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市政府(办)文件>银政办发

索 引 号:640100-100/2020-00227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2020-05-29
责任部门: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2020-05-29
名 称: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各产业园区、各有关企业:

现将《银川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宁政办规发〔2020〕5号),加速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当好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头雁,制定如下任务分工方案。

一、主要目标

——增长速度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10%,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高,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5%以上。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到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和GDP比重分别达到70%、25%以上,开发区主导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集群能力明显增强。

——产业投资优质高效。到2022年,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占工业投资比重不断增加。

——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企业突破35%,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0家以上

——智能制造全面推广。到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投资占技改投资的比例达到50%以上;培育3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智能工厂、打造1—2个智能化示范园区,规上企业全部实现智能诊断全覆盖,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一批关键智能设备广泛应用,智能制造水平明显增强,先进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

——绿色转型取得突破。到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左右。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15家以上,建成3家以上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产业链,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开,节能降耗稳步推进,重点产业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工程

1.加快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持续落实《自治区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方案》,开展市级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完善我市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强化对科技型企业创新扶持,落实科技型企业认定奖励,开展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奖励工作。到2022年,力争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家以上。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2.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四院一中心”建设,围绕高纯石墨、工业互联网、智能农机等领域布局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以研发机构布局引领人才布局、重大项目布局、重点产业布局。完成“离岸孵化+飞地育成”国际国内布局,以银川为枢纽形成“连锁孵化育成”的新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对培育组建2年以上且发展良好的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全部推荐申报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22年,力争全市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个以上,各类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00个。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3.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紧扣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为我市制造业转型提供核心驱动力,推动存量产业优化升级。加速技术布局抢占产业先机,以量子通信、高纯石墨、智能农机为重点突破方向,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移转化,率先突破小试及中试技术瓶颈,为我市“换道超车”提供支撑。到2022年,力争全市制造业企业累计实施科技创新项目超过60项。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二)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

1.持续实施企业对标行动。按照自治区对标指标体系,建立工业企业对标工作台账,分行业引导鼓励企业对标行业先进,聚焦产品、装备、工艺、技术、管理、营销等生产经营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提升,对改造提升相应指标成效明显的对标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到2020年底,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对标备案率达到100%,完成一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标工作。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2.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编制银川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和投资指南,建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库,实行分级管理、跟踪监测、强化服务、重点推进,每年遴选实施3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确保重点技改投资增长目标完成。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3.大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大力提升工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重点围绕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支持优势工业强基项目建设,组织推荐1-2个项目申报国家工业强基专项和产品、工艺“一条龙”计划。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三)实施新兴产业提速工程

1.突出数字产业引领作用。培育壮大本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推动“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集聚,积极谋划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加快银川IBI育成中心、银川中关村科技创业园产业集聚,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2.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招引力度,围绕石墨烯、单晶硅棒及切片、3D打印等领域每年实施一批延链补链项目,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式发展。到2022年,力争建成3个左右龙头引领、链条完善、集约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3.培育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建立新兴产业培育库,加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对外合作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兼并联合,延伸和扩展产业链,着力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品牌响、带动强的领军企业,到 2022年,力争培植10家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四)实施园区改革优化工程

1.实施园区改革优化工程(银川市)。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探索机制、模式、管理、技术、业态创新,鼓励引进先进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运营理念,推广“管委会+公司”等运营管理模式。积极争取自治区赋能、赋权落地,全面推进“区域评”机制、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度,实现“园区的事情园内办”“企业的事园区办”。加快园区在“三废”处理、生产动力供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园区低成本化、绿色化改造。进一步强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导向,以土地投入强度、产出强度和亩均税收作为评价指标,实行绩效与薪酬挂钩管理,不断增强园区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到2020年,力争各产业园区亩均税收达到2.7万元/亩。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财政局、审批服务局、税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2.加强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新增用地管控,完善项目用地评价机制,加强项目用地全程监督,实施新增项目用地与存量土地利用情况挂钩制度。加速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明确各类产业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产出等控制性指标。对闲置土地较多的园区严格控制新增用地,对可利用闲置土地建设的项目原则上不再供地,推进银川经开区高端产业综合配套区建设。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审批服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3.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一高三化”目标要求,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科学谋划产业园区发展实践路径,推动产业园区现代化建设,加快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力争各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0%。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打造千亿级升级版园区,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提升高新区对外影响力,重构羊绒产业发展优势,创新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向五百亿级园区迈进;综合保税区要推动银川航空物流港项目,打造国家级空港物流枢纽;苏银产业园要发挥“东西协作”体制机制优势,向百亿级园区行列迈进;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含丝路经济园)要打造全区首个互联网数字经济服务业和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园;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要聚集创新要素,奋力打造千亿级科技新城。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五)实施融合发展深化工程

