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640100-119/2018-75869 发布日期:2018-08-20
发布机构: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文广局
名 称:关于对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0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0号建议的答复

刘鲜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建议收悉。该建议由市文广局承办。市文广局在接到代表的建议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2018年4月8日召开的市文广局2018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交办工作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局文化产业处吴云龙、马万里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2018年6月1日约见了提建议的代表,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虎峰(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刘涛(市文广局局长)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银川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银川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文化引领,充分挖掘和整合文化优势资源,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丰富文化产业内容,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内涵,有力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个、文化产业园区3个、文化产业特色村镇1个;全市共有文化企业1579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6家,正在运营的规模以下文化企业1513家(具体分类如下:新闻出版发行服务61家、广播电视电影服务64家、文化艺术服务182家、文化信息传输服务56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472家、文化休闲娱乐服务330家、工艺美术品的生产25家、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202家、文化用品的生产115家、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6家);2016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GDP的3.08%,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其中兴庆区21.90亿元、西夏区10.95亿元、金凤区7.69亿元、永宁县4.27亿元、贺兰县3.20亿元、灵武市1.90亿元。2017年实现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57.39亿元,同比增长15%(2017年数据为预计数)。

二、推动文化产业社会化和市场化建议

1大力发展影视动漫产业。进一步挖掘我市影视动漫产业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发挥镇北堡影视城、长城影视基地、银川育成广告文化产业园、IBI育成中心等龙头企业骨干作用,扩大延伸影视动漫产业链。

2扎实推进数字出版发行产业。促进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转型,优化传统新闻出版资源配置,创新数字出版产业经营模式,提高骨干新闻出版机构对优秀数字版权资源的获取和使用能力,推动数字出版发行平台建设,鼓励智慧宫、银报印业等数字出版企业做大做强。

3优先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积极扶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的发展,支持数字创意产品研发和推广,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吸引优秀文创企业和人才,形成集聚式发展效应,同时,推进文创与文博、非遗等机构的合作,促进文物、非遗衍生品创意和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

4着力加强文化演艺产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演艺企业创作生产,鼓励演艺企业创作开发群众喜爱的演艺精品,增强创新发展活力,以精品剧目创品牌,以品牌拉动社会和市场效应;

5、积极发展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转型升级、提升品质,不断优化娱乐产业类型和规模结构,推动娱乐业自主创新,扶持各种竞技比赛与游戏游艺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娱乐场所品牌建设,促进新业态发展;

6、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注重挖掘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内涵,支持建设一批有历史、地域、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休闲特色景(街)区品牌,推进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促进文化生态旅游融合;

7、开发促进特色艺术品产业。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鼓励特色文化艺术品的创作研发,加强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实施非遗和文物产品创意创新孵化工程,让文物和民间非遗技艺活起来。

三、大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提供个性化、分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银川市惠民工程建设,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银川市文化消费,通过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和途径,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文化消费潜力,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文化惠民补贴、培育孵化消费品牌、开展文化消费季、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措施,丰富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培育市民文化消费习惯和新的消费热点。开发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和文化消费信息数据库平台,加强文化消费监测分析,完善文化消费综合信息服务。鼓励经营性文化单位向公众提供优惠的文化服务,推行居民文化消费补贴制度。每年安排部分资金举办文化消费季等活动,积极提供个性化和分众化文化产品服务,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氛围,着力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联系人及电话:吴云龙6889031

                      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2018年8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