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民政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992G/2024-00055 发布日期:2024-03-01
发布机构: 银川市民政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民政局
名 称:2024年银川市民政工作要点

2024年银川市民政工作要点

2024,全市民政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理念,立足新时代民政工作“三基本”职能,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民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民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双提升年行动”为重点,统筹推进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精细化建设转型发展,聚力高成色民生保障,在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上攻坚突破,全面提升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满意度,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和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贡献银川民政力量。

2024全市民政工作主要预期目标:养老服务事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10项评价指标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新建居住小区养老配套设施覆盖率达100%;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转型率达100%,老年助餐点标准化覆盖率达90%。社会救助事业,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困难群众救助覆盖率100%,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5%以上。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加大关爱保障力度,特殊困难儿童关爱服务不少于1000人次。区划地名事业,中心城区标准化门牌覆盖率达98%以上;为三区农村制作安装1.2万块标准二维码门牌。婚姻殡葬事业,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工作验收通过率100%;殡葬机构管理规范化十项指标达标率100%;生态节地安葬率达28%,全市火化率不低于45%,其中三区火化率不低于60%;婚姻登记“全区通办”“跨省通办”落实率100%。社会组织管理,直管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95%以上;孵化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不少于25家;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覆盖率100%。社区治理,“五社联动”示范社区达到36家,70%以上社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网格精细化、精准化管理覆盖率100%。慈善福彩,福彩年度销量达500万元以上,年度慈善募捐款物达500万元以上民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双提升,全市民政服务机构、服务场所的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比上年度提升30%以上,达到8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一、聚力实施民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双提升”行动

(一)实施民政“四化”建设,提升民政业务和民政服务机构管理水平

1.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民政部、民政厅近年来印发的各项管理规范制度。在养老服务方面,制定出台《银川市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优化整合转型发展实施方案》《银川市老年助餐点考评管理办法》《银川市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委托运营项目管理办法》《银川市综合养老活动中心及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办法》等文件,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建、管、用、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实现养老机构(场所)的转型发展。在殡葬管理方面,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殡葬管理办法》,全面推进殡葬行业价格执行、服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在社会救助方面,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办法》等文件,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对象分层、内容分类、动态监测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方面,落实《地名管理条例》,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和使用管理;加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运营质效;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质量。在社区治理方面,落实《城市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持续推进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扩面增效。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落实《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规范社会组织名称。在慈善福彩方面,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范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慈善募捐、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做好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方面,落实《银川市民政项目管理工作办法》,推进项目申报、审批、招投标、建设、运营全流程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加强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及监督管理,规范资产购置、登记、使用、调拨、报废、清理等全流程闭环式管理。

2.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广应用银川市殡仪服务标准化体系、幸福颐养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成果,以点带面推动殡仪服务标准化和养老服务标准化扩面增效、整体提升。推进村(居)儿童之家标准化建设,确定2-3家村(居)儿童之家进行标准化体系宣贯实施。制定《银川市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标准化规范》,在全区率先开展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地方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广工作

3.智慧化建设。开展金民系统填报质量提升行动,实现填报及时、内容精准。精准对接全区民政工作智慧化信息平台,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和监管效能。持续推进婚姻登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广应用银川市区划地名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工作质效。实施好银川市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实现养老服务与监管一体化。争取将银川市殡葬服务监管平台列入全市信息化服务项目,建立银川市基本殡葬信息库,有效推进“身后事”一次办。

4.精细化建设。组织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提档专项行动,社区(村)治理“一书三单”发挥网格联动作用,整合利用部门力量、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将日常走访摸底、常态化风险排查与定期集中摸排相结合,加强动态跟踪和分析研判,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做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建立银川殡葬死亡人口数据与社会救助人口数据共享机制,由市殡葬管理所负责每月25日前将全市公墓陵园及殡仪馆死亡安葬及火化人员名单分别推送至市救助科、养老科、低保中心,便于同步开展数据筛查和比对,实现动态销号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死亡人口吃低保、吃救助”的风险隐患。优化整合社会救助、婚姻登记、殡仪服务、社会组织年度审查等民政服务事项的审批手续,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时效。

