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统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分析

索 引 号:640100-126/2020-00327 发布日期:2020-10-23
发布机构: 银川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综合核算科
名 称: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韧性活力有待夯实 ——2020年前三季度银川市经济运行情况系列分析报告之一

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韧性活力有待夯实 ——2020年前三季度银川市经济运行情况系列分析报告之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六稳”、“六保”有力有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保中促稳、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7.47亿元,同比增长1.1%,比一季度(-4.9%)和上半年(0.1%)分别提高6.0和1个百分点,居全区五地市第四位。县(市)区增速“五提高一回落”。其中,兴庆区(2.6%)、金凤区(1.9%)、永宁县(2.1%)、贺兰县(-2.5%)和灵武市(2.4%)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2、1.8、6.6、2.7和9.0个百分点;西夏区(-3.0%)低于上半年3.5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不含宁东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3.6%)和1-8月份(-3.1%)分别收窄1.4和0.9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半年(0.2%)下降2.4个百分点,增速低于自治区(2.5%)4.7个百分点,居全区五地市末位。县(市)区增速“两正四负”。其中,金凤区(10.7%)和灵武市(0.8%)继续保持增长,两区合计上拉全市规上工业0.73个百分点。兴庆区(-1.7%)、西夏区(-5.0%)和永宁县(-2.0%)降幅分别比1-8月份收窄1.5、0.9和3.7个百分点,贺兰县(-16.6%)降幅比1-8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合计下拉全市规上工业2.98个百分点。园区中,经开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增长22.3%和2.8倍,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3.9个百分点。永宁工业园(-1.2%)和苏银产业园(-6.5%)降幅分别比1-8月份收窄6.1和9.2个百分点。综保区(-62.7%)、军民融合产业园(-45.2%)和贺兰工业园(-13.4%)降幅分别比1-8月份扩大1、0.3和0.5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不含宁东同比增长2.1 %),增速比一季度(-20.6%)、上半年(-3.1%)和1-8月份分别提高22.3、5.2和0.9个百分点,低于自治区(2.6%)0.9个百分点,居全区五地市第三位。县(市)区增速“五正一负”。其中,贺兰县(4.9%)和灵武市(2.9%)增速由负转正,比1-8月份分别提高8.6和3.3个百分点;兴庆区(5.2%)、金凤区(0.1%)和西夏区(2.6%)增速比1-8月份回落2.6、2.2和1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市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永宁县(-11.5%)降幅比1-8月收窄2.6个百分点。园区  “六增两降一持平”。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11.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1%)、苏银产业园(2倍)、永宁工业园(0.8%)和军民融合产业园(56.6%)分别比1-8月份提高1.2、4、66.6、12.8和6.6个百分点;中关村双创园(2.7倍)增速低于1-8月份66.9个百分点;综保区(1.5倍)增速与1-8月份持平;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丝路经济园)(-48.2%)和贺兰工业园(-1%)降幅比1-8月份分别收窄10.1和18.1个百分点。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70亿元,同比下降9.1%,降幅比一季度(-17.6%)和上半年(-10.5%)分别收窄8.5和1.4个百分点,低于自治区(-8.8%)0.3个百分点,居全区五地市第三位。县(市)区增速“降幅五收窄一扩大”。其中,兴庆区(-6.0%)、金凤区(-11.6%)、永宁县(-20.8%)、贺兰县(-11.1%)和灵武市(-13.5%)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1.4、0.5、2.8、2、2.1和2.0个百分点。西夏区(-5.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4个百分点。

(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9元,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同比增长3.2%,比一季度(-4.3%)、上半年(-2.2%)分别提高7.5、5.4个百分点。县(市)区增速“四转正一提高一收窄”。其中,兴庆区(0.6%)、西夏区(3.8%)、贺兰县(1.4%)和灵武市(3.2%)增速转正,比上半年分别提高2.1、4.5、1.9和4.9个百分点。金凤区(5.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永宁县(-1.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

(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5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2.9%)和上半年(1.7%)分别提高7.9和3.3个百分点。县(市)区增速“三转正三提高”。其中,兴庆区(3.2%)、金凤区(2.3%)和西夏区(4.4%)增速转正,分别比上半年提高4.2、3.5和5.3个百分点。永宁县(2.8%)、贺兰县(7.0%)和灵武市(7.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1、5.1和1.4个百分点。

