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水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河湖管理保护

索 引 号:640100-116/2019-00005 发布日期:2019-02-01
发布机构: 银川市水务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河长制办公室
名 称:银川市河长办关于印发银川市河湖长制 ​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银川市河长办关于印发银川市河湖长制 ​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市级河长制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河长办:

   现将银川市河湖长制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银川市河湖长制2019年工作要点》

 

 

                                    银川市河长制办公室

           2019年1月16

 

 

 

 

 

 

 


银川市河湖长制2019年工作要点

 

根据中央、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总体部署,为持续推进银川市河湖长制“六大任务”落实,制定银川市河湖长制2019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三次总河长会议和黄河银川段第四次总河长会议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源头治理、中段提升、末端兜底”工作思路,综合施策,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清理取缔非法入河湖直排口,稳定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深化农业面源污染“三禁三减”行动,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根除河湖“四乱”突出问题,建好滨河水系、银西河等一批重点工程,有效发挥人工湿地净化提升作用,实现水环境由被动治理向主动建设的重大转变,确保今年河湖长制工作取得实质性成绩,打好“新时代黄河保卫战”。

力争到2019年底,黄河干流银川段稳定在“二进二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典农河、阅海、鸣翠湖等重要湖泊水质达到Ⅲ类,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总体达到Ⅳ类水及以上。实现全市河湖面积只增不减只退不占河湖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岸线两侧景观带只能加宽不能变窄只能填景不能减绿工作目标。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基础保障

1、压实河湖长责任。坚持守河有责、守河尽责,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变更因工作变动的河湖长,不断完善“一河(湖)一档”,落实“一河(湖)一策”,定期召开各级河长会议,通过签订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下级河长向上级河长述职、创新监督监管机制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推进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同级河长办落实)

2、落实机构人员。结合机构改革,依法落实河湖长制日常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保障河湖长制工作经费到位,固定专职人员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梳理明确河湖长制责任部门职责,完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推动、高效运转的联动推进格局。(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落实)

3、健全法规制度。健全跨行政区域水质水量监测网络体系,加快建立跨行政区域断面交接制度;完善污水处理厂、企业排放口监测体系,加大污水排放监督管理(市环保局、住建局落实)

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河湖长制考核结果直接与干部选拔任用紧密挂钩,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市委组织部牵头、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落实)

4、落实河湖保洁责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构建河湖保洁长效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明确河湖日常保洁巡查主体责任,推行管养分离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广三员(巡河员、保洁员、护林员)合一管护模式,落实水域岸线巡查、保洁、管养责任。配套完善沿河湖垃圾收集设施,强重点地段监控,强巡查,对垃圾偷倒等问题实施严管。(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5、引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展“电视问政”等多形式、全方位、持续深入的宣传报道工作,曝光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单位和河湖长。及时更新河湖长制公示牌信息,主动公开河湖长制工作进展、水质监测等信息,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普及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推动“节水洁水”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市委宣传部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

6、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加大非常规水综合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2019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  15.83亿立方米以内。(市水务局、住建局、环保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7、开展“四大节水行动”。持续开展“农业节水领跑、工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普及、全民节水文明”节水行动,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2019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不少于2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2以上,重点行业规上节水型企业达到6.8%,节水型机关达到95%,节水型事业单位到达85%(市水务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8、保障河湖湿地生态补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完善水量调度方案,保障典农河、阅海、鸣翠湖等重点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其中典农河银川段2019年生态补水量不少于6000万方。(市水务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三)加强水域岸线管理

9、开展河湖环境整治。持续深入开展河湖“清水畅河净源”“清四乱”专项行动,落实《银川市河长办关于印发<银川市清水畅河净源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银河长办发2018〕22号)、《关于印发<银川市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银水发2018〕125号)明确的工作任务。(市水务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0、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通力协作摸查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严厉打击涉河湖“四乱”现象,加快建立河湖环境治理与司法保护协作协同新机制。1月31日前,各县(市)区检察机关、河长办按照专项行动总体部署,建立协作机制。7 月前全面完成专项行动任务。(市水务局、人民检察院、综合执法监督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1、推进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完成重点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确权,其它河湖完成总任务量的80%以上。加快建设河湖划界确权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与河长制综合信息平台互通共享。(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水务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四)加强水环境治理