(二)实施民政“四个一”工程,提升民政服务水平

1.民政服务暖心一张卡。针对困难群众、老年人、孤儿、流浪乞讨人员、逝者家属等不同民政服务对象、服务场所,制发银川民政服务暖心卡。针对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内容、服务单位、服务人员、发放补贴及收费标准、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次办好,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2.民政服务连心一张网。改版升级银川民政微信公众号,新增养老服务机构、婚姻登记场所、公墓陵园等民政服务单位简介信息、位置导航、收费标准、办理流程等内容实现民政业务“网上。在“i银川”APP、银川民政官网、银川民政微信公众号及银川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等“互联网+”平台同步发布民政相关政策、信息等服务内容,让群众享受公平、可及、便民、利民的民政服务项目。

3.兜底保障安心一盘棋。分发挥银川市社会救助联动协调机制,建立“1+8+N”全市一体化救助统计表,按月汇总统计低保、特困、残疾人两补、孤儿养育津贴、高龄津贴等十项基本民生保障信息;每季度对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建、人社、医保等部门救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核实专报市委市政府确保群众救助信息部门共享、救助政策有效衔接,救助资源集中统筹、救助质效稳步提升。

4.民政政策贴心一堂课营造学政策讲政策用政策良好氛围,建立科室单位负责人政策宣讲一堂课机制,通过线下宣讲、短视频、微课堂等全媒体形式,用群众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向群众宣讲民政领域各项政策措施和民心实事。

二、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一)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老龄工作机制体制,健全全市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各项统计报表制度,加大老龄工作的统筹力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议,及时研判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措施,压实部门责任,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建设,持续营造敬老孝亲社会氛围。

(二)推动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优化转型发展。制定《银川市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优化整合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养老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养老机构开门办院,实现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9月底前,按标准完成公办养老机构关停并转工作;年底前,打造1家标准化试点机构,在营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达到40%,入住老人协议签订率、能力评估率达到100%,符合入住条件且有意愿的特困供养对象集中照护率达到100%,公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100%、持证上岗率达50%,老年人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0%。

(三)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制定印发《银川市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扩大和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推广“社区食堂+多元助力”老年助餐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科学精准的就餐分类补贴标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15分钟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圈”。打造全区服务样板,争取全国老年人助餐观摩培训会议在银举办,年内在三区改造提升老年助餐点、老饭桌20家,两县一市各改造5家,力促老年人助餐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四)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建设,营造敬老孝亲的社会氛围。高质量完成民政部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6月底前,向全市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1500张;12月底前,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少于2600人次。抓好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在各县(市)区分别打造1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社区、1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居家和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年内培训提升养老护理员500名。

(五)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把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同规划、同推进、同实施,探索集中养老、互助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乡村养老模式,探索建立12个农村“邻里互助”老年助餐点,争取年底前,银川农村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20%。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突出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等农村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打造县、乡、村相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六)建成银川市智慧养老平台暨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打造“一站式”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实现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场所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6月底前,建成银川市智慧养老平台暨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并投入运营。鼓励各类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企业,在6个县(市)区打造社区智慧养老场景及适老化产品体验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智能化、便捷化产品体验。

(七)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发挥好健康养老产业领导小组作用,提升统筹养老产业能力水平。支持宝丰养老护理院、浩海桃园养老中心等大型养老机构投入运营,对接中国康养集团、泰康养老集团等头部企业入驻银川,打造高端养老机构,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进塞上鸿儒颐养院、桃李春风康养中心等4个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验收合格、投入运营。加快养老机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连锁化“五化”建设。不断促进养老与文化、教育、家政、医疗、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深化推进“养老+投资促进”“养老+医养融合”“养老+旅居康养”“养老+家政服务”“养老+文化创意”“养老+人才培养”等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发展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

