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教育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教育概况

索 引 号:640100-103/2018-00173 发布日期:2018-01-03
发布机构: 银川市教育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教育局
名 称:关于印发《银川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关于印发《银川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局直属各单位(学校)、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现将市政府研究通过的《银川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银川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


银川市教育局

2016年10月26日

银川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

编制单位:

银川市教育局

编写人员:

组  长: 孙武平

副组长: 刘胜林  张宸珲

成  员:潘庆举  马小林   虎  峰   苏  毅

芦  苇  张  钏   王文国   付星海

李志强  孟云虎   柳  军   马  微   袁  辉

银川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  目    录  )

一、“十二五”教育发展成效

(一)主要成绩

1.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全面提升。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质增效。

----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特殊教育发展提档升级。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民族教育实现高水平发展。

——民办教育发展得到长足发展。

2.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教育投入依法保障。

----办学条件大力改善。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

3.师资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4.改革创新成果突出。

---进一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进入全国首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

----优质教育扩面工程。

----教育对外交流水平显著提升。

---“日行一善”活动经验在全国推广。

---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新突破。

5.德育工作攀上新高度

----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果。

----学校安全工作取得新突破。

----体卫艺工作取得新成效。

6.教育督导助推教育发展。

7.依法治教进程全面推进。

8.党建工作成效显著增强。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基本思路

坚持优先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改革创新。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提质增效。

2. 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4.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5.全力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6.助推特殊教育优质发展。

7.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8.推动民族教育高水平发展。

9.促进民办教育多样化发展。

10.统筹推进继续教育。

(二)着力推进助学资助关爱体系完善。

11.实现助学资助全覆盖。

12.实施精准教育扶贫工程。

(三)着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13.科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四)着力推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4.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15. 全面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

16. 着力推进教育科研提高效益。

(五)着力推进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17.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18.不断强化党风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队伍。

19. 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20.强化教育人才队伍。

21. 切实加强师资培训。

(二)提高教育条件保障水平

22.全面加大教育投入。

2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24.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25.强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26.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27.依法保障校园安全。

28.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四)提升银川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29. 深化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组织实施

30.加强组织领导。

31.加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

银川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为推进银川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围绕国家“四个全面”、“一带一路”和宁夏“两大战略”布局,依据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银川市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结合“全域银川”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教育发展成效

“十二五”以来,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教育厅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秉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发展战略和“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价值追求,坚持“突破瓶颈、开放内涵式发展,打造有品牌品质品位的银川教育”工作思路,顺利完成了全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和谐、均衡、优质、高效发展。

(一)主要成绩

1.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银川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32所,其中:完全中学11所,高级中学12所,初级中学33所,中职学校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小学200所,幼儿园242所,特教学校2所;现有在校(园)学生、幼儿388192人,其中高中54657人,初中75894人,中职41065人,小学156931人,幼儿园59119人,特教526人;现有教职工24981人,其中高中3805人,初中4974人,中职1561人,小学8249人,幼儿园6312人,特教80人。

----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启动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84%和75%,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二五”目标。积极扩大学前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市共组建近10个合作办学共同体,实现了每个乡镇办有一所普惠性幼儿园的目标。全面启动幼儿园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学前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和经济救助制度。其中,灵武市在全区率先建立了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障制度。

----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全面提升。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银川市在全区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六年巩固率保持在99%的高位,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扩面工程,通过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校际发展合作体”,部分学校的择校和大班额现象都得到了有效遏制,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基本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5%以上。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模式初显成效,创办了5个国际教育机构,组建了1个地方高校共建体,完成了2所完全中学办学格局。普通高中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营造良好环境。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质增效。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实训设施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占比逐步提高。大力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开设了一批具有符合银川市实情、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的以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办等办学机制,促进了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建立了中职教育助学制度,扩大救助范围,实现银川户籍中职学生学费补助的全覆盖。

----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终身教育网络体系及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结合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快,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为常态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服务逐步规范,基本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推动了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特殊教育发展提档升级。启动了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建设工程,大幅度增加特殊教育学位,提升特殊教育硬件环境。建立残疾儿童信息数据库和残疾儿童关爱教育体系,准确了解适龄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情况。提高特殊教育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额补助在校学生的午餐费。积极推动《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加快建立全员纳入的特殊教育机制,使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重视残疾儿童教育的早期干预工作,全面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宁夏幼儿师范学校顺利升格为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首批专科学生进入该校就读。启动了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迁建工程,完成了位于银川滨河新区国际科教城的迁建项目一期工程,初步建成全区幼儿师资培养基地。