1.加快推动千兆光纤宽带建设。深化“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千兆城市,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规模部署千兆光纤宽带,为高带宽应用场景提供基础网络保障。加快农村地区光纤宽带覆盖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速率基本达到城市同等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学校、医疗机构网络接入和带宽能力,普遍具备百兆接入能力。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应用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种技术,持续提升骨干网传输、交换和服务能力。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各通信运营商

2.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和示范应用。贯彻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5G网络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关于加快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实施方案》,简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加大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加快5G网络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5G基站3000个,力争在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率先实现市区和县域城区5G网络全覆盖。大力开展5G网络科普宣传,依法打击盗窃、破坏通信基础设施的违法行为。加快培育构建5G+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医疗、教育、智能制造、农业、旅游、交通、电力、新闻传媒等领域率先开展5G试点应用和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远程会诊、5G全息教室、5G+VR实训平台、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电网等5G场景试验和应用示范标杆项目。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

责任单位:市5G通信网络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3.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立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大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到2022年,力争建成使用10个企业级、培育引进3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工业大数据开发,实施工业大数据开发项目2个,实现300家工业企业上云、3000台工业设备联网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4.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建立互联网+制造业融合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库,推行智能制造诊断及合同智能化管理。以试点企业需求为导向,认定并发布一批具备较强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及成功经验的智能化设备和方案提供商,采取先改造后收益的方式,力争每年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100个。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六)实施绿色发展攻坚工程。

1.推动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以高新区、贺兰工业园等产业园区为重点开展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外企业逐步“退城入园”,开展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采取“分期、分批、分片”、多元化的方式推动园区循环化建设换档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及新能源电网项目。完善循环产业链,打通上下游企业间、产业间的循环通道,促进原料、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互用,实现园区之间的“大循环”和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倡导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以绿色园区建设为抓手,建立“优进劣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在2022年各园区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集中供热等设施建成投运,形成绿色园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支持园区实施“补链”项目,依托汉尧石墨烯、隆基硅、共享装备、蒙牛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回收处理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2.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实施绿色发展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工业绿色发展体系。综合运用结构、技术、管理、行为节能手段,实施节能降耗对标达标工程,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到2022年,力争完成水泥、造纸、化工、铁合金、铅冶炼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60万吨左右,腾出用能空间4万吨标煤以上。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示范创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产业链,形成绿色产业经济。到2022年,力争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20家以上,建成5家以上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开,重点产业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构建形成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体系。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3.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加大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力度,每年选取1—2家行业优秀企业创建自治区固废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全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废污水处理回用等工业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鼓励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快创建节水型企业,提升企业用水管理水平;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目标任务。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七)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

1.壮大制造业龙头企业。落实《自治区大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选择发展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较强的企业,建立滚动培育企业名录库,作为重点支持发展和监测考评对象,细分行业龙头型企业,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银川工业标志性企业,形成引领银川工业经济对标提升转型发展的旗舰团队。到2022年,力争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以上。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国资委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2.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成长。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育库,通过精准服务、示范引领、政策扶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增链”“补链”“延链”的“专精特新”企业,着力推进大中小型企业结构优化、融合发展、集群发展。2020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00家以上,到2022年达到50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以上。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财政局,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3.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工业园区、大型企业、科研院所、互联网平台等,发展壮大一批“双创”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培育和巩固提升一批“双创”示范基地,着力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微型企业和优势项目,推动有条件的基地提升为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创业创新基地。到2022年,力争新建5—8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达到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50家以上。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三、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把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银川市工信局负责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园区根据职责分工,落实具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指标任务,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按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责任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二)加强资金支持。积极对接国家及自治区相关工作部署,强化“四争”工作,充分发挥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作用,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壮大。严格落实工业创新驱动24条、工业稳增长40条、工业自动化方案等政策,强化引导支持,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安排相应财政资金,整合资源,确保“七大行动”落地实施。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工作局

(三)加强服务保障。各县(市)区、各园区、各相关单位要通过电视、报刊、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工作,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吃透政策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推动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浓厚氛围。

牵头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新闻传媒集团、市直有关部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