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统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分析

索 引 号:640100-126/2019-00071 发布日期:2019-07-17
发布机构: 银川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综合核算科
名 称:转型发展稳中有变 经济韧性亟待增强——2019年上半年银川市经济运行情况系列分析报告之一

转型发展稳中有变 经济韧性亟待增强——2019年上半年银川市经济运行情况系列分析报告之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首府责任、首府标准和首府担当,加快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银川。从上半年情况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趋缓、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局面,转型发展处于阵痛叠加期,部分指标下行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经济韧性依然较弱,稳增长,调结构压力犹存。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1.41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居全区五地市第四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68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4.73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9.99亿元,同比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51.6:46.5。

——规模以上工业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增速居全区五地市第四位。

——固定资产投资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2%,增速居全区五地市第四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3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居全区五地市第一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据市财政局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70亿元,同比下降14.2%,同口径增长7.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5元,同比增长7.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6元,同比增长7.8%。

二、经济运行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总体经济稳中趋缓,部分行业仍有亮点

上半年,在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市场拉动下,经济社会一些领域较快发展。供给侧深入推进,去降补成效显现。去库存方面:上半年,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561.0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53.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8%。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5%去杠杆方面: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6.8%,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5.69元,同比下降2.1元。补短板方面:上半年,全市部分投资领域补短板成效显著,尤其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以及教育、体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9.0倍、2.5倍、23.6%、43.9%、48.9%。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质量有所提高。据市环保局统计,上半年,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59天,与去年同期比提高25天。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784.1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新型能源中,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25.9%,比一季度提高15.7个百分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5790户,同比增长20.7%。其中,新增企业数量为8411户,同比增长11.1%,新增个体17379户,同比增长26.0%。减税降费效应初显。在国家政策刚性约束下,据市财政局统计,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53.21亿元,同比下降12.7%,同比减收7.73亿元,三大主体税种合计减收6.12亿元。若剔除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0%。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整体下行的情况下,仍有部分行业较快增长。服务业支撑作用与日俱增。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4.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0个百分点。旅游业持续升温。自2018年以来,全市景区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接待景区人数726.95万人次,同比增加50.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20亿元,同比增长14.5%。品质类商品消费增长快。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及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上半年全市化妆品、能效等级优的家电、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高品质商品分别增长12.4%、3.1倍、4.6倍和2.8倍。互联网+迅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渗透,与互联网融合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大类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1%和23.5%。农业产业融合步伐加快。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9%,比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据市农牧局统计,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二)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特色产业发展较快

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有进,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12亿元,同比增长3.0%。米袋子、菜篮子供给有效。上半年,实现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7.6万吨、瓜果1.5万吨、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4万吨、禽蛋产量1.8万吨、生牛奶产量26.8万吨、水产品1.8万吨,较好的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订单农业发展良好。全市供港蔬菜播种面积8853公顷,同比增长55.2%,产量11.3万吨,同比增长1.3倍。特色产业效益突出。结合城市化发展和花卉市场需求,拓展花卉园艺产业链,提升花卉品质。上半年,全市鲜切花产量2853万支,盆栽观赏植物823万盆。

需要关注的是:生猪、家禽养殖明显下降。受永宁及惠农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市场供应偏紧,调运渠道不畅,导致生猪存栏和出栏继续下滑,上半年,生猪出栏同比下降1.6%,存栏同比下降8.4%;因部分规模家禽养殖场搬迁或关闭及一些散养户减少养殖数量,致使家禽存栏出栏大幅下降,上半年,出栏同比下降15.5%,存栏下降25.2%,禽蛋产量下降15.0%;禽肉产量下降12.9%。

(三)转型升级效应显现,持续增长仍需加力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比一季度增速回升1.7个百分点。在全市实体经济不景气、工业转型升级提速换挡期,规上工业增速能呈现回暖态势,成绩来之不易。制造业较快增长。分三大门类看,全市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2.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2%。行业增长面扩大。上半年,全市34个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47.1%,比一季度增长面扩大4.7个百分点。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分产品看,上半年,83种产品中47种保持增长,增长面56.6%,比一季度增长面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多晶硅增长2.5倍,单晶硅增长25.3%。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1.9天,同比减少2.3天;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9.2天,同比减少3.2天。

需要关注的是:虽然工业增速有所回升,但仍面临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重点企业产值减少、亏损企业增多、过分依大依重依能、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退库企业多,进库企业少。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由2018年末的467户减少到358户,退库企业144户,进库企业35户,规模以上工业户数减少一定程度影响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部分主要行业增速下降明显。上半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下降22.4%,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主要消费品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3.9%,食品制造业下降7.6%,纺织业下降27.2%,医药制造业下降36.3%,这4个行业共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6个百分点。部分重点企业产值明显减少。因产品价格下降、订单减少等原因,1-6月份产值累计减少3000万元以上企业34户,累计减少产值38.71亿元,影响工业产值4.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增多5月末,3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47户,同比增加7户,亏损面41.1%,同比扩大2百分点。区域发展不平衡。从6+3口径看,规上工业增速6增3降。增速最高的是贺兰县(21.8%),增速最低的是永宁县(-27.3%),其余县区增速依次为:苏银产业园(6.9%)、灵武市(5.7%)、兴庆区(2.4%)、西夏区(2.0%)、经济技术开发区(1.9%)、金凤区(-2.3%)、综合保税区(-12.0%)。