----民族教育实现高水平发展。全面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示范性回民学校的带动作用,实施好“百标”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民族团结,使民族团结思想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宁夏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民办教育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全面统筹民办教育机构发展,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理顺民办教育机构管理体系,严格民办教育机构审批,加强民办教育机构日常管理和督导检查,建立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和奖励制度。实行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四统一”和“电脑派位+面谈”的方式,民办初中学校的“五独立”政策得到落实。

2.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教育投入依法保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的政策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38.23亿元。建立并完善了教育经费预算、收支、审计等方面的监管工作保障体系,义务教育经费、高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职业学校学生特困生补助经费、中小学建设、维护、改造和所需资金等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中小学运转所需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

----办学条件大力改善。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布局,新建、扩建和翻建学校200多所,更新改造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全市所有中小学均达到了自治区规定的实验室装备标准,银川市三区中小学操场基本实现了全塑胶化。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中小学生机比均达标,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每个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建成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深入推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3.师资队伍建设硕果累累。畅通教师补充渠道,多形式引进人才,一批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每年安排经费近2000万元,全员培训教师。构架起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三个层级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区市县三级名师158名,各类骨干教师2700余名,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室173个, “全国著名教育家银川工作站” 4个。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城市薄弱学校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结对帮扶和对口交流制度,“十二五”期间共计交流校长685名、教师4230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4.改革创新成果突出。

---进一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进入全国首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检查通报制度,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多彩,课业负担进一步减轻,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指标由“十一五”期间的30%提到了60%,搭建考试招生网络平台,中考体育实现了自动化测试,建成了中考阅卷网络和初三学生填报高中志愿的平台,确保了考试招生工作公正公平公正,做到了阳光招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优质教育扩面工程。创新公有民办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模式,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民间资本运营”的新模式扩大普惠性幼儿园,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资金效益,有效缓解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贵和入园难的问题。

----教育对外交流水平显著提升。教育外事活动频繁,中外人员交流密切,合作层次不断提高。组织教育考察团、师生交流团先后出访了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埃及、香港和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英国比肯斯菲尔德艺术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盖普中学、韩国庆山市河阳女子中学和美国康涅狄格州国际实验中学等学校结成友好学校。选派20余名教师赴东南亚等国家进行支教,与外国教育团体间交流不断强化,先后接待法国凡尔赛大区、韩国庆山、美国康州教育厅、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教育部、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外教育考察团,并与其签订教育合作协议。组织7批中小学生艺术团300余名师生赴欧洲参加国际青少年音乐节,组织150名师生赴韩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学习,3所高中分别建立了中美、中加和中法国际(班),银川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组建中法“葡萄酒酒艺与管理”班。“十二五”期间,共计近240名学生国外就学或留学。这些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市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进一步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打造“教育在银川”品牌跨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日行一善”活动经验在全国推广。“日行一善”是我市近年来培育打造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它已经成为宁夏乃至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德育品牌活动,是“以德治校”、“以德治教”的成功典范,对加强和改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文明办将“日行一善”活动纳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并在全国推广。

---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新突破。建立了银川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律师志愿者进校园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青少年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5.德育工作攀上新高度

----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不断完善,通过系列化、制度化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教育成效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德育示范校”和“书香校园”等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学校文化提升工程”,学校文化育人功能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深入推进。

----学校安全工作取得新突破。建立完善的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制度,形成了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开展各类学校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创建了自治区级“安全管理规范化学校”40家,创建了一批“平安校园”和“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

----体卫艺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断加强体育、艺术师资力量及设施建设,青少年体质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了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疾病防控责任清单和网络直报系统,完善了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健全和完善了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制度、足篮排等球类活动联赛机制。

6.教育督导助推教育发展。成立了市县(市)区两级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并完善了督学责任区制度。督政工作有力有效,建立了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制度,促进了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落实,进一步巩固提高了“两基”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促进了全市以县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目标的全面实现。督学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制度、幼儿园分类评估制度、素质教育示范校评估制度和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制度,坚持督促与指导并重,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7.依法治教进程全面推进。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完善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管理学校水平。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初见成效。

