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统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分析

索 引 号:640100-126/2021-00330 发布日期:2021-08-19
发布机构: 银川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综合科
名 称:银川市2021年1-7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银川市2021年1-7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1-7月,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二季度筑稳、三季度巩固、四季度提升”的目标要求,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有力促进了经济较快恢复发展,巩固拓展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比2019年同期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5.2%,低于全国(14.4%)0.1个百分点,高于全区(12.2 %) 2.1个百分点,位居五地市第2位。全市(不含宁东)增长27.2%,比2019年同期增长19.7%,两年平均增长9.4%。

(二)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5%,比2019年同期下降7.9%,两年平均下降4.0%,低于全国(10.3%)16.8个百分点,低于全区(3.0%)9.5个百分点,位居五地市第5位。全市(不含宁东)下降0.5%,比2019年同期增长1.7%,两年平均增长0.8%。

(三)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2.59亿元,同比增长13.6%,与自治区(13.6%)持平,比2019年增长1.1%,两年平均增长0.6%。

(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6亿元,同比增长33.6%,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7.5%,高于全区(23.7%)9.9个百分点,位居五地市首位。全市(不含宁东)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89亿元,增长32.2%,比2019年同期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6.0%。

二、全市经济运行特点                      

(一)生产稳健恢复,市场信心更足

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一是轻重工业同步增长,轻工业增长25.2%,重工业增长13.4%,其中,重工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2.3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拉动强劲,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长20.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3.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9%,采矿业下降10.8%。三是近八成行业保持增长全市34个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9.4%,稳定恢复态势更加牢固。其中,18个行业呈两位数以上增长,占52.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6.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拉动力列各行业之首。四是主导产业稳定支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5大主导产业“四增一降”,合计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76.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8个百分点。五是县区园区普遍增长。全市6个县(市)区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其中,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分别增长28.7%、25.6%和24.4%,在全区22个县(市)区中分别位居第1、2、4位。全市7个工业园区增加值增速“六增一降”,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8.2%。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全市比重为19.8%,增长47.4%。

2.能源生产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048.0万吨,同比增长12.7%,焦炭产量254.86万吨,同比下降0.8%,原油加工量243.90万吨,同比增长13.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59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风力发电量2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太阳能发电量2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市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4和0.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电力消费21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

3.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97亿元,同比增长21.2%,比2019年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10.1%。从主要行业看“八增两降”,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增长1.2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3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5.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5.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9.3%。

(二)内需循环畅通,巩固回稳势头

1.消费市场持续复苏。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和乡村零售额增速分别增长13.7%和11.1%。从销售形态看,餐饮收入增长33.2%,商品零售额增长13.3%。从商品零售类值看,在库统计的19类销售商品中,零售额增长的商品有13类,增长面68.4%。其中,金银珠宝、汽车、石油等7类商品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占比36.8%。

2.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97.11亿元,增长26.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3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71.03万平方米,增长6.4%,销售额294.95亿元,增长17.0%。商品房待售面积639.26万平方米,增长7.4%。

3.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反映市场活力的民间投资增长7.9%,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

(三)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提升。全市经济稳中加固的同时,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后劲足。新动能持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55.9%和86.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1.6和72.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0和5.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普遍好转,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4.46亿元,同比增长2.7倍,比2019年1-6月份增长1.4倍,两年平均增长56.2%,为近年来较高水平。生产经营持续改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32个行业中,2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加,增长面68.8%。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利润分别增长1.1倍和1.6倍。新业态培育壮大,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4.74亿元,增长72.5%,比2019年增长1.3倍,两年平均增长52.3%,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四)积极因素增多,推动持续向好

1.财政收支持续增长。据市财政局统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6%,增速已连续7个月领跑全区,高于全区9.9个百分点。全市税收收入79.12亿元,增长3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2%,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26亿元,增长1.0%,其中,民生支出124.61亿元,增长0.5%,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3%。全市(不含宁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55亿元)下降0.1%。

2.金融信贷增势平稳。据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统计,7月末,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4628.78亿元,增长8.3%。其中,住户和企业存款分别增长11.9%和4.5%;贷款余额5823.76亿元,增长8.1%,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9.5%,占贷款比重为70.5%。

3.物价水平小幅上涨。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统计,1-7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同比上涨7.3%,涨幅分别比1-6月份扩大0.3、1.1和1.6个百分点。CPI与PPI的“剪刀差”由1-6月的9.7个百分点扩大至10.5个百分点。

4.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据市人社局统计,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9万人,同比增长13.4%,已超额完成自治区年初下达(3.9万人)的任务,完成全市目标任务(4.5万人)的93.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0万人,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8.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3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831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1%,低于任务线(4.5%)0.59个百分点。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7月份供给端运行情况,全市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新动能加快成长、服务业增势良好,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势头,稳固了经济恢复的基础。但从需求端看,全市消费市场恢复趋缓,增速逐月回落,两年平均增速仍负位徘徊,尚未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投资增速自4月份同比下降以来,降幅逐月扩大,强动能的工业投资、补短板的基础设施投资仍未转正,投资结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此外,我市经济发展还面临规上工业能耗不降反升、原材料上涨趋势持续攀升等问题。

