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统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分析

索 引 号:640100-126/2018-00111 发布日期:2018-01-03
发布机构: 银川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统计局
名 称:银川市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银川市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银川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开拓消费市场,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结构继续改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纷纷涌现,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市场呈现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发展中也积聚了一些问题,本文以近五年(2012-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银川市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消费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零售总额突破五百亿元大关  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以及银川市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全市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创新高,从2011年的311.7亿元扩大到2016年的514.19亿元,突破五百亿元大关,年均增加40.5亿元。从增速看,2012-2016年年均增长10.4%,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7%的增速。分行业看,2016年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58.77亿元,比2011年增长67.6%,年均增长10.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5.42亿元,比2011年增长46.2%,年均增长7.9%。

  (二)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单位)规模扩大,竞争力增强。2016年,全市共有限额以上法人单位327家,其中批发零售业261家,住宿餐饮业66家,比2011年减少20家,但全市限额以上企业2016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6.43亿元,是2011年的1.4倍,年均增长7.0%,户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980万元,比2011年提高49.0%。限上企业虽然数量减少,但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发展壮大,全市贸易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不断扩大,为银川经济发展增添助力。

  (三)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镇发展快于乡村。近年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居民消费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差距不断缩小。2016年,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63亿元,比2011年增长140.4%,年均增长19.2%;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0.56亿元,比2011年增长62.1%,年均增长10.1%。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增幅由2011年低于城镇市场0.7个百分点调整为2016年高于城镇市场7.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呈现出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局面。

二、消费市场发展特点

  (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随着我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支出已经从满足吃、穿等基本温饱型商品,逐步转向提升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层次的商品,健康、教育、娱乐等支出稳步提升。2012-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11年的35.28%、29.95%,下降到2016年的25.89%、28.04%,城镇居民下降了9.3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下降了1.91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分别由13.29%、12.19%和8.04%提高到16.24%、13.33%和9.34 %。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分别由5.82%、9.84%提高到15.87%、10.31%。

  (二)消费热点不断显现。随着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大众消费也由数量型开始向质量型、享受型、健康环保型转变,新的消费热点和亮点开始涌现并不断成熟。2012-2016年,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中西药品零售额年均增长36.1%,比重由9.5%提高到12.4%,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7.5%;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9.9%;2016年,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9%、8.1%、6.3%、12.5%和26.3%,均高于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速。

  (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一是网络销售异军突起。近几年来,“网购”由于它的便利性及价格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已成为新兴购物方式,发展迅猛。2014年,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3760万元,2015年达到1.34亿元,2016年已达到1.83亿元,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的一大亮点。二是商业综合体蓬勃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以区域为中心、以购物中心为主导,融合了商业零售、餐饮、休闲养生、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项城市主要功能活动,面向各类消费人群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建筑综合体。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涌现为传统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16年底,全市纳入一套表统计的城市商业综合体8个,比上年增加3个,全年可出租使用面积达4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车位数1.61万个,同比增长1.3倍,全年总客流量5421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商业综合体内拥有商户数922个,从业人员9304人,全年商户销售额(营业额)28.89亿元,同比增长33.1%;租金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53.6%。

三、银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全国、全区及西北省会城市对比情况

  (一)全国、全区、银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2012-2016年全国、全区、银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五年来,从年均增速看,银川市低于全区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分年份增速看,2012年银川市均高于全区、全国,2013年和2014年,银川市均低于全区、全国, 2015年和2016年,银川市与全区基本一致,显著低于全国。

  (二)西北省会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2012-2016年西北省会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西北五省会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呈现逐年回落态势,除乌鲁木齐外,银川市回落最为明显,年均增速低于其他城市两个百分点左右,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增长不足8%,另一方面,在五省会城市中,银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高于西宁市,且差距逐年在缩小。

四、消费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收入水平影响消费能力。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能力,消费能否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状况。尽管近年来银川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获得很大提高,但与全国及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增长较慢。2016年末,银川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47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38元,比2011年末2607元的差距扩大了531元。2012-2016年,银川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6%、10.0%、9.1%、8.2%、7.8%,处于逐年回落趋势,年均增长9.5%,均低于西安市、兰州市、西宁市、乌鲁木齐市10.0%、11.8%、11.3%和12.6%的年均增速。2016年末,银川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37元,由2011年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元变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6元,2012-2016年,银川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1%、12.0%、10.0%、8.5%、8.0%,处于逐年回落趋势,年均增长10.5%,均低于西安市、兰州市、西宁市、乌鲁木齐市11.4%、13.2%、12.5%和15.1%的年均增速。收入水平增速低是我市消费增长慢于周边省会城市的重要原因。

  (二)重点商品发展决定零售市场走势。近年来,银川消费市场除食品、服装等传统零售行业外,金银珠宝、家用电器、中西药品、石油、汽车等行业迅速发展并成熟起来,尤其是汽车、石油行业已成为全市零售市场的支柱行业,成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晴雨表,这几类商品市场的表现决定着全市消费市场的旺盛或低迷。2016年,石油及制品、汽车、药品三大类商品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207.09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高达64.9%(汽车40.4%、石油12.1%、药品12.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达到40.3%(汽车25.1%、石油7.5%、药品7.7%)。因此石油及制品、汽车、药品等重点商品的市场表现举足轻重,这几类商品占比较大的销售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川消费品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三)电商的快速发展分流了部分消费需求。近年来,电商凭借其价格实惠、购买方便、支付灵活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尽管银川市商业综合体蓬勃发展,苏宁云商等大型电商落户,新华百货、新百连超等贸易龙头企业也在拓展新的销售模式,但进展不够快,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银川市服装类、百货类、电器类、通讯类等消费受电商冲击,流失严重。2016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104亿元,其中网络销售12.2亿元,网络购物91.8亿元,是网络销售的7.5倍。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仅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6%。

  (四)实体经济发展亟待走出困境。近年来,一方面受电商快速发展的有力冲击,另一方面受劳动力,租金、能耗、融资等成本不断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商贸企业经营压力骤增,盈利能力减弱,生存空间被挤压。2016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7%,而相应的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上涨3.0%和2.0%,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而相应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仅下降2.4%和5.9%。

五、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的支付能力,消费能否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状况。要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始终把就业问题放在首位,让居民有能力消费。二是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改善心理预期,增强消费意愿。三是适度发展消费信贷,拓展消费信贷渠道和品种,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保障消费信贷安全。

  (二)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新兴消费热点。重点推进信息、绿色、住房、旅游休闲、教育问题、养老健康家政六大领域消费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根本性举措。我市应抓住本轮消费六大领域扩大与升级的战略机遇,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完善消费促进政策,引导我市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制度保障,加大对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助推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二是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进一步推动新兴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三是进一步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严惩假冒伪劣,提升消费信心。

  (三)扶持中小商贸企业,积极落实促消政策。中小商贸企业是我市流通业的主体,激发中小商贸企业发展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是带动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手段。重点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扶持创业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科技水平。推动中小商贸企业实现平台式发展、连锁式发展、创新式发展、融合式发展。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  在全球电子商务、“互联网+”发展的大浪潮下,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培育出一批大型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上零售把具有宁夏特色的商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出台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对企业加以引导和帮助,鼓励刺激传统企业融合线下线下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