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科学技术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预决算公开>部门决算

索 引 号:640100-104/2016-03370 发布日期:2016-09-19
发布机构: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科技局
名 称: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决算公开

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决算公开

  一、 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况 

  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2002年底经自治区科技厅和银川市机构编制办公室批准成立的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06年增挂“银川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牌子。中心已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全区第二家、全区五市第一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提供科技信息、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服务;提供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专利申报、专利战略研究等知识产权服务;协助中小企业申报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的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推介和申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提供技术、管理方面的教育与训练。 

  为了更好地聚集科技创新资源,中心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银川)示范基地”依托单位之一,通过引进国家级科技成果库、科研机构、高级技术专家,能够有效提高银川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中国知识管理及云翻译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围绕企业设计、开发、生产、管理创新需求,为各类型企业提供制定化海量专利、标准、情报、期刊文献等信息,并实现信息推送。还应邀成为“中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盟首批成员单位,通过网上网下的紧密结合、共享资源、协同创新,有效的推动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型企业,助力企业智慧成长。中心与宁夏专利服务中心联合设立了宁夏专利服务中心银川办事处,对外提供专利申请咨询(代理)服务。2013年,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 

  中心发展目标是:稳步处在全国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行列,建成西北地区东部特色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水平较高的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决算编报构成 

  经银川市财政局批复的决算数据,用于单位正常运行支出,2015年我单位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1.加强建设,持续进步。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水平,记笔记,写心得,坚持讲党课,开展专题会。要求全体党员保持步调一致,严以律己,严以修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观看历史纪录片,缅怀革命先烈,宣传红色精神。加强党建宣传工作,定期发放学习材料,科学理解民族宗教政策,把握思想步调一致。充分利用中心网站,建立党建园地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党建先进事迹,优秀党员典型。 

  2.参与践行,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的“读书月”活动,完成读书笔记28份。参加 “我的中国梦——讲述银川故事”主题征文,3名同志获得优秀奖。参加“堡垒工程”评星亮星活动,晋级二星党支部。获得“五个好”党支部荣誉。积极参加“党内关爱资金”捐款活动。参加“美丽银川”志愿者活动。参加“慰问科技退休职工”志愿者活动。参加科技服务进社区公益志愿者活动。 

  (二)利用高层次平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创新服务手段 

  1.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银川)示范基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暨银川市科技服务大厅今年开通运行。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银川)示范基地的运营单位。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银川)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中心利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资源,积极开展银川市相关特色产业技术需求调研和征集工作,根据需求与相关成果进行匹配和撮合,初步探索基于互联网在线技术交易模式,提高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为企业提供跨领域、跨区域、全过程的技术转移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提升地区科技服务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科技的能力,让更多的科技资源直接面对企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银川科技园开通运行了银川市科技服务大厅。 

  2.做好北京市“一站一台”业务的落地工作,促进京银科技合作的落实。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银川合作站建成以来,积极开展两地科技合作。2014年8月在银川联合举办了首场京银两地专家企业对接会,针对银川企业技术需求积极开展对接和项目合作,支持推动银川企业创新发展。至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成员单位共服务银川地区企业22家,签订联合研发、委托开发、检验测试、技术转移等各类服务合同总额1479.78万元,完成合同额308.28万元。为丰富示范基地服务手段,延长服务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北京技术市场”的资源也纳入其中,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仅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交流的平台,还能够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试验、检测检验、认证服务、技术交易、技术难题攻关等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助力和加速的作用。 

  (三)努力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提升专业科技服务水平 

  1.中心作为银川地区指定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相关优惠政策,取得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40余份,合同金额超过800万元,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优惠48万元。 

  2.针对银川市中小微企业需求,在科技情报分析、科技信息查新、专利检索分析、专利申请等方面服务企业。共完成专项专利检索分析报告40项,代理专利申请30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16件),答复审查意见30件(次),接待企业知识产权咨询210次,发布知识产权信息350多条,及时帮助企业调整了研发方向和专利申请策略。积极配合企业的研发及成果鉴定工作,共完成科技查新报告20份。 

  3.加强与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知识管理和云翻译联盟、中国创新联盟合作,协助中小企业申报、编写和推介各类科技创新基金,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的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4.根据市科技局安排,中心认真履行“宁科贷”申报咨询服务及资料审核工作,共受理21家企业申报,完成20家企业申报审核工作。申报企业对服务的效率均表示满意。 

  (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服务 

  1.中心联合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XA)举办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培训班取得良好收益。CAXA主要面向制造业,提升工业企业的创新设计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以及人才保障能力,能够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并促进实现互联网工业和智能制造。银川地区装备制造及相关企业20余家的40多名一线研发人员及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组织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为银川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服务。为了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和运用好相关政策,中心先后在银川市金凤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宁县等县区,为近230家企业,400余人培训科技政策解读与创新。 

  3.联合银川市妇联、银川市女企业家协会举办“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培训班1期,为全市近100名女企业家进行了培训。 

  4.全方位提供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中心积极适应当前信息传播进入“微时代”的特点,利用“微平台”快速、高效、便捷、易交流等特点,适时开通中心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发布450余条信息,其中,政策信息30余条,科技成果50余条,专利信息120余条,关注人数超过500人。同时,在银川科技信息网、中心网站发布科技经济信息400余条。 

