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民政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要会议

索 引 号:640100-108/2016-00291 发布日期:2016-03-10
发布机构: 银川市民政局 责任部门: 市民政局
名 称:关于2016年民政系统工作会议召开情况的报告

关于2016年民政系统工作会议召开情况的报告

市委办公厅:

根据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厅、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一季度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银党办综〔2016〕8号)“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计划,经精心准备,并报请市政府副市长李守银同意,我局于3月7日下午在行政中心1号会议室召开了2016年民政系统工作会议。现将会议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会议基本情况

会议由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龙主持,会上宣读了市政府副市长李守银发来的贺信,金凤区民政局、市民政局3个科室、唐徕养老托护中心分别就殡葬改革、和谐社区创建、精准扶贫、创新社会救助和医养结合等涉及民政改革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了表态和交流发言,通报了自治区纠风办关于2015年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民政系统评议结果,表彰了2015年度局系统先进工作者。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尤峰作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十二五”和2015年民政工作,客观分析了新常态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和2016年民政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范学峰、局班子成员,各县(市)区民政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市局机关、老龄办、双拥办全体工作人员,基层各单位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受表彰的先进工作者,三区社区代表110人参加了会议 。

二、民政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会议总结了2015年和“十二五”民政工作。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提升,民政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十二五”期间,先后出台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重症精神病患者集中托养、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津贴等6个专项救助制度。先后5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比“十一五”末增长65%、167%,累计发放低保资金5.7亿元。建设各类慈善实体103家,新建了银川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成立银川市福彩中心,累计筹集公益金2978元。完成了爱心护理院一期工程,建设养老机构21家,养老机构床位增加到540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由5.4张增长到23张,比“十一五”末增长了419%。五保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596元、832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231%、134%。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231个、配餐中心3个、老年人助餐点43个、老饭桌95个、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86个、日间照料中心22个、农村幸福院165个。建立健全了四级灾害信息管理报送系统和灾害信息员培训制度。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2862平方米,新增救灾物资400多万元;创建全国和全区减灾示范社区40多个。2015年,在全区率先出台了低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和特困人员供养暂行办法,出台了《银川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

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大激发了社会活力。“十二五”期间,强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推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在三区街道成立了22个市民服务中心、244个城市社区服务站和222个农村社区。在全市282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35个村推行农村社区化试点。创建居民自治示范社区65个,培育优秀社区服务品牌66个。对117个城乡社区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顺利完成了第八届社区居委会和第九届村委会换届工作。落实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居)务公开率达100%。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全市社会组织从“十二五”初期的796个增加到现在的1374个,增长率达到73%。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由53.3%提高73.3%,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0%。银川市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评价工作经验在全区推广。2015年,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和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社区各类事务、挂牌、创建和考核减少了85%,社区工作者事务性工作量减少了60%,增加了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及工作经费,社区基础保障水平提高了300%。社区用房达标率提高了64%。建立完善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机制以及“6+X”为主的管理制度。协助申请自治区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21个。

三是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政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发挥。“十二五”期间,创建了全国一流、西北首家“内陆海洋观教育基地”——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打造了以“银川舰”为中心的国防教育、双拥共建立体课堂。全面提高了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残疾军人、“三红”“三属”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10%。实行城乡一体化安置政策,五年来累计接收退役士兵2431人,安置退役士兵1266人,安置率100%;自谋职业458人,自主就业552人。培训退役士兵2138人次,培训率达85%。全面落实军休人员的“两个待遇”,在全区率先设立17个社区军休服务站,覆盖全市132个社区,为分散居住的军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提供了便利。2015年,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协调办理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入园189人。深入开展军休“456”党建创新,完成了军供信息化平台建设。

四是强化社会服务,民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十二五”期间,编制了《银川市城区地名规划》,出台了《银川市城镇地名命名办法》、《银川市地名命名、更名审批程序规定》。完成银川市区内67条街路巷名称的设标工作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内1条水系进行命名以及83个园林景观、小微公园命名的论证;完成了3123块地域特色地名标牌和4.7万块门牌设置工作。挖掘整理《银川地名故事》102篇共20多万字。,在全区率先出台《银川市惠民殡葬及生态葬奖补办法》。2015年,启动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协调做好“撤县设市”和“撤乡建镇”工作,完成宁蒙边界联检。完成了烈士陵园纪念厅工程,建设并启用了银川市殡葬服务大厅。