(八)高标准举办2024年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按照自治区关于举办2024年宁夏老博会的总体部署,全力以赴推进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场馆布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工作,努力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国性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参展企业、签约项目、签约金额都有新突破。

三、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体系

(一)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制定印发《银川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方案》,积极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救助实践,强化“督导+核查”动态监管核对机制,细化“分层+分类”多元立体救助服务。市级层面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县(市)区层面全覆盖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确保“1+8+N”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协同联动。统筹住建、医保、教育、人社等社会救助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建立社会救助数据共享比对机制,按季统计救助业务数据,及时分析研判上报,确保及时预警、查访核实,分层分类实施救助帮扶。加强与农业农村局有效衔接,落实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做好民政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

(二)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养育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三类保障标准。全面落实好特困人员供养金、城乡低保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养育津贴、高龄津贴、临时救助等民生保障政策。提升特困人员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5%以上。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服务+救助”模式提升困难群众救助质量。加强社会救助监督指导,每半年对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全年督导6个县(市)区全覆盖、乡镇(街道)抽查率不低于30%。全面加强救助政策培训,确保社会救助从业人员政策知晓率达100%。

(三)提升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质效。加强与公安、综合执法、交通、环卫等部门协作配合,利用人像比对、DNA采集比对等手段,不断加大对精神障碍受助人员的身份甄别力度,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确保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接送返回率达到100%。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夏日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畅通24小时救助热线、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及时得到救助服务。

四、精细精心做实基本社会服务

(一)加强特殊困难儿童关爱保护。建成银川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启动建设兴庆区、西夏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新增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14个,实现未保工作“市—县区—街道”三级联通。开展“五社联动”助力基层未保工作和农村困境、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为三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心理健康辅导、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1000人次。分层级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确保参训率100%。

(二)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服务质量,推进“互联网+婚姻登记”服务,持续推进婚姻登记“区内通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深化离婚冷静期内对当事人开展婚姻危机干预。开展婚俗改革,加大优秀婚俗服务供给,打造永宁县公园式婚俗改革创新点,实施灵武市婚姻登记阵地改造提升项目和金凤区婚俗文化展示馆项目。

(三)扩大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供给。推进“精康融合行动”,实施精神障碍治疗与康复双向转介行动。加快打造全市精神康复服务体系,改造提升银川德安康复中心,确保6月底前投入运营,12月底前首年开放床位使用率达80%以上,确保灵武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于6月底前投入使用,兴庆区民族街康复站、金凤区清水湾康复站运营良好。

(四)完善殡葬管理服务。扎实开展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工作,推动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实现殡葬服务收费100%公开,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有效遏制散埋乱葬现象。持续整改“骨灰堂超面积、应用率不高”问题,力争骨灰堂利用率达比上年增加10%。大力宣传引导生态安葬,组织举办银川市第九届生态安葬集体公祭活动,发挥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品牌效益,鼓励各公墓陵园不断创新葬式葬法,不断提高节地生态安葬率。做好清明节等节点文明祭祀和安全生产工作,推进殡仪服务标准化建设,确保年内通过全国殡仪服务标准化试点终期评估验收。

(五)重塑区划地名统筹调整模式。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和使用管理,加强平安边界建设。修订印发《银川市城镇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办法》,严格行政区划调整程序,提升地名命名效率,构建地名命名规范流程。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三区农村摸排制作安装1.2万块标准二维码门牌,提升三区农村地名地址标准化水平。宣传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编纂完成《银川历史地名考》(第二辑)。

五、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加强直管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通过区域联建、同业共建、挂靠组建、龙头带建等方式,确保直管正常运营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不低于95%,党的工作全覆盖。会同市行政审批局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窗口功能,规范登管分离。联合业务主管单位、党建工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落实好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相关政策,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动员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扩大内需、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发挥行业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高效运营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年孵化培育社会组织不少于25家,其中品牌型社会组织不少于5家,培训社会组织骨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少于1000人次。