  (五)为实现服务网络化、专业化,寻求新发展,探索新道路。 

  1.加入“甘青宁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甘青宁生产力服务联盟是为贯彻落实国家 《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发展战略,在科技部高新司、火炬中心的推动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甘青宁三省(区)生产力中心的服务优势而成立的区域性科技服务联盟。联盟主要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等方式,为三省(区)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科技服务,提高中小微型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域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 

  2.倡导成立银川地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为了实现科技服务机构服务网络化,专业化,进一步发挥基层科技服务机构贴近企业的优势,在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积极倡导下,联合七家科技服务机构,成立了“银川地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七家科技服务机构涵盖多个行业,组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服务模式和资源优势。将中心多层次科技资源与基层的、一线的服务机构有机衔接,促使中心服务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六)围绕市科技局的中心工作,提高服务政府的能力 

  中心及时高效地完成了银川市科技局安排的各项工作,未出现差错和失误,协助科技局完成部门权力清单工作。 

  (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今年以来有20人次参加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宁夏科技厅(知识产权局)的各类培训,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知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落实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按要求通过了年度监督审核,保持了证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八)广泛宣传,加大社会影响力 

  今年借着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银川)示范基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暨银川市科技服务大厅开通启动仪式,中心加大宣传力度,邀请电视台记者专访,并印发宣传彩页、宣传袋等1000余份。科技服务大厅多次被银川市电视台、银川日报报导,并被国家科技成果网、新浪等多家网站报道。 

  二、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公开01表) 

  (二)收入决算表(公开02表) 

  (三)支出决算表(公开03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公开04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公开05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公开06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公开07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公开08表) 

  三、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情况说明 

  2015年本年收入合计179.8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74.89万元,事业收入4.70万元,其他收入0.30万元(帐户银行利息收入)。本年支出合计242.09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78.1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5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6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29万元。 

  (二)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收入决算表情况说明 

  本年我单位收入合计179.89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机构运行收入115.9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50.5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事业单位医疗2.6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城乡社区环境卫生2.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8.29万元,住房公积金7.52万元,购房补贴0.77万元。 

  财政拨款收入174.89万元,事业收入4.70万元,其他收入0.30万元。 

  (三)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支出决算表情况说明 

  本年支出合计242.0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73.5383万元,项目支出68.5495万元。基本支出中机构运行109.5765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50.5799万元。 

  (四)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情况说明 

  本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74.89万元,本年支出168.54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04.5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5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6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4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29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6.35万元。 

  (五)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情况说明 

  本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合计168.54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机构运行支出104.57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50.58万元,事业单位医疗2.69万元,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支出2.4万元,住房改革支出8.29万元,住房公积金7.52万元,购房补贴0.77万元。 

  (六)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情况说明 

  2015年本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中工资福利支出76.8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1.7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9.93万元 。本年人员经费支出136.80万元,公用经费支出31.74万元,本年支出合计168.54万元。 

  (七)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情况说明 

  本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合计2.13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2.06万元,公务接待费0.07万元。比预算节约1.87万元。主要原因是我单位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全体职工都能严格执行节约制度。公务接待费2014年没有发生,2015年因石家庄生产力促进中心3人来我中心考察学习产生了0.7万元公务接待费。 

  2015年度本单位没有发生因公出国(境)情况,无团组人数及人数细化情况,因此该表无数据。 

  2015年度本单位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宁A-52302起亚轿车,为2006年7月12日购置。2015年度没有购置公务用车。 

  (八)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015年其他需要事项情况说明 

  1.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的情况说明 

  无机关运行经费 

  2.关于政府采购支出 

  无政府采购支出 

  3.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2015年度我单位资产总计166.1888万元,负债总计21.5283万元,净资产总计144.66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计85.7565万元,当年增加固定资产11.3515万元,2014年10月我单位迁往银川市科技园办公,过去的旧办公桌已损毁无法搬迁,购置了两张木质办公桌、办公组合柜、为便于科技服务大厅的业务处理,购置了办公用打印机、电脑。 

  4.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我单位严格按照预算开展各项工作,厉行节约制度,发挥职工潜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在中心主任带领下全体职工敬业、克难、积极创新,使中心工作取得了多项成绩,受到了区、市相关单位以及企业的肯定。 

  四、名词解释 

  (一)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名称:按照《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类”、“款”、“项”的编码和名称填列 

  (二)年初结转和结余:是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 

  (三)基本支出结转:是指单位基本支出收支相抵后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包括事业单位未转入事业基金的基本支出结转。 

  (四)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是指单位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等取得,需要结转本年继续使用的项目支出收支累计余额。 

  (五)基本建设资金结转和结余:是指单位基本建设类资金中非偿还性资金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 

  (六)本年收入:是指单位本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 

  (七)本年支出:是指单位本年度全部支出。 

  (八)结余分配:是指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 

  (九)年末结转和结余:是指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 

  (十)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单位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十一)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十二)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十三)其他收入:是指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十四)基本支出:是指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十五)项目支出:是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十六)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七)人员经费:是指单位基本支出中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十八)日常公用经费:是指单位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十九)“三公”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二十)机关运行经费:是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