(七)财政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41.01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19.3%)和上半年(-20.4%)分别收窄15.4和16.5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85亿元,同比下降5.0%,降幅比一季度(-23.7%)和上半年(-19.0%)分别收窄18.7和14.0个百分点。银川市(不含宁东)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47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比1-8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县(市)区增速“两正四负”。其中,永宁县(38.2%)和贺兰县(5.0%)增幅分别比1-8月份扩大12.1和3.8个百分点;兴庆区(-28.5%)、金凤区(-14.0%)和灵武市(-3.2%)降幅分别比1-8月份收窄0.3、7.5和2.6个百分点;西夏区(-4.5%)降幅较1-8月份扩大2.0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呈现的积极因素

(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发展韧性活力彰显。今年以来,历经一季度大幅回落、上半年止跌企稳,前三季度生产需求加快好转,经济循环畅通有序,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全市经济运行延续回温复苏态势,同比增长1.1%,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6.0和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速由负转正,实现增加值51.57亿元,同比增长0.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0和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幅扩大,实现增加值574.91亿元,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稳步复苏,实现增加值770.99亿元,同比增长3.0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5.5和2.6个百分点,居全区五地市第二位。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41.1:55.2。

(二)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农林牧渔业生产持续好转,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03亿元,同比增长0.8%,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3和1.8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06亿元,同比增长0.9%,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9和1.3个百分点。夏粮再获丰收。全市夏粮总产量5.04万吨,单位面积产量361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公斤/亩,增长0.8%。夏粮单产居全区五地市首位。目前,秋粮收获基本结束,有望再获丰收。“菜篮子”农产品供给丰富,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8.40万吨、瓜果类产量8.97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6.24吨、猪牛羊禽肉产量4.20万吨、禽蛋产量2.01万吨、牛奶产量47.15万吨、水产品产量5.23万吨;畜牧业生产持续恢复。牛羊养殖恢复性增长,存栏增加。其中,牛存栏26.81万头,同比增长18.98%;羊存栏78.93万只,同比增长22.39%;生猪养殖恢复势头逐季加快,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生猪存栏14.63万头,同比下降0.35%,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2.29和15.02个百分点。能繁母猪存栏2.14万头,同比增长0.63%,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高10.03和9.14个百分点。

(三)政策支持措施得力,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今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以及各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得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7月份(当月同比下降23.3%)的低谷逐步回升,工业生产形势持续好转。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止跌企稳,同比增长3.7%,实现下半年以来当月工业增速由负转正,增幅分别比7月份和8月份高27.0和6.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比1-8月份收窄0.9个百分点,降幅呈缩小态势。私营企业增速明显回升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比1-8月份提高1.9个百分点。制造业进一步恢复。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降幅比1-8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同步向好。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5.2%和2.0%,降幅比1-8月份分别收窄0.5和0.8个百分点。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9.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0%,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四)包抓机制行之有效,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今年以来,项目包抓机制行之有效,呈现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2.3和5.2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0%。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转正,同比增长20.5%,比上半年增长29.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42.2%,拉动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行业投资拉动明显。前三季度,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7倍,占工业投资比重为19.9%,拉动全市投资增速6.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8%,占投资比重为62.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速4.0个百分点。中小项目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20亿元以下项目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67%,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其中亿元以下、1-10亿元和10-20亿元项目投资增速分别增长14.2%、11.3%和7.9%,占全市投资比重分别为8.1%、37.4%和21.5%。房地产投资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0%,拉动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18.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7%,商品房销售额376.09亿元,同比增长39.3%。

(五)促消费政策实施有效,线上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逐步回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70亿元,同比下降9.1%,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8.5和1.4个百分点。限上企业零售额降幅逐月收窄。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9.7%,降幅比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和1-8月分别收窄15.3、7.9、7.9、3.8、2.4、1.3和0.6个百分点,呈现持续回暖态势。城镇和乡村消费均呈好转。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和农村零售额分别下降9.0%和11.7%,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1.4和0.9个百分点。四大行业加速回暖。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下降5.7%、8.3%、45.1%和25.7%。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9.2、1.1、10.4和9.4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需求改善。限额以上单位中化妆品、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和通讯器材零售额分别下降9.5%、27.8%、22.4%和28.0%,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2.9、10.3、9.1和9.7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增加。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娱乐用品、书报杂志和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9.0%、1.4%和16.2%,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6.6、9.4、12.1个百分点。新消费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疫情催生网络消费较快增长,银川市大型商超企业,积极改变经营理念,拓展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持续走强,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0%,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市餐饮企业实现外卖送餐服务收入2760.0万元,同比增长40.4%。9月份当月,网络消费成绩亮眼,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同比增长31.7%和7.6%;限额以上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同比增长16.5%。