(二)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深入落实好《银川市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执法分离提高登记管理质量的实施方案》,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联动行业主管部门,提升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一体化能力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强化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协商能力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加强团体标准建设。常态化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监管、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等专项工作,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其中年度报告审查年报合格与基本合格率不低于参检社会组织的90%。

(三)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嵌入式服务能力。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提档专项行动,推行网格化管理“15520”银川模式,持续开展全市“村(居)民主协商月”“城乡社区网格大走访”活动,织密网格精细化服务网络。深化“六社联动”推进“六大行动”,推进镇街社工站实体化运行,力争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持证社工,培育10家备案类社会组织。积极争取区市资金和社会资源,组织实施好社区公益创投项目30个,高质量服务城乡社区居民群众。试点扩面,实施社工人才小高地项目,建立人才智库和专家智库,开展社工赋能行动,组织培养领军人才,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服务能力。

六、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一)发挥枢纽型慈善组织联动作用。紧盯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加强慈善组织参与“救急难”信息对接服务,引导支持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弱病残幼救助帮扶工作。联动“区-市-县”三级枢纽型慈善组织,链接慈善资源,争取慈善项目,拓展募捐渠道,汇聚慈善力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促进共同富裕,打造具有银川特色的民生福地。

(二)持续激发慈善事业发展活力。深入开展社区慈善基金拓面增效行动,新增社区慈善基金20家。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开展慈善组织全覆盖检查,加强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管,在银川民政微信公众号打造慈善项目与慈善个人宣传专栏,提升慈善项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积极落实税收优惠、表彰奖励、个人嘉许等优惠激励政策。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解读慈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慈善组织队伍能力建设。

(三)创新福利彩票运营管理机制。实施福彩销售服务水平大提升行动,强化彩票公益宣传力度,拓展户外销售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新增怀远夜市、枫林湾夜市、览山公园、凤凰幻城、会展中心等5个户外销售点位,大力拓展即开票市场,力争年度销量达500万元。

七、切实发挥民政项目运营服务功能

(一)全面完成“四争”及招商引资年度任务目标。认真研究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方向、政策导向和投资走向,加大与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和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对接沟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示范试点和优惠政策,确保2024年“四争”及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率100%。

(二)多措并举盘活用好既有项目。市本级重点运行管理好银川德安康复中心、银川市颐养老年托护中心、爱心护理院、银川市智慧养老平台暨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等项目,并建立委托运营项目月度汇报分析机制。各县(市)区要对全市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精神康复机构、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饭桌等委托运营机构,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档案资料完善。各县市区要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方式,妥善接手运营好新移交的19个日间照料中心,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日常监督指导考核力度,全面提升存量项目的使用效益。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一批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社会效益不突出、管理服务水平低下、不服务套取补贴、群众意见较大投诉多的委托运营单位彻底淘汰,实现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效益和公共服务职能最大化。

(三)高质量组织实施好新建项目。高标准组织实施好2024年自治区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各类项目。市本级重点实施好银川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行动、20个老饭桌改造、银川市智慧养老平台暨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等项目。各县(市)区按照自治区下达的计划统筹部署,明确项目实施时间节点、定人定事定责,拉条挂账,高位推动项目实施,金凤区重点实施好满城北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西夏区重点实施好西花园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永宁县重点实施好李俊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西夏区、永宁县实施好四个老饭桌改造项目,同时组织实施好12个“塞上乐龄”大学及老年大学进社区项目。加强全市民政项目统一管理和高效推动机制,加大对各县(市)区项目的指导、督导、检查、落实,建立项目实施月度报表和通报调度机制,确保全市民政项目实施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完成,在全区走在前、作表率。  