(四)有效投资持续发力,下行趋势仍未扭转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2%。比1-4、1-5月分别收窄4.0、5.0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达到53.4%,比一季度提高7.0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1.3:45.3:53.4。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能力提升。按照中央、自治区及银川市决策部署,防范化解各级政府债务风险较有成效。在充分评估政府财政可承受能力和项目效益的基础上,重点保障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等管长远、惠民生工程,暂缓实施债务成本高、标准脱离实际的建设项目。在本级资金精准投入的基础上,上半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下降8.1%。其中:自治区政府类投资下降37.7%;银川市政府类投资同比下降13.2%。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市场在2018年用地供应面积下降49.7%的基础上,虽然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等指标出现下降,但销售面积仍达246.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待售面积561.0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3.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同比减少67.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5%。开发区制造业投资拉动明显。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虽然下降2.9%,但在开发区制造业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2.0%)的带动下,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速实现了35.4%的高位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成倍增长。

需要关注的是:上半年,全市与年度3.0%增长目标总量438.43亿元仍有68.8亿元投资缺口需下半年完成。若按年度3.0%增长目标计算,全市全年要完成958亿元,下半年要完成588.4亿元,7-12月每月要完成98.1亿元,压力仍然较大。项目开工不足,完成进度缓慢。截至6月底,全市项目有842个,其中,已纳入投资统计项目423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下及装修维修项目不在统计范围)。已入库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84.86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203.90亿元,完成率仅为34.9%,明显低于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投资预期。区域发展不平衡,下行趋势仍未扭转。上半年,从6+3口径看,投资增速3升6降。投资总量占全市35.3%的兴庆区、西夏区和开发区投资分别增长6.9%、2.8%和42.0%,共拉动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64.7%的其他六个县区增速呈两位数下降,下拉投资增速18.1个百分点。与3.0%增长目标总量比,6个县区欠账较多,分别是金凤区缺口11.3亿元、永宁县缺口13.6亿元、贺兰县缺口12.4亿元、灵武市缺口27.4亿元、苏银产业园缺口21.0亿元和综保区缺口0.8亿元。主要行业投资下降,下拉投资增速明显。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下降2.9%、14.2%和35.7%,由于这三大行业占比高达82.7%,对全市投资增速影响较大,分别下拉投资增速1.2、4.0、4.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乏力。约占57.0%的民间投资下降13.6%,下拉投资7.8个百分点;约占41.2%的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下降8.1%,下拉投资3.1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总体回暖,持续增长后劲不足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加,品质消费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在品质高、服务好、价格优等领域的消费较为活跃,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消费市场回暖步伐。限上企业增速逐月提升。今年2月份以来,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逐月累计增速分别为0%、1.0%、2.9%、4.2%和5.8%,有力保证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持续稳定增长。商品零售和餐费收入同步回暖。上半年全市限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59.47亿元,同比增长6.1%,分别高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4.9和7.7个百分点;实现餐费收入4.49亿元,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和石油类商品拉动作用强。上半年限上企业中粮油食品类、石油类商品分别增长12.4%和54.4%,共拉动限上企业增长11.3个百分点,是拉动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长的主动力。

需要关注的是:传统零售商超增长乏力。上半年,全市六大百货商场中仅有王府井奥莱呈现正增长,其他五家下降7.6%;六大超市中,除新增企业永辉超市外,仅有新百连超实现增长,其他四家下降8.4%。汽车消费持续下降。自2018年开年,汽车行业消费便出现下降,降幅呈逐月加大态势,2018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10个月呈现两位数下降,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12.7%,下拉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速4.7个百分点。企业、行业零售额下降面广。上半年,全市在库统计批发零售法人企业259家,其中,从事零售业务的157个企业中89个企业零售额下降,下降面达56.7%,降幅在20%以上的企业有56家。在库统计的20个商品行业中有12个行业处于下降,下降面达60%。限上企业稳增长基础不牢固。全市限上企业对中油北斗、马斯特、永辉超市等个别大型企业过于依赖。上半年,三家企业共拉动限上企业增长 9.2个百分点。区域增长不平衡。金凤区、贺兰县、永宁县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分别为12.9%、8.4%、6.8%;西夏区、灵武市、兴庆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分别为6.2%、4.9%、3.5%。增速最高的金凤区与最低的兴庆区相差9.4个百分点。

(六)工业能耗低位运行,节能形势明显利好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784.1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全市工业能耗增速处于低位运行,能耗增速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节能形式趋于明显利好局面,为实现全市2019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5%、增量控制在55万吨标准煤以内的“双控”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需要关注的是:贺兰县在医药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制造业的带动下,工业能耗增速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节能压力较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七)财政增收压力激增,存贷款增速略有回落

据市财政局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05.78亿元,同比下降7.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70亿元,同比下降14.2%(同口径增长7.0%)。