(六)财政收入有所好转,金融存贷款总量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41.01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税收收入75.8亿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一季度(-23.0%)和上半年(-11.8)分别收窄21.3和1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今年以来最高。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277.16亿元,同比增长6.98%;其中,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分别增长14.9%、7.9%和0.8%;财政性存款下降32.3%。信贷运行平稳,贷款对全市经济恢复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411.74亿元,同比增长5.0%;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短期贷款1097.09亿元,同比增长7.34%;中长期贷款3833.85亿元,同比增长6.9%,企业经营活力和信心不断增强。

(七)稳就业保民生,多措并举助力全市经济复苏。城镇新增就业筑牢民生之基。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78万人,同比下降3.75%,降幅比1-8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3万人的111.08%,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3.7万人的129.10%。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02人,同比增长27.19%,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目标任务3540人的107.4%。城镇登记失业率3.82%,同比增长0.19%,比1-8月份回落0.05个百分点。财政资金织牢民生保障网。全市各级财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重点保障民生相关的支出。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8.6亿元,同比下降8.3%。全市八大项支出中六项增长,与民生相关的支出增长较快,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5.6%、19.1%、21.5%、14.5%。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精准脱贫攻坚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帮扶,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3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增速高1.8个百分点。稳物价惠民生,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全市将稳物价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重点关注“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价格变化,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确保全市经济发展有温度。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0.9个和0.2个百分点。

三、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运行逐步回暖势头趋稳,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韧性活力彰显。从生产领域看,规模以上工业降幅逐季收窄,规上服务业、房地产业稳定增长;从需求领域看,固定资产投资转降为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继续收窄;从民生领域看,就业稳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市经济社会大局稳、民生实、质量优。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较多,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小,经济仍处在恢复进程中,持续复苏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同时,我市仍在消化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有效需求仍然不足,行业、企业的恢复还不均衡。目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部分指标增速仍处于下降区间,主要经济指标距离全年任务目标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任重而道远。推动经济回归正常水平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从预期目标看:从全年预期增速和已完成指标看,地区生产总值距目标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距目标9.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排全区前列仍需努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距目标15.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距目标22.0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分别距目标3.8个和2.5个百分点。

(二)从农业方面看:夏粮播种面积和产量同减。今年全市夏粮(小麦)播种面积13.94万亩,同比减少7.15万亩,同比下降33.9%;产量5.04万吨,同比减少2.52万吨,同比下降33.3%。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9.7%,分类别看,农业、牧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1%、16.6%和5.9%。其中,畜牧业产品中活猪价格上涨99.6%,创历史新高,受活猪价格上涨引起的“替代效应”影响,活牛、活羊价格分别上涨17.9%、9.6%。畜禽养殖下降趋势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牧业产值36.47亿元,同比下降2.2%,增速仍未转正。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4.2万吨,同比下降10.85%。

(二)从工业方面看:目前,受需求不足、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6个百分点。停减产面依然较大。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停产35户;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累计同比减产162户(不含停产企业),停减产面达54.0%。停减产企业累计减产额250.99亿元,影响全市产值增速17.3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从利润总额看,1-8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7.8%,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但降幅依然很高。从利润率看,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81.82元,同比增加3.4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2%,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全市32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行业和产品下降面仍然较大。从行业看,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呈现下降态势,占57.6%。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4%,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下降12.7%,影响1.9个百分点;纺织业下降59.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下降60.7%,分别影响0.4和0.3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全市92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43种产品呈下降态势,占46.7%。

(三)从投资方面看: 2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拉动不足,投资额同比下降12.5%,占全市投资比重33.0%,下拉全市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半数行业投资下降。前三季度,从我市涉及的17个国民经济行业来看,有9个行业投资增速下降,占全行业52.9%,下降行业合计投资同比下降16.8%,下拉全市投资11.5个百分点。部分区域房地产投资占比过高。从各县(市)区房地产占比看,金凤区、贺兰县、兴庆区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达到70.9%、60.0%和56.5%,远高于其他行业投资比重,投资增长对房地产项目的依赖较大,不利于产业均衡发展,投资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四)从消费品市场方面看:住宿企业恢复缓慢。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营业额和餐费收入分别下降37.8%和42.6%, 9月份当月营业额和餐费收入分别下降21.4%和25.6%,降幅远高于同期餐饮业经营水平,住宿企业经营仍然压力较大,恢复缓慢。石油及制品类等大宗商品销售依然不佳。受国际油价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同期相比每升下降1.6-1.7元,价量齐跌导致销量同比下降。石油及制品类占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左右,但整体销售状况依然不佳,增速同比下降16.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4.7个百分点,下拉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4.7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1.5个百分点。