8.党建工作成效显著增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深化“先锋工程”和“堡垒工程”,对20多所“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验收挂牌,评定出18所基层党建示范点学校、一大批县(市、区)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学校和94个星级服务型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教育布局亟需进一步优化,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教育布局的合理性与银川市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变化的契合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教育信息化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教科研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四是职业教育总体格局和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尚有差距,教育投入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五是教育改革创新还需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教育改革发展较为薄弱。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 按照“优先发展、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银川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内涵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发达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办学条件实现标准化,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硬件建设优化升级,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建成功能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教育投入力度及“三个增长”指标全部落实到位,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三)基本思路

全面解放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优先发展、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优先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发展投入,公共资源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人员规划编制优先满足教师队伍需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绩效评估和优先发展问责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具备强健体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具有较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能积极适应社会,主动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把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依法治教,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积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优质教育扩面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缩小城乡、区域、校级教育差距,健全教育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加大资助体系建设,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提高教育质量。注重教育内涵开放式发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科研,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落实综合实践课程,扩大教育开放交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提质增效。落实《银川市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普惠性幼儿园优惠政策,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多措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推进第二个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实施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扩面工程,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成立“幼儿专家指导委员会”。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制,大力开展示范园创建活动,落实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深化义务教育均衡资源配置,增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切实提高义务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到202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六年巩固率为99%,初中入学率99%、三年巩固率保持在96%。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巩固提高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尝试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普通高中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等基本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积极探索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机制,联合开发拓展型、研究性课程,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评价工作,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试点普通高中免费教育。

4.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完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适合银川市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搭建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评价网络平台、培养一支本土化的评价专家队伍,开展学科测试和学情调查分析,引导我市基础教育内涵向更深层次发展。

5.全力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加大职业学校实训设备配备力度,探索建立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创新办学机制,建立区域内各职业学校间的学分互认制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等机制。促进产教研融合,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实施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培育计划,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6.助推特殊教育优质发展。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做好将残疾人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以财政为主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办学环境,完成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新建与搬迁工作。探索建立学段衔接、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提高银川市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到2020年,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7.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迁建任务。坚持内涵发展,实施高等教育创新提升计划,建立高校区域合作育人机制,推进教学联合体建设,实行资源共享、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将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培育成学前教育师资为主、办学层次分明、功能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区。

8.推动民族教育高水平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建立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积极开设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民族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大回民骨干学校建设,建成10所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发挥民族教育骨干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

9.促进民办教育多样化发展。进一步理顺民办教育机构属地管理权限,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民办教育机构自身制度建设,建立民办教育的督导评估机制。逐步构建政府依法管理、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民办学校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投资办学,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成立民办教育学会,强化民办学校办学风险管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10.统筹推进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和行业发展规划及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逐步完善岗位培训与学历提高培训相互结合、适合银川市实际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统筹继续教育资源,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积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健全激励机制,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重视老年教育。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银川”。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继续教育平台,创造开放、灵活、个性化学习条件。促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衔接融通,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建设。

(二)着力推进助学资助关爱体系完善。

11.实现助学资助全覆盖。完善涵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好各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力量救助工作,对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学前两年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予以资助,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资助制度,并对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高中就读免除学费住宿费,做好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完善地方高校毕业生到银川市区域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

12.实施精准教育扶贫工程。落实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利用银川市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校企联动脱贫攻坚,主动承接城乡贫困人口专业技术培训。免除贫困家庭子女高中教育学杂费,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着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13.科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认真落实《银川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16-2020)》和《银川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条例》,根据《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银川市“一河两岸三域”空间格局,统筹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趋势,加强新兴城市(区)和县镇的学校建设,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严格控制新建学校在校生规模,保留和办好必要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逐步统一城乡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新模式,鼓励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办分校(园)、合作体办学等方式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引导学龄人口有序流动。根据教育发展实际,积极吸纳和鼓励社会资金建设并承办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适当发展民办高中阶段教育。

(四)着力推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4.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推进德育特色和品牌建设、网络环境德育建设,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强化环境教育,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深化“日行一善”活动,积极推动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建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加大骨干班主任及优秀辅导员的培养力度。

