个临时训练空域的批复。积极围绕市场带工厂的发展方向,综合银川市公安部门、卫生部门及部分通航企业的需求,泊鹭通航申请永宁片银子湖等3个临时起降点、西部通航联合市公安局申请银川片警用28个临时起降点、上海金汇通航、西部通航申请自治区人民医院等3个医用起降点,已报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待审批。滨河新区西部通用航空飞机和航空新材料制造项目2017年5月建设,项目预计于2019年5月完工并交付西部(银川)通用航空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量产超轻型飞机D4 Fascination等,同时开展航空产品研发、零部件供应、维修保养等增值服务。 

12、发展清洁高效煤电,加快宁夏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宁东基地建设。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温室气体控排工作;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低碳节能,加快推进节能技改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华电“东热西送”、燃煤锅炉拆除并网、西夏热电二期等项目;2017年,扣除宁东,银川市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1.17%,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7.29%。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太阳能,有序开发风能,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实施华电2*15MW生物质发电、银川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扩建工程,组织实施一批电能替代项目;2017年,银川市(不含宁东)光伏、风电消费占全社会用电的18.1%,比重较2016年提高1.94个百分点。 

13、加快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发展。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型工业化步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实施40个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新增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落户银川。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5.2%,共享装备被确定为首个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单晶硅、蓝宝石等新材料产值增长45.6%,投资30亿元的石墨烯储能材料项目签约落地。比亚迪年产20万辆电动乘用车项目成功签约。舍弗勒年产15000万套高产量深沟球轴承生产线、共享模具铸造用增材制造设备及铸造智能工厂等23个装备制造,宝丰光伏二期、德润葡光互补、盛景太阳能原隆村光伏科技大棚等8个光伏项目顺利开复工。 

14、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巩固成果,提升档次。我市已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和自治区广电局的户户通项目工程,完成了全市相对偏远的乡村群众看电视由较低收视质量的MMDS无线多路微波分配系统向收视质量较好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户户通转换。目前,全市已实现广电、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高质量广播电视供给全覆盖,户户通与广电、电信、移动同步运行,为群众个性化需求选择提供了便利,也为群众高质量收听收视广播电视节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重大工作落实情况

15、加快重点经济区为支撑的核心增长区域建设推进呼包银榆次级增长区域发展。按照国务院《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历届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间的合作交流。加快推进经济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成3座跨黄河大桥,基本消除了断头路。“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为基础,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与国内27个城市签署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银川共识。推进与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口岸跨区域合作,与阿拉善盟共建乌力吉“飞地口岸”;建立了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机构合作机制和跨区域应急医疗救援机制,与毗邻城市的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深化

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银川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出台了《银川都市圈建设银川市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以银川为核心、辐射带动石嘴山、吴忠、宁东基地(以下简称“两市一地”)协同发展的银川都市圈,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集群集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城市联动协同发展、建立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同城效应和整体优势,实现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 

16、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制定《银川市深入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任务分工方案》,调整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滨河新区调整至综合保税区履行核心区建设职责。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为抓手,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拓宽陆路、空中、网上三大对外通道,打造“两园三区”等开放载体,全面提升银川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出口试点和进境肉类、水果、种苗口岸建设,建成了宁夏跨境电商监管服务系统利用银川河东机场及国际航线优势,2017年建成综保区国际快件中心,引进顺丰速运、邮政EMS、海悦通等快递企业进驻,2018年上半年累计进口和分拨国际快件15万件。实行“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等13项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制度,通关通检效率明显提高。加快推进银川综合保税区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绿色通道(飞机滑行通道)和货运通道的前期调研、立项、设计等工作。目前,争取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内销选择性征税试点报告已报送国家有关部委等待批复

17、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环保治理。为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先后印发《银川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2017-2020年)》、《银川市2018-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银川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等文件,编制《银川市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全市(不含宁东)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以煤炭消费总量及十三五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为导向,着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围绕低碳能源、交通、工业、低碳汇水平等方面,促进低碳科技创新、碳市场建设和运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18年一季度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位居全区五市之首。积极发展绿色交通,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截止6月底我市充电桩已备案833台,已建成80台,在建348台。 

18、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和综合治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银川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组织领导机制,统筹协调突发事件应对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实行“第一响应人”制度,各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响应人,明确目标责任,全面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公安110指挥平台技术、装备优势,按照“信息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理”原则,扎实推进110、120、119、122资源整合,与12345便民服务平台交互对接融合,建立健全银川市政府应急联动机制,构建市、县两级政府应急联动体系,实现与银川市政府应急平台与各部门专业应急管理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有利时机,开展应急常识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强化各级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协调配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19、加强就业服务,改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建成创业孵化基地5个,创业带动就业19651人,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8万人,今年上半年,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2733人,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待遇31722人次。我市已建成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职工养老、医保和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制度已先后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均已达到90%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238元,高于西北其他省会城市。5.63万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6.4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率先将因病、残疾照顾返贫致贫家庭纳入低保,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30%和20%。创新“首都带首府”教育、医疗合作模式。出台健康银川实施意见,组建医疗联合体6个,引进互联网医疗企业20家,服务全国患者436万人次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备案人数和直接结算量持续快速增长,1-5月,办理跨省异地就医成功结算3240

