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640100-117/2021-00077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2021-03-29
责任部门: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1-03-29
名 称:关于印发《银川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银川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2020年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要点》已经局党组2021年第8次党组会议研究通过,现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科室、各单位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3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局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以及区市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中心”,狠抓种子、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特色产业、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乡村建设、农村深化改革、乡村治理和农村增收“八项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

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一、围绕“一个中心”,全力服务社会大局

1.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把脱贫攻坚形成的政策、制度和工作体系等行之有效的举措,移植到乡村振兴中,推动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督导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督查。加大对脱贫村项目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单位:农办秘书科)

二、狠抓“两个要害”,着力确保粮食安全

2.全力抓好良种繁育。积极争取国家和区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支持,鼓励西夏种业、红禾种业等制种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深度合作,支持企业、合作社加大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推进“引、试、育、繁、推”一体化。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鼓励宁夏科丰、灵武市金灵州等企业建基地、扩规模,加强优良农作物品种提纯复壮。完成农业农村部黄河经济鱼类水产种质资源场和宁夏新明润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鲈鱼苗种繁育场建设,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责任单位:种植业管理科)

3.全力提高耕地质量。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力推广优质水稻、绿色瓜果蔬菜“订制农田”“定单农业”模式,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抓好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6.02万亩,建设秋冬农田水利基本片区70个,改善灌溉面积53万亩,耕地质量提高0.1个等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左右。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计划,加大秸秆还田、土壤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等耕地改良技术措施示范推广。(责任单位: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管理科)

三、建设“三大体系”,加快推动发展进程

4.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产业强镇”,培育6个“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3个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强镇。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3个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产值超100亿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端奶之乡” “高端肉牛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建设,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责任单位:规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科、渔业渔政管理科)

5.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突出做强肉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提升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重点推进伊赛集团30万吨进口牛羊肉深加工及贸易产业链、沃福百瑞年产2万吨枸杞深加工项目建设。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推进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打造灵武市梧桐树、崇兴镇,贺兰县立岗镇等4个智慧农机示范园区,实施“互联网+农机”,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责任单位:规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科、渔业渔政管理科)

6.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服务体系,年内创建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各20家。实施“银川鲤鱼”地理标示产品保护工程,建立地理标示产品销售体系,挖掘保护传统农耕文化,推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示化、全程数字化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举办好“农业嘉年华”“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打造1-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5个三产融合核心示范区,20-30个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村(点),打造一批融合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责任单位:规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科、渔业渔政管理科)

四、实施“八项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7.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行动。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种粮补贴、收储调控、扩大保险、规模经营等政策,推进全民节约粮食,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1.1万亩,总产量达到68.6万吨。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持续抓好蔬菜生产,瓜菜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53万吨。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以灵武白土岗、永宁县闽宁镇、兴庆区月牙湖为核心的优质奶源、高端乳制品及高端牛肉、优质滩羊肉生产基地。培育以贺兰县常信乡、洪广镇,西夏区农垦农场为“两翼”的优质苜蓿基地,逐渐形成牛羊规模化发展,饲草有效供给的畜牧集群产业,奶牛存栏达到20.7万头,肉牛和滩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5.8万头和173.6万只。加快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新建稻渔综合种养5000亩,推广高标准湖塘河蟹养殖2000亩。(责任单位:规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科、渔业渔政管理科)

8.实施三大重点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奶牛集约化运营和标准化生产体系,打造以灵武市白土岗、兴庆区月牙湖乡两大奶源基地为主体的核心发展区,引导奶牛养殖向饲草饲料丰富、生态容量大的优势区域集聚发展,重点推进蒙牛乳业日产2500吨高端液态奶项目建设,打造百亿级高端奶制品生产基地,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97亿元。因地制宜发展肉牛、滩羊产业,实现肉牛全产业链产值51.6亿元,滩羊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坚持绿色食品产业标准,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创建自治区全域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29个,创建国家绿色农产品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11个,创建自治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9个,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行“合格证+追溯码”“合格证+检测”试点45个,打造贺兰县设施蔬菜、永宁县设施水果、兴庆区设施花卉、灵武市长红枣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品牌。(责任单位:政策法规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科、渔业渔政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

9.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强化农产品认证监管,依法实施农业投入品登记许可证,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争取“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新认证20个左右。积极推进国家级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和自治区级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40.5%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1%以上。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用残膜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87%和83%以上,农药包装弃物回收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81.5%和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开展土壤污染高风险区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科、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管理科)

10.实施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行动。建立健全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服务“三农”机制,加强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围绕农技推广信息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等重点任务,培训高素质农民2290人。加快农机渔机装备更新换代,规范提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0家、建设智能机械化示范园区4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加快发展数字化现代都市农业,年内实现数字化服务示范点达到100个以上。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成果转化,建设零排放工厂化名优水产品养殖示范场3个。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力争202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责任单位:政策法规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科、渔业渔政管理科、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业信息中心)

11.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为目标,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布局一体规划。对已建成农村厕所运维使用“回头看”,完善农村厕所管护运维长效机制,开展农村户厕、公厕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户厕1800座,争创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45个。积极争取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项目11个,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户厕改造,实现乡镇驻地和中心村达标排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5%。持续推行“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达到35%以上,生垃圾治理率达到95%。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持续提升村容村貌,“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农村社会事业科)

12.实施农村深化改革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地“长久不变”政策落地落实,推进灵武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监委会”的“四位一体”管理运营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好29个中央和自治区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年内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总覆盖率超过70%,加快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设。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贺兰县开展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工作。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引导农村各类产权入场规范交易,争取年内交易额突破1亿元。(责任单位:农办秘书科、政策法规科、农村经营指导站)

13.实施乡村治理行动。加快建立“村组报告、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三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高质量、高水平办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抓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巩固拓展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让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创建一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责任单位:农办秘书科、组织人事科、政策法规科、乡村产业发展科)

14.实施农民增收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就业渠道、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农民创业创新环境,加大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持,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43元。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引导农民通过发展参与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引导农民工就地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确保增幅达6.6%。加强农业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生态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全产业链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确保增幅达9.3%。加快完善闲置宅基地、撂荒地抵押贷款机制,合理解决“空心村”等“老大难”问题,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增幅达22.4%。积极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精准扶贫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净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增幅达0.6%。(责任单位:规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社会事业促进科,农经站)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