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园林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640100-127/2018-45739 发布日期:2018-07-13
发布机构: 银川市园林管理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林业局
名 称:银川市林业局2018年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思路

银川市林业局2018年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行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庄点整治,坚持“生态宜居”建设目标,按照“四化同步”建设要求,以绿化、美化为重点,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庄点绿化,见缝插针增加农村庄点内绿量,积极创建绿色家园,高起点建设环村林带、村镇公园、农田林网,实施巷道绿化,扶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和林下经济,实现生态宜居,在外围环境上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2018年完成美丽乡村建设2182亩,其中兴庆区掌政镇186亩、大新镇安置区绿化63亩;通贵乡景观水系、道路及绿化51亩,新安家园南侧绿化,总面积323亩;金凤区良田镇农民新村完成防风林带及新村景观绿化200亩;西夏区对镇北堡镇、兴泾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面积659.2亩,其中:镇北堡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面积194.9亩、兴泾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面积464.3亩。贺兰县全县计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5个,规划实施造林200亩;永宁县闽宁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完成土方工程、绿化种植工作,面积600亩;灵武市以杜家滩村、火城子村、胡家堡村、上滩村等9个美丽村庄建设为主,完成造林200亩。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绿化覆盖率41.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79平米,森林覆盖率16.1%,生态造林成活率全部达到85%以上。

(二)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体现区域产业特色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林产品的附加值,切实为农民带来增收。银川市林业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县(区)一品”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兴庆区花卉产业、贺兰县园艺产业、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特色产业、枸杞特色产业,灵武市长枣特色产业,金凤区经果林和观光旅游产业。

(三)实施黄河平原绿网建设。在黄河两岸以防洪堤为主线,建成乔、灌、草结合,河滩防护林、河堤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湿地保护区相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组成的黄河两岸生态廊道。坚持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在主要的城市出入口、黄河大桥两侧、沿河风景区建设具有观光功能的生态景观林和休闲观光林。黄河沿线河滩地造林由各级政府实施,发动农民进行养护管理,政府进行养护补贴,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并结合黄河湿地旅游开展林家乐、庭院旅游等第三产业,提升农民宜居环境,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认真执行富民林业的相关工作。今年以来,市林业局加大帮扶农民销售、推广苗木力度,最大限度地帮助苗木种植户解决销售问题。截至目前,由于大多工程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故苗木使用量暂时不能准确统计。

)发展林业旅游特色产业根据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特点,深度发掘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森林生态、滨河湿地、田园风光、特色种植养殖、农业示范园区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兴办乡村旅游项目、节庆活动。在兴庆区开展以花溪谷为代表的“鲜花游”,在金凤区发展以采摘鲜果为重点的“采摘游”,在西夏区、永宁县发展以葡萄酒产业为重点的“休闲游”、“酿酒知识游”,在贺兰县以园艺产业园为依托发展“园艺游”,在灵武市结合长枣采摘、销售发展“品枣宴”,在苗木场、园林产发展“林家游”“花家游”,大力开展林下采摘、花卉知识普及、精品苗木销售等活动。重点挖掘培育传统民俗、古村镇、农家乐、有机采摘、湿地旅游、乡村节庆、生态循环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由单一旅游观光型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参与教育等综合型转变,努力形成品类完整,结构合理,深受城乡居民和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二、着力做好定点帮扶工作

以扶贫产业发展为核心,坚持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使帮扶村逐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帮助建档立卡户走上产业发展致富脱贫的路子。

一是积极组织草花种植。按照年初市林业局党委制定的脱贫规划方案,及时组织大塘南村西月花卉公司签订代种草花协议。其中:矮牵牛13万盆、万寿菊13万盆、鸡冠13万盆目前已经全部完成39万盆育苗工作,预计9月中旬种植成苗成苗后,挑选30万盆定向销售给市林业局用于草花展摆。草花种植劳务用工以大塘南村建档立卡户为主,长期用工为10人,集中用工500人次,增加大塘南村建档立卡户工资性收入10万元(每人每天工资不得低于80元)。从草花种植中,大塘南村村委合作社预计获得销售利润15万元,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有序开展苗木种植工作。为拓宽建档立卡户增收渠道,早日实现移民村村民脱贫梦,市林业局派专人帮助大塘南村培育发展苗木产业,上半年种植苗木23亩,品种为国槐、垂柳、白蜡、河北杨、丝绵木共计5000棵,丁香、连翘等花冠木15000,棵种植成活率在95%以上。市林业局将于2020年前定向采购大塘南村种植的苗木,增加大塘南村村集体收入。

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市林业局局属绿化一处、二处、宁园等9家单位结合滨河新区绿化养护,劳务用工优先使用大塘南村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增加大塘南村建档立卡户工资性收入。上半年共组织劳务输出17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余万元增加大塘南村建档立卡户21户、低保户23户的家庭收入。

四是强化技能培训提素质。市林业局结合实施的大塘南村产业扶贫项目,于年初委派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3位专家到月牙湖乡大塘南村,为建档立卡户家庭劳动力及部分村民开展草花、苗木栽植技能培训,共有68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大塘南村部分建档立卡户家庭劳动力初步掌握了草花种植、苗木种植以及绿化养护管理技能,为全年劳务输出和苗木种植奠定基础。

     三、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提前谋划,规划先行去年冬季开始,我局组织人员进行了详细调研论证,对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进行全盘规划,征求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完善,为全面做好今年扶贫工作及谋划未来三年工作提供了支持

积极配合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按照要求,今年造林任务为7.74万亩,比去年增加近50%,各县(市)区接到任务后,提前踏查造林地段、提前规划造林布局、提前做好苗木储备,充分利用三四月份植树造林黄金期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截至目前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达到10万亩,比去年增加100%。定点扶贫工作中,林业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由局党委委员、局长深入大塘南村对产业扶贫等工作进行细致谋划,指定专人负责扶贫工作,并积极与西月花卉公司进行协商,引领大塘南村村民探索产业脱贫模式。

)严格把控造林质量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针对各项目的差异性分别采取竞争性磋商和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造林绿化企业;严格项目施工管理,始终坚持科学造林,做到苗木选择精准,造林地段精准,造林技术精准,造林考核精准;严格项目监督管理,对生态绿化项目的监督管理、立项审批、政府采购、施工管理、变更调整、竣工验收程序进行全面规范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造林养护成本逐年攀升,补助资金缺口较大。未来三年,全市造林面积每年约10万亩,包括新造林、补植补造、防沙治沙等,由于造林及养护成本不断攀升,各县(市)区造林资金及养护压力逐渐增大。为了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建议市财政根据每年的造林任务量对养护管理费用予以倾斜,同时县(市)区财政也要配套相应的绿化养护费用,确保管护到位,提高树木保存率。

二是城市建成区绿地养护费用亟待提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建成区绿地建设的面积和档次不断提高,绿化养护管理的人工费和水电费等逐年增高,但绿化养护管理费用仍然延用的是2009年的标准,且政府每年只按百分之八十比例拨付管护费用,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压力非常大。建议根据住建部重新编制的,已于今年3月开始执行的《全国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重新审定园林绿化的养护标准,为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质量提供保障。

三是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按照相关要求,各级政府是绿化的责任主体,需要通过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绿化工作格局。目前,在规划、种植、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各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工作的积极性还不高,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到绿化造林工程中的政策还不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今年城乡生态绿化形成和定点帮扶的经验和问题,在提高设计水平、适地适树、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推动生态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为全面提升行业脱贫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