20、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机制,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市财政对市辖三区农村建档立卡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补助(补助30元),三县(市)对其辖区内的农村建档立卡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补助,截至6月底,全市建档立卡特困人员共39499人,全部完成参保任务2018年1月1日起,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三级和四级智力、精神、视力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且未领取养老待遇的,按每人每年100元缴费标准给予全额缴费补贴(自治区、银川市财政各承担50元),同时享受30元的个人账户财政补贴。 

21、培育创新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构建新型孵化体系。出台《银川市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实施办法》等“1+2+7”一揽子人才新政。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引进全国重点“双创”服务平台黑马学院设立银川分院。实施首批13个“人才小高地”建设工程,落实“首都带首府”合作机制,分批次柔性引进人才近百人。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整建制搬迁至市民大厅办公,设立人才政策、宜居工程等人才公共服务窗口6个,启动2018年首批高精尖缺人才认定工作。出台《银川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1亿元银川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目前正面向全社会招募基金管理人。探索提供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等多种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服务保障配套政策。目前,100套人才公寓已完成装修装饰工作即将投入使用。举办春、夏季系列人才交流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8场次,1500余家区内外企业参会,吸引近80000名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竞聘,达成意向性协议2.3万人。 

22、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品、品牌、技术、产能走出去。全力建设“两园三区”等开放新平台,中关村双创园引进创新型企业24家,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挂牌运营;丝路经济园引进总部经济、金融商贸等高轻新项目20个;经开区与北京经开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园,引进石墨烯等高端项目6个;滨河新区现代纺织、大数据、生命健康等产业集聚发展;综保区国际快件、裘皮集散、棉花外发加工等功能不断拓展,通关时间压缩70%。开放通道更加畅通。新增国内国际航线13条,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月牙湖通航机场开航运营。开通银川至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出口货值4200万美元。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引进外资20.51亿美元。设立驻沙特(吉达)经贸联络处,中沙产能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工商联会员单位合作交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600亿元。 

23、提升中阿博览会质量。务实推进论坛实体化进程,加快中国—沙特(吉赞)产业集聚区等建设。沙特吉赞基础工业和下游产业城是沙特政府为了加快国内非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建设的四个经济城之一,始建于2005年11月,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计划基础设施总投资额300亿美元,2025年建设完成。截止2017年年末,已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完成投资约180亿美元,其中路网、港口、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预计在明年初完成。目前已经建成和基本建成的项目有:阿美石油公司的炼油厂、发电厂、港口和一个年产200万吨的炼钢厂。园区首个中资企业入园项目——广州泛亚聚酯石油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已获沙特投资总局批复。该项目是沙特吉赞基础工业城的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也是沙特王国建国以来首个外国独资石化项目。项目建设是以年产250万吨PTA、100万吨PET为生产核心的大型化工企业,并通过滚动发展,逐步实现整个聚酯产业链的覆盖。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美元,建成后年产值约48亿美元。该项目被沙特政府列为重要招商引资示范工程,并首次在沙特使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设备,将为今后中资企业落地提供典范。2018年3月,泛亚公司已与中国寰球工程总公司签订了EPC协议,定于2018年8月正式动工,2020年8月投产。 

24、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特色农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一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了《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银川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建设三区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区、两县一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区,不断优化特色农业结构布局。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38万亩,设施园艺面积种植达32万亩,花卉园艺面积达6000亩。60%以上的蔬菜实现外销“银川菜心”、“银川番茄”、“上滩韭菜”成为了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70%以上,目前已建成奶牛、猪、禽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267家,养殖场畜禽粪污染资源化利用率达88%,建成病害动物掩埋场3个,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场1个适水产业绿色增效养殖模式成效显著,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1.5万亩。新增高标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7089亩,总面积达25.7万亩,占全区48%。贺兰县被评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具有地理标注和地域独特性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市已有2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实现生产经营总收入约13.24亿元,永宁板桥村蔬菜、灵武市梧桐树乡兴唐贡米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总数达到220个。二是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立市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5650吨,市级原粮储备规模1万吨,建立了应急供应网点73家,先后在永宁、贺兰、灵武建立了三家粮食银行并投入运营。三是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2018年新建10个农业科技园,多家渔业养殖园区等水产养殖场推广“水产远程智能遥控系统”。全市6个县市区已全部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在线监管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四是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开工实施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已完成自治区物价局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两次调整工作,预计2018年全年银川市一般工商业用户将减少支出金额约6770万元。政村和自然村光纤通达率100%,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725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