(一)工业运行压力加大。一是减停产企业影响依然存在。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29户,累计减少产值7.67亿元;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累计同比减产109户(不含停产企业),累计减少产值19.44亿元,停减产面35.6%。停减产企业累计减产额27.11亿元,影响全市产值增速2.6个百分点。二是行业恢复态势不平衡。全市34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增速呈下降态势,有11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呈下降态势,其中,全市5大重点行业之一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3.0%,下降10.8%,两年平均下降13.0%。三是原材料上涨趋势持续攀升。今年以来,石油、煤炭、黑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对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形成较大压力,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重。1-7月份,全市工业生产者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9%,其中,采掘类、原材料类和加工类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0% 、14.0%和13.7%。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呈逐月扩大态势,1-7月涨幅达7.3%,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中,除建筑材料类下降2.2%外,其余八类均呈上涨态势,且燃料动力类等5类涨幅均比1-6月份扩大。同时,部分重点行业出厂价格上涨明显,7月份,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价格分别环比上涨4.7%、8.0%和4.7%。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自1-4月份增速由正转负以来降幅逐步扩大,比1-6月份降幅扩大2.0个百分点。其中,全市(不含宁东)同比下降0.5%;宁东同比下降25.3%,降幅比1-6月份扩大10.1个百分点,下拉全市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一是投资结构需优化从投资增速看,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长26.3%,分别高于全国(14.9%)、西部地区(11.8%)和全区(23.0%)11.4、14.5和3.3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高达47.9%,高于去年同期12.5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新开工施工面积、销售和待售面积分别增长19.0%,6.4%和7.4%,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看,价格增长过快(1-5月我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居全国第1位,6月、7月分别居全国第2、3位),市场预期不稳,表明我市房地产投资依然过热,投资主要靠房地产拉动的局面仍未改变,仍需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调控,及时关注通过房地产投资刺激全市经济短期增长的问题。二是工业投资降幅扩大。调整优化全市产业结构的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9.7%,仍未扭转今年以来负增长的态势,降幅比1-6月份扩大4.6个百分点,下拉全市投资增速8.4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也比去年同期低6.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31.5%。今年以来,全市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前6个月制造业利润增长2.3倍,但制造业投资增速降幅较大,表明市场投资信心仍未恢复。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降。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3.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常住人口占全区比重为39.6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0.22%,高于全区15.27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配套基础设施,比如学校、医院、公路等,当前我市基础设施投资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下降51.9%和59.7%,数据表明我市基础设施投资仍需补短板。四是县区园区投资分化态势明显。县(市)区投资增速“四增两降”,西夏区和灵武市分别同比下降34.9%和21.5%,分别低于全市28.4和15.0个百分点,合计下拉全市投资增速12.8个百分点,在全区22个县(市)区中分别位居第22、21位。其中,灵武市降幅比1-6月份扩大9.1个百分点。园区投资增速“五增四降”,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中关村双创园分别同比下降56.8%、23.8%、19.8%和56.9%,合计下拉全市投资增速10.1个百分点。

(三)消费恢复步伐趋缓。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市场实现较快增长,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仍处于恢复增长期,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3.5%和0.1%,零售业销售额持平,住宿业营业额下降5.3%,住宿业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89.6%,其他行业增长趋势也较弱。城镇销售恢复慢于乡村。城镇消费占全市限上比重为96.9%,是全市消费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是促进全市消费增长的重要推手,与2019年相比城镇和乡村分别增长1.0%和11.8%,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城镇和乡村销售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0.5%和5.7%,城镇低于乡村5.2个百分点。城镇消费的低速增长,对全市限上增速影响较大。居民消费有待加强。从收入情况看,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125元)4850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居22位(长春、石家庄和乌鲁木齐尚未公布),在西部十省会城市中仅高于西宁市(18096元)居第9位;农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548元)1086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居20位(长春、石家庄和乌鲁木齐尚未公布),在西部十省会城市中仅高于兰州市(7509元)、西宁市(6822元元)位居第8位。从消费支出情况看,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566元)923元,增速(14.0%)分别低于全国(16.7%)、全区(19.5%)2.7和5.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64元)789元,增速(13.4%)分别低于全国(20.2%)、全区(28.7%)6.8和15.3个百分点。从消费内部结构看,家庭刚性支出占比较大,食、住、行是生活消费的主力,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食品烟酒、居住和交通通信三项合计分别占消费支出的62.7%和65.7%。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消费意愿不强,消费支出增速偏缓慢,对全市消费持续复苏影响较大。

总的来看,1-7月份我市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的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全市疫情形势更加严峻、输入风险更加增大、防控压力更加突出,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全市上下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坚决提振全市居民生产消费信心。下阶段,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困难也不可小觑,对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紧盯全年任务目标“奋战三季度、决胜四季度”,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不松劲,持续夯实经济增长基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不松劲,有序推动投资止跌回稳;狠抓扩大消费需求不松劲,不断增强市场活力韧性;狠抓能耗“双控”任务不松劲,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狠抓保障改善民生不松劲,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