四、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建议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我市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呈现出稳步复苏的良好态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为全年持续恢复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仍在持续,经济仍处在恢复进程中,持续向好基础仍需巩固,稳需求、稳产业链、稳就业依然面临较大压力。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要把自己的事办好。进入四季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更扎实作风和更精准举措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民生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稳住经济基本盘、保住基本民生,在应对危机中把握发展机遇,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担当历史新使命,奋力展现新作为。

(一)聚焦年初目标任务,大力补短板促落实。一是各司其职联动配合。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各县(市)区各部门对照年初目标找差距、补短板、增措施、促落实,努力做到年初目标不变、工作力度不减、干事劲头不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任务,着力抓好工业运行调度、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培育、消费提质扩容、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全力冲刺四季度,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二是抓矛盾主要方向稳定全市经济。受重大企业停产检修、市场需求偏弱、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叠加影响,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同比下降2.0%,增速仍未实现转正,下拉第二产业1.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同比下降1.1%,占全市比重为41.1%,下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0.5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中,重点关注下拉全市经济工业生产,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稳增长。

(二)聚焦优势特色产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菜篮子”关乎着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丰富的农产品供给、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一是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围绕优化供应链,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抓好“秋延后、冬提前”温棚在田管理,抓好冬季设施农业生产,丰富供应品种,确保全市城乡居民吃的上吃的好吃的鲜。二是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加大农产品价格监测力度,做好肉、禽、蛋、菜等主要农产品的日常监测工作,准确把握市场价格形势,做好市场价格分析、预警工作。二是加快畜禽产能恢复,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的支持,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引导中小户补栏增养,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多措并举保障肉类市场供应,充实冻猪肉储备,多渠道增加猪肉替代产品供给。

(三)聚焦全市产业布局,全力稳定工业生产。一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性全力稳定工业经济,把稳工业增长作为稳定经济的核心抓手,兑现各项利企惠企政策,切实稳住市场主体,有效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高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占比,扩大工业投资规模,逐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二是着力强化运行服务和监测。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运行监测力度,重点关注全市197家企业停产减产情况,针对企业生产困难复产面达产面下降的现实,一对一点对点纾解困难,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推动企业恢复生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着力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大产业”,从市场前景、要素条件、区域配套、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等方面谋划发展重点、焦点、节点,加快全市产业布局,全力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四是抓工业投资增长,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紧扣国内大循环、“新基建”等战略机遇和工业强基等重大专项,充实完善“十四五”工业重点项目库,谋划并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夯实产业基础。

(四)聚焦重大项目进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紧盯有效投资时间,各县(市)区、园区鼓足干劲,利用最后一个月的有效建设工期,全力抢抓建设进度,推动有效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全力冲刺四季度,保全市投资正增长势头,保全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目标,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二是紧盯年度项目计划的落实。目前全市年度计划建设项目统计入库率为72.3%,项目未按年度计划实施是当前部分县(市)区及园区投资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各县(市)区、园区要继续加大项目开工力度,围绕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做好未开工项目跟进工作,及时完善项目手续 , 推动有条件的项目尽早开动建设,及时纳入统计。三是紧盯优化投资结构。全市部分行业投资仍呈现大幅下降,民间投资半数集中在房地产开发行业,投资增长结构问题仍然突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针对全市投资存在的短板弱项,加快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的投资项目的布局和推动,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非房地产投资项目建设中,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为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发展引擎向创新切换。一是着力发展数字经济。结合智慧银川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抓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等领域建设,让远程医疗、电子政务、在线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着力发展新业态,前三季度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网上购物、直播带货、外卖送餐、网上客房销售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结合疫情带来的消费观念转变,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电商网购、直播带货、在线服务等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三是着力培育新动能,“双节”假期,以西夏区怀远观光夜市为代表的夜经济,已经成为银川的一处网红打卡地;国内最大的在线租车平台发布的“国内跑车自驾游消费报告”显示,银川豪车订单增长170%,“跑车自驾游人气榜TOP10城市”银川在全国排名第17位。结合夜经济、租车等消费模式的转变,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培育新兴业态和新的消费热点。继续开展好消费促进月,欢乐购物季、美食节音乐节等品牌消费活动,办好双11、岁末迎新等节庆消费活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通过文商旅互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共同培育消费热点带动消费恢复性增长,进一步活跃全市消费市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