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640100-122/2020-00244 发布日期:2020-08-18
发布机构: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名 称: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 《银川市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 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 《银川市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 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网络信息化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推动生产性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银川市科学技术局等七个部门制定了《银川市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银川市交通运输局

                   银川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银川市商务局

               银川市网络信息化局

                                      2020817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为推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标准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根据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的通知》(宁市监发20204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科学布局、创新引领、突出优势、多元共治”工作方针,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建立和完善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推广应用,规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区域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加强行业标准化顶层设计,聚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问题,把握标准化规律,科学设定标准体系建设目标与实现路径,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优势行业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

2.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强化以科技创新,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

3.突出优势、统筹兼顾。以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加快推进标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优化标准结构,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生产,健全标准管理,积极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信息技术、科创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大幅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拓展,实现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需求引领、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实际状况和实际需求,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强化标准实施与应用验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

(三)发展目标

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标准化、市场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2022年,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制定一批优势特色标准,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研究制定—实施应用—监督评估”为基础,建立流程完善、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相融合,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形成有效的标准“共治”局面。具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覆盖信息技术服务、科创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制(修)订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2项以上。

——面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建设5个自治区级(含)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等项目,试点单位通过试点工作,制定出可指导、规范行业发展的标准,总结推广一批标准实施典型经验。

——开展2场以上标准化宣贯培训活动。逐步形成多层次、高素质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人才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不断完备。

——紧跟国际标准化发展步伐,研究跟踪聚焦领域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接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标准质量水平不断上升。

二、重点领域

(一)信息技术服务以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建设政府主导和市场自主相结合的新型标准体系。加快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上规模、培育信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标准体系。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制造企业等通过建设、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资源优势互补和高效配置,推动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变革。以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责任部门工信局、网络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科创服务围绕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列入银川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支持。建设相关领域科创平台或基地,贯彻应用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与普及等高技术和科技服务标准。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围绕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研究开发、研发设计等领域,开展服务标准化建设。

责任部门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现代物流加强现代物流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涵盖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在内的物流标准体系。不断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宣讲培训、交流学习、展览展示等形式,加大物流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贯力度。依托银川优势特色产业,研制突出银川产业优势、符合发展实际和产品运输要求的操作规范等标准。鼓励行业协会、社会团体、龙头骨干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支持鼓励物流企业对各类标准的应用。

责任部门: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包括电子商务服务、交易保障、数据应用等领域,重点研制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产品追溯和检测等平台监管标准,推动电子商务标准的实施推广。引导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等开展电子商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培训。坚持企业需求导向,以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区域特色为引领,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重点,深度调研,细化标准化建设目录内容。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已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产品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标准制定,如枸杞、葡萄酒等。

责任部门: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人力资源服务以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目标,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重点研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人力资源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标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实施推广。以实施GB/T 33860-2017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指数等国家标准为重点,组织开展标准化培训,重点解读已发布的国家标准,培训人力资源标准化基础知识。鼓励引入标准实施评估认证制度。依托行业协会、第三方认证机构企业联盟等机构,开展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对满足国家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估认证并对外公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国家标准作为服务提供和质量控制的依据。

责任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局按责任分工负责

(六)售后服务以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和可靠性为目标,重点在产品安装维修、产品维护保养远程监测诊断、售后服务质量管控与诚信评价等方面推动相关标准化工作,积极引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售后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新型标准体系。依托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企业联盟、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开展售后服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贯、培训、研讨和解读。引入标准实施评估认证机制,对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企业评估认证后对外公示,推动企业实施售后服务标准。

责任部门市场监管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加强督查、强化考核,加大重要标准推广应用的协调力度。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部门联动,完善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中的作用。加强与自治区标准化部门协调和联系职能。支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实际情况及特色资源推进标准化工作,并建立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通报制度和协商制度,形成部门联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局面。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调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投入,促进标准创新和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发展。在标准的制(修)订、试点示范、标准化科研、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重点考虑和经费倾斜。同时开展标准化项目绩效评价,提高标准化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生产性服务业行动计划、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化先进典型和突出成就,增强社会各界的标准化意识,扩大标准化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中,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

(四)夯实人才基础。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标准化人才队伍,加强标准化人才的培养。鼓励成立各行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标准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各部门分工负责,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和政策保障机制,健全标准化统一管理和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对行动计划的督促检查,提高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要进一步梳理落实重点任务,适时开展关键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估和监督检查,跟踪分析相关标准实施进展,加快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