(二)会议提出“十三五”和2016年民政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会议强调“十二五”是民政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是民政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的五年,是民政系统作风大转变的五年,也是民政工作受到民政部表彰奖励最多的五年。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会议指出了市民政工作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三五”和2016年工作思路。“十三五”时期,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和“首府共建”意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为导向,充分发挥民政部门“惠民生、兜底线、救急难、促和谐”和精准扶贫中的骨干作用,为“四个银川”建设作出积极贡献。2016年总体工作思路是 “4566”,即完成四个重点项目建设,编制完成五个规划,落实六项承诺,完善六个体系。一是完成四个重点项目建设。银川市爱心护理院二期(老年活动中心)项目,银川市精神病康复中心项目,完成三区两县一市及宁东7个老年活动中心;建设10个农村幸福院、10个农村老饭桌;建设完成西夏区园林场、西夏区乳香花园、永宁县闽宁镇3个日间照料中心;完成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及闽宁镇4所敬老院建设。二是编制完成五项规划。编制完成《银川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银川市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银川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银川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银川市殡葬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三是落实六项承诺。一是为500名60岁以上城镇低保重度失能老人、1000名70岁以上城镇低收入空巢、失独老人提供家政、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基本居家养老服务。二是新增10个农村幸福院、10个农村老饭桌,为1000名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提供养老和就餐服务。三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40元,农村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150元。四是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办法,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补助每人每年达到1万元,集中供养特困人员补助每人每年达到1.5万元。五是实施星级社区评定,建设10个五星级和谐社区。对28项社区准入事项进行全面督查落实,保障社区服务居民时间。解决115个500平米以下社区用房,力争年底全部达标。六是建设宁夏婚姻登记信息系统银川区域数据库,实现全市婚姻登记联网。四是完善六个体系。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场所等管理规范。出台银川市为老服务管理考核、奖励细则、服务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等为老服务场所管理规范,建立为老服务设施管理与服务“外评价”机制,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监管到位。探索关爱式(守望式)养老模式,在街道或社区建立约15张床位的小型老年驿站,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短期托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选择1-2家成熟的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试点。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主动配合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政策的衔接。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在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选择确定1-2个社区(村委会)作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活动,着力解决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推广专项冠名基金、小额冠名基金力度。积极引导、鼓励爱心单位、个人设立冠名基金,参与基金管理,发挥捐赠主体的吸引和带动作用,使善款募集主体多元化,调动社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推进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全面启动星级和谐社区创建考评工作,制定出台《银川市星级和谐社区考评方案》,建立《考评标准》。继续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完成20个城乡社区服务站改善。全力解决三区500平方米以下不达标社区用房。探索“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通过项目化运作和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在12个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组织实施银川市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继续深入开展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工作,规范村(居)民议事规则。结合第十届村委会换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民民主议政日、居民议事园、村(居)务公开等自治内容。四是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与气象、水务、地震、人防等部门合作,逐步建立灾害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对全市防灾减灾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储备、应急准备等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市防灾减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不断提升我市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建立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加强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灾害信息员登记、统计工作制度,适时开展灾害信息员队伍的专业培训。五是建立完善专项管理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和管理服务,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组织制度。组织实施对全市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实施暨法人库项目建设,完善和落实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及组织代码制度,探索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建立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建设银川市社会组织(党群)孵化基地。继续推进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和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推进区划地名工作,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推进殡葬改革发展,全面完成烈士陵园纪念大厅建设布展,协调做好“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进一步完成殡葬服务设施,完成殡仪馆火化炉技改和供电增容设施改建。

(三)会议提出强化四项措施保障工作落实。

会议最后提出要以“五个调适”主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强化四项措施保障各项目标实现。一是增强“首府共建”意识,争当民政改革发展排头兵。充分挖掘银川市作为首府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民政部和民政厅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民政改革发展。二是提升“三种能力”,推动民政工作创新发展。要切实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各级干部谋划工作的能力、推动工作的能力、抓工作落实的能力。三是抓好制度落实,用制度规范工作管好干部。重点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干部召回制、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等相关制度,努力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四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维护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党组织“两个作用,切实组织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上是我局召开民政系统工作会议情况。

  中共银川市民政局委员会

2016年3月10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