八、深耕厚植民政事业发展基础

(一)持续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责任要求,扎实开展全市民政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2024—2026年)行动,从机制体制、人防机防等方面逐步筑牢安全防线,推动重点安全隐患动态清零,确保民政领域消防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护理安全及其他安全“零事故”。将安全教育纳入常态化培训内容,按季度分级分类组织全员安全培训,确保消防控制室等从业人员持证率不低于80%。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各民政服务机构按季组织应急演练。

(二)深化民政法治体系建设。强化民政领域“会前学法”宣讲解读,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对照《银川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指标及任务分工》,确保完成相关指标任务。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履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主动执法意识,畅通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渠道,探索民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综合执法体制。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平台运用,确保执法活动规范有序。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三)加大民政工作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宣传保障机制,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完善“四个一”宣传平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政宣传队伍。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抓好专题调研,创新宣传模式,坚持“三个结合”(民政内部宣传和社会外部宣传相结合、民政专题活动和媒体专场宣传相结合,经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聚焦“三个重点”(民政政策、先进典型、民生保障成效),推进“五大民政文化”建设(敬老爱老的孝道文化、扶危济困的民本文化、现代健康的婚俗文化、文明生态的殡葬文化、乐善好施的慈善文化),进一步讲好银川民政故事,传播好民政声音,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宣传保障和舆论支持。

(四)扎实推动能力作风提升。续巩固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大力弘扬全国民政系统“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严肃严格、求真较真、细致细究、务实扎实、高效快捷),持续推进“四强”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敢担当、谋发展、抓落实的能力水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扩展“三类”民政服务群体(社会救助对象从低保与特困供养人员向更多低收入家庭、刚性支出家庭扩展,养老服务从特困老人向全体老人扩展,儿童福利从孤残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流动儿童扩展),拓展“两类”救助帮扶方式(从以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与精神兼顾拓展,从维护基本生活为主向维护权益与尊严拓展),以改革创新破除堵点难点、补齐短板弱项。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进一步提升干部干事本领。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深入落实“事前提示事中督办事后通报”工作推进机制,提升执行效率。开展“工作晾晒·擂台比武”活动,按月召开工作推进会,对民政重点工作任务晒进展、亮创新、查不足。按月举办“开门办实事”活动,坚持开门搞评议、办实事,虚心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等各界人士监督。

(五)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选拔任用制度,在民政系统中树立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充分运用“两榜四机制”激励管理干部,完善干部表现“红黄榜”干部管理“四项机制”“提、调、免”能上能下机制“考、挂、用”跟踪管理机制。通过公开招聘、选调等方式充实年轻干部,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制度规范学习,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加强基层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建立从招录、管理、履职、薪资、退出等全链条“一盘棋”规范化管理机制,提升聘用人员队伍履职能力。

九、一以贯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长期任务,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和“双随机”学习交流机制,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到所在党支部或分管科室和基层单位讲授专题党课1次,开展专题研讨不少于12次。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分层分类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做到党员教育全覆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

(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党组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不少于2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吸取典型案件教训,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全面提振干部精气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班子成员之间、分管领导与分管科室、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开展廉政谈话不少于2次。每季度组织各科室(单位)、关键岗位全面摸排梳理廉政风险点1次,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风险点1次,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持续抓实“十三五”兜底保障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福彩公益金项目专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三)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班子成员每月至少2次到基层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班子成员每人每年牵头12个课题,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持续开展“走基层服务月”“立足岗位做贡献”“学习身边榜样”党员践诺承诺、建言献策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推进重点工作中担当作为。

(四)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实施市委“两抓两增”工程,推进“3年先进+3年模范”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开展“五型”模范机关建设工作。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争三星级以上党支部达到90%以上,打造机关、事业单位党建示范点3个。每半年开展1次支部工作互观互检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化党建带工建、妇建和团建,开展困难职工慰问关怀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好团员青年教育引导等工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