据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统计,6月末,全市实现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02.74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全市实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084.61亿元,同比增长8.1%,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

需要关注的是:受政策性减税、部分行业经营困难、非税收入来源减少等因素影响,全市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增速均有所回落。据市财政局统计,财政增收压力加大。上半年,税收收入53.21亿元,同比下降12.7%;非税收入27.49亿元,同比下降16.7%。财政支出回落明显。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6.5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一季度回落49.3个百分点。八大项支出同比增长3.4%,比一季度回落37.8个百分点,这也是导致全市GDP降幅较大的主因。县区收入增速差距大。上半年,六个县(市)区中,兴庆区、西夏区、灵武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25.3%、35.9%、12.0%。

(八)民生保障措施有力,增收渠道仍需拓宽

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统计,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95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56元,增长7.8%。就业形势平稳。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比去年同期降低0.25个百分点,控制在4%的国际警戒线内。物价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2.1%,与1-5月份持平。民生支出占比大。上半年,八项支出中用于民生保障类支出达13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1.9%。

需要关注的是:城乡收入增速回落。上半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7和0.3个百分点。部分消费品物价偏高。上半年,食品烟酒类同比增长4.0%,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类同比增长4.3%,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就业渠道窄。由于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企业用工难、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难现象并存,就业渠道不畅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上半年,在国内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交织并存、实体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发展提速换挡的情况下,全市部分经济指标呈现回暖态势,经济 “稳”的基本面没有变,实属不易。但全市经济持续增长内生动力仍显不足,工业转型进度缓慢,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有效投资依然欠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表现尤为突出。下半年,全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咬紧牙关、同频共振,坚定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和下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统筹布局、对标问题,精准施策,逆势而上,携手共渡“转型升级阵痛”难关,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精准服务水平。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效率提升、服务提质、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体系,为企业节约宝贵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税费改革措施,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及时落地生效,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减税红利,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增强企业投资与发展信心。三是帮助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引领银行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继续做大做强银川市助企助贷基金,助力民营小微企业解决生存发展难题。四是加强宏观经济监测分析。实时监测、研判经济运行中的新变化、新动向,超前布局,及早谋划布局、控制风险因素,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力促服务业更好发展,助推经济结构升级。一是借“银川都市圈建设”东风,促进我市服务业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致力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拓展服务业外需市场,充分发挥中阿博览会等平台作用,力促我市服务业“引得进来、走的出去”。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加快提升新兴服务业行业发展水平,坚持多领域融合发展,加大互联网等新技术运用,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

化解企业发展难题,保持工业平稳增长。一是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催化助燃作用,有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加大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好自治区“创新30条”、银川市“创新24条”及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统筹谋划,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动态分析,制定精准帮扶措施,一个行业一套组合拳,一企一策,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二是做好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各县(市)区要及时摸排本辖区工业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引导督促完善申报入库材料,确保其及时纳规入库。三是做好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工作,加快搬迁项目审批进程,协助解决搬迁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梳理缺口精准发力,全力扭转投资降势。一是加大项目储备。各县(市)区、园区要继续把项目招商储备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承载能力强、社会效应好的大项目,加快培植新的投资增长点,为后续投资积累更大的能量。二是要抢抓时间节点。对照上半年投资总量缺口,抢抓时间、压实责任、细化分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千方百计扩大实物投资量。对“存量项目”和“新开工项目”,要逐一落实投资强度,查漏补缺,找存量补缺口,做到心中有数,力争区域投资不断档、不锐减。三是落实项目入库。各县(市)区、园区和部门要把项目入库作为落实工作的衡量标准。对前期准备项目要督促项目单位加快手续办理工作,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投资量;开工未入库项目要尽快完善项目手续,手续不全的,相关部门要协调解决补齐手续,尽快入库。对500-5000万元在建项目要加大工程款拨付力度,确保颗粒归仓。四是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各县(市)区、园区要对标年初目标,及时梳理自身发展情况,厘清总量、算准差距,在思想上警惕起来,在行动上紧张起来,千方百计拉项目、促落地,尽早补齐投资缺口,达成预期目标。五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确保投资拉的来,稳得住,出效益。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增强民间资本信心和意愿,为投资可持续增长注入后劲和活力。

多方挖掘消费潜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一是重视服务消费领域潜能。结合民生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健康养老家政消费、教育培训托幼消费、文化旅游体育消费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形成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消费增长点。二是大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推进城乡居民消费同步发展。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生活消费品提质扩容,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增加品质类消费,为消费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三是着力打造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高层次、强约束、广覆盖的质量标准和消费评价体系,创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广大消费者 “愿消费”、“敢消费”。

多措并举开源节流,确保财政精准支出。一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通过加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力度、依法依规适度增加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国有资产、收回结余结转资金等措施,以弥补由于减税降费政策形成的减收短支情况。二是积极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大力培植优质税源,深挖非税收入潜力,争取上级各项资金支持,多渠道、多路径促进财政增收。三是强化税收征管。严防财税征收过程中的“跑冒漏滴”现象,大力清缴欠税,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确保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实现颗粒归仓。四是控制压减不必要支出。认真梳理年初预算,加大经费批放审核力度,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