15. 全面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全面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规范各类体育比赛活动,推动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校园足球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完善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和艺术展演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建设。统筹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资源,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16. 着力推进教育科研提高效益。促进教育科研部门职能转型升级,加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和咨询服务。促进开展基于数据和事实的质性研究,增加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技术含量,提升教育教学科研的质量,为学校发展服务。促进教研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教研员队伍考核机制,提高教研员队伍的素质,提升教育科研引导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课堂变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能力。促进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科研平台,整合教育教学科研资源,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促进建立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打造具有银川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品牌。

(五)着力推进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17.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加强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以评星定格为抓手的“先锋工程”,让优秀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堡垒工程”,继续抓好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工作,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树立一批彰显教育特色的党建品牌,切实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18.不断强化党风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组织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抓教育行风建设,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队伍。

19. 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确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获得相应资格,建立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和校长专业标准选拔、培养、使用、管理教师和校长。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聘任和岗位管理制度。按标准核定编制,加强编制动态管理。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探索县域内教师县管校聘,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机制。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0.强化教育人才队伍。实施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引进和培养教育硕士,完善骨干教师的培养、认定、考核机制,构建起较完善的名师梯队,扩大名师工作室建设。加大职业院校“双师型”骨干教师和高等学校骨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强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积极培育未来教育家,注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建立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制度,建设结构合理的干部梯队。

21. 切实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以实施“国培计划”为主导,以“三名工程”培养为突破口,精准设置培训项目和内容,精准实施培训方案,加强管理,不断增强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完成教师全员校本业务培训360课时,影子培训1500人,完成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850人,“三名工程”培养培训3000人次,各类专项教师通识培训15000人次,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提高教育条件保障水平

22.全面加大教育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主渠道作用,依法全额安排教育经费预算,加大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经费拨付机制,出台银川市民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及购买服务资金补助政策,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积极拓展社会投资渠道。积极探索采取ppp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承办教育,加强教育规划与经费安排的衔接,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提高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水平,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巩固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到2020年,计划新建、改建、扩建、翻建及维修18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实验室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实验室规划上要充分考虑班级数,根据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实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4.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结合“智慧银川建设”,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建成并运用银川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序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基本建成有效共享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25.强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通过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普法教育实效性。

26.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加快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建设,积极推动银川市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工作,进一步系统梳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权,完善权力清单,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加快学校依法治校意识和能力提升,完善学校章程和制度,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提高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推进公办学校聘用教师、民办学校教师与在编教师享有同等权力进程。

27.依法保障校园安全。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和《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健全并及时更新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创新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完善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深化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安全教育信息平台作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28.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教育督导条例》,改进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机制,加强对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落实素质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实施责任督学挂牌制度;依据《教育督导条例》、《银川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13-2020)》、《银川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督查各级各类教育规划布局、协调发展等情况,为银川教育保驾护航。

(四)提升银川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29. 深化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落实市委《关于加快开放银川建设打造“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若干意见》,办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会城市教育合作年会。鼓励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合作水平,提升示范性高中“国际班”办学水平,解决在银外籍人员的入学问题,完善中小学接收外国学生就读管理办法,规范管理。优先发展职业教育领域合作,依托国际科教城,实施“扩容”计划,大力引进国际化、国内顶尖高校,建设教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推动“友好学校结对”工程,拓展教育交流合作项目以落实银川市教育局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教育部签订的教育合作备忘录为重点,大力开展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欧洲、东北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教育文化交流与互访。鼓励和支持教育管理(校级)干部、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教师、骨干教师跨区和出国研修。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设立教育专项基金,吸引这些国家留学生到银川留学,为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合作交流培养小语种人才。加强涉外教育及互访交流监管,确保教育对外开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大力提升银川教育国际化水平,为把银川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五、组织实施

30.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把教育工作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和民生工程,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保障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教育系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校长队伍科学化管理水平,推进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31.加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讲好银川教育故事,紧紧围绕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加强信息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宣传工作网络,坚持正面宣传,坚持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师生、贴近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挖掘学校和教师中的典型事迹,及时报道教育动态、先进经验、优秀典型,提高教育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良好教育形象,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全社会了解、重视、支持教育。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