12、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对县级以上水源地划定、保护标志设立、保护区内存在违法问题进行专项排查,摸清水源地环境问题底数,依法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违法项目拆除或者关闭,视情况实施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逐步替代现有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提高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完善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加大日常监管巡查力度,落实辖区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禁止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保持保护区内自然属性,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市环保局、卫委牵头,市水务局、住建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中铁水务银川自来水公司落实)

13、加强直接入河湖排污口监管。全面取缔直接入河湖的工业企业直排口,巩固河湖排污口整治成果,加强对已封堵直排口巡查管控,严禁各类新增直排口。(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4、持续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加快推进永宁县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3月底前进水调试。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监管,按照一级 A 稳定达标排放标准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第三方抽检机制,对超标排放企业从重从严处罚。加大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加快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和分散处理项目。(市住建局、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5、严格工业园区企业污水防治。集中治理工业园区水污染,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加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灵武市羊绒园)、永宁望远工业园区、贺兰德胜工业园等涉水企业工业污水排放深度监管,严格落实一级 A 稳定达标排放。全面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全面取缔“九小”企业和直排口,积极推进清洁生产,6月底前对超标或超总量的工业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已接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工业废水组织开展评估,试点多排多收费的生态补偿机制。(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工信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6、加强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三禁三减”行动,银川绕城高速范围内农田全面禁止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全市农田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较去年减少20%。巩固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停成果,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8%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0%以上。深入推进“两处理、两改造”,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启动农村改厕试点工作。(市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牵头,环保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7、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黑臭水体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并提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尽快解决丽子园泵站等直排问题。年度内全面完成城市黑臭水体销号工作。加快完善清污分流工程和开工建设沟道底泥清淤工程,加大沟道水生态修复工作,采取石墨烯+水生态治理等治理新路径,打造城市新景观。(市住建局牵头,市水务局、环保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18、强化不达标水体治理。针对中干沟等水质不达标的重点入黄排水沟,坚持源头治理、中段提升、末端兜底的工作思路,精准施策,加快落实重点治理措施,巩固提升达标成果,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力争2019年全市所有入黄排水沟稳定达到Ⅳ类。(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住建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五)加强水生态建设

19、实施水生态修复治理。加快推进滨河水系湿地扩整连通、银西河综合整治工程,实现建成区河湖全部连通。6月底前完成滨河水系湿地四二干沟、永宁中干沟潜表流及永二干沟表流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种植等工程,10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12月底前完成第二排水沟(滨河湿地扩整连通工程)人工湿地建设。(市水务局、环保局牵头,市园林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0、提升黄河两岸生态环境。实施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作,因地制宜建设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出台河湖湿地管理办法,开展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加强黄河流域滩涂、湖泊等各类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积极稳妥做好黄河河滩地停种回收工作。布局建设多彩林带,串起沿黄生态经济带“翡翠项链”,打造环境优美的景观生态廊道。(市林业局牵头,市规划局、国土局、水务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六)加强执法监管

21、加强河湖信息平台建设。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强化生态创新驱动,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河湖长制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智慧水务”,构建城乡互联互通、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河湖管理大数据网络,为河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市综合执法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2、强化涉河湖综合执法。建立健全河湖联合执法体系,将河湖日常执法监管纳入本地区综合执法体系中,加大涉河湖违规违法行为查处和打击力度,有计划地开展河湖巡查和清理整治,不断提高河湖管理保护执法能力。(市综合执法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3、强化河道采砂监管。科学编制河湖采砂规划,落实河道采砂监管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河道采砂许可和采砂监管事权,规范审批监管流程;巩固黄河河道采砂禁停成果,对非法采砂活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市国土局、水务局、综合执法监督局牵头,公安局配合,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