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园林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640100-127/2018-45735 发布日期:2018-02-27
发布机构: 银川市园林管理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林业局
名 称:银川市林业局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清单

银川市林业局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清单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转变观念,由“快”向“又好又快”发展方式转变,由过去经果林生产、苗木培育等的传统产业向优良资源培育、林产品深加工转变。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发展木本粮油、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林业产业,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三农”问题解决,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积极扩大就业、增加林农收入,调动生产积极性,加快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林产品深加工业,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多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开辟广大林农致富之路。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庄点整治,坚持“生态宜居”建设目标,按照“四化同步”建设要求,以绿化、美化为重点,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庄点绿化,见缝插针增加农村庄点内绿量,积极创建绿色家园,高起点建设环村林带、村镇公园、农田林网,实施巷道绿化,扶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和林下经济,实现生态宜居,在外围环境上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 

     (二)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体现区域产业特色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林产品的附加值,切实为农民带来增收。银川市林业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县(区)一品”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兴庆区花卉产业、贺兰县园艺产业、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特色产业、枸杞特色产业,灵武市长枣特色产业,金凤区经果林和观光旅游产业。 

     (三)实施黄河平原绿网建设。在黄河两岸以防洪堤为主线,建成乔、灌、草结合,河滩防护林、河堤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湿地保护区相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组成的黄河两岸生态廊道。坚持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在主要的城市出入口、黄河大桥两侧、沿河风景区建设具有观光功能的生态景观林和休闲观光林。黄河沿线河滩地造林由各级政府实施,发动农民进行养护管理,政府进行养护补贴,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并结合黄河湿地旅游开展林家乐、庭院旅游等第三产业,提升农民宜居环境,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增加农民收入。 

     (四)认真执行富民林业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全市农村苗木产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加大帮扶农民种植、销售、推广苗木力度,最大限度地帮助苗木种植户解决销售问题。 

     )发展林业旅游特色产业 

  根据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特点,深度发掘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森林生态、滨河湿地、田园风光、特色种植养殖、农业示范园区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兴办乡村旅游项目、节庆活动。在兴庆区开展以花溪谷为代表的“鲜花游”,在金凤区发展以采摘鲜果为重点的“采摘游”,在西夏区、永宁县发展以葡萄酒产业为重点的“休闲游”、“酿酒知识游”,在贺兰县以园艺产业园为依托发展“园艺游”,在灵武市结合长枣采摘、销售发展“品枣宴”,在苗木场、园林产发展“林家游”“花家游”,大力开展林下采摘、花卉知识普及、精品苗木销售等活动。重点挖掘培育传统民俗、古村镇、农家乐、有机采摘、湿地旅游、乡村节庆、生态循环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由单一旅游观光型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参与教育等综合型转变,努力形成品类完整,结构合理,深受城乡居民和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三、重大项目 

      2018年预计完成美丽乡村建设2182亩,其中兴庆区掌政镇186亩、大新镇安置区绿化63亩;通贵乡景观水系、道路及绿化51亩,新安家园南侧绿化,总面积323亩;金凤区良田镇农民新村完成防风林带及新村景观绿化200亩;西夏区对镇北堡镇、兴泾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面积659.2亩,其中:镇北堡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面积194.9亩、兴泾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面积464.3亩。贺兰县全县计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5个,规划实施造林200亩;永宁县闽宁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完成土方工程、绿化种植工作,面积600亩;灵武市以杜家滩村、火城子村、胡家堡村、上滩村等9个美丽村庄建设为主,预计完成造林200亩。 

  四、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区)、市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责任主体,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协同推进,形成部门联动、地方负责、分工明确的推进机制,确保乡村振兴,产业富民取得实效。 

  (二)典型引路,创新机制。采取因地制宜、典型引路、分类建设、逐步推进的方式,结合区域特色,树立标杆,总结经验,做好示范。持续改革创新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结合“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完善。要把各类人才导向农村,培养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下力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三)加强监督,强化考核。各级政府要强化考核,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验收,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职责部门要保证质量,尤其林业部门要突出“生态立市”的战略思想。要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要考评内容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中,加大生态绿化考核权重。要严格落实各项有关乡村振兴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组织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部门严肃问责,切实保障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完成。 

  (四)大力宣传,广泛参与。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机关干部下基层等活动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大力宣传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市直各部门、各大企业要结合各自职能,落实责任,明确任务,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