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640100-134/2017-53791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成文日期:2017-04-16
责任部门:银川市政府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7-04-16
名 称:银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落实《银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责任分工的通知

银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落实《银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责任分工的通知

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根据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7年工作要点任务分工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就《银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确定的主要任务予以分工。请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任务,认真抓好落实。

  一、攻克重点难点,确保任务完成 

  (一)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实现移民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全年完成8216名贫困人口和1个贫困村脱贫销号重点工作,贫困发生率不超过3%市扶贫办牵头,市农牧局、市统计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逐级压实脱贫责任。向各县(市)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下达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制定贫困村脱贫摘帽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市)区制定2017年减贫计划,逐级分解任务、逐层压实责任(市扶贫办牵头,各县(市)区落实)。 

  (三)实施整村推进和贫困村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扶持项目和扶贫小额信贷到户、转移培训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扶贫攻坚,整村推进36个贫困村;重点抓好贫困村特色产业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发展集体经济,力争贫困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市扶贫办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农牧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人社局、市规划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四)推动稳定脱贫。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提高脱贫质量,使贫困人口在稳定脱贫基础上,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巩固脱贫成果。在一定时期内,做到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通过持续帮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解决返贫问题。实施好扶贫保,深化产业保险,做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全覆盖;对建档立卡户饲养的牛、羊(包括托管)进行保险,增加抗风险的能力。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增收问题。对无力脱贫的,在政策兜底基础上,采取土地流转、养殖托管、资产收益等方式,确保每个脱贫户至少有一项稳定增收的渠道。发展集体经济。把解决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市扶贫办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农牧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提高精准扶贫实效

  (五)推进产业扶贫。制定《银川市移民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意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瞄准需求旺盛、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走差异化发展路子,推动特色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积极培育设施园艺、光伏农业、食用菌、红树莓、枸杞、牛羊、肉毛兔等特色种养业。以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方式扶持21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市农牧局牵头,市扶贫办、市林业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六)完成易地扶贫任务。按照《宁夏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完成10081人住房建设和搬迁安置任务,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移民住房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任务。继续抓好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和社会管理工作(市扶贫办牵头,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民委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七)推进教育扶贫。落实《宁夏教育精准扶贫行动方案(2016—2020年)》,制定《银川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新建、改建或增设幼儿园4个,确保全市贫困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从2017年开始,对全市幼儿园在园建档立卡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免除保教费并补助伙食费;协调落实我区高校招收的本市生源农林、师范专业高职学生及其他专业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减免学费。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巩固和扩大普及移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市教育局牵头,团市委、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八)推进就业扶贫。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开展就业精准服务、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年完成移民务工就业3万人。在乡村开发一批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实施就业援助。开展创业帮扶,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支持(市人社局牵头,市扶贫办、市商务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九)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按照《银川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兜底脱贫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农村低保人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核查比对,把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范围;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市民政局牵头,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三、夯实工作基础,突出三大工作抓手 

  (十)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建立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机制,把应进未进和返贫的人口纳入进来,把应退未退和非贫困人口退出去,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不断提高识别质量(市扶贫办牵头,市统计局、市民政局、市残联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一)充分发挥干部驻村帮扶作用。开展新一轮贫困村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强化第一书记责任,明确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工作任务。发挥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自身优势和部门资源,在思想、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制定《银川市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的管理、奖惩、召回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和考核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确保移民群众满意度位于全国前列。(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扶贫办、市监察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二)持续推进金融扶贫。扎实开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实现有劳动能力、发展意愿和资金需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3年期5万元以下免担保、免抵押贷款,重点用于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业等能够增加贫困户收入的生产经营项目(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积极争取自治区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基金,与国有担保公司合作,借助担保平台,向移民地区建档立卡户、发展前景好的扶贫企业提供产业担保贷款,实现企业盈利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双赢。积极引进企业进驻贫困村,推动贫困地区企业挂牌上市(市扶贫办牵头,市财政局、市农牧局、人行银川中心支行、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配合,各县(市)区落实)。深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规范管理和创新发展,总结推广使用自动化监管系统,鼓励组建县(市)区或乡(镇)互助资金联合社,探索互助资金与金融资金捆绑放大机制。市财政局全年投入互助资金200万元,各县(市)区增加配套资金,用于项目增资扩面,使互助资金总量突破1亿元,惠及移民群众(市扶贫办牵头,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三)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则,依据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意愿,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培训新模式和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的新机制。安排培训资金,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精准脱贫能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全年培训3万人次(市扶贫办牵头,市人社局、市农牧局、市妇联配合,各县(市)区落实)。分期分批对驻村工作队员、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扶贫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四)提高东西扶贫协作水平。深入贯彻落实“银川会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不断拓展“闽宁协作”、“鲁宁协作”、“沪宁协作”、“苏宁协作”空间,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建厂、引进技术发展高端产业,实现扶贫协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利共赢(市扶贫办牵头,市经合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永宁县与漳州台商投资区域结对共建,闽宁镇各村与漳州角美镇各村结对共建,促进形成镇村组“三级”对口扶贫协作的格局,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闽宁镇打造成东西协作、生态移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的示范。筹备做好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一周年系列活动(市扶贫办牵头,市经合局配合,永宁县落实)。 

  四、大力实施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着力补齐短板 

  (十五)推进水利和气象扶贫。按照《银川市水利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集中解决12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发展高效节水面积0.8万亩(市水务局牵头,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按照《银川市气象助力精准脱贫行动计划》,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进一步开发气候资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市气象局牵头,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六)推进医疗保障和健康扶贫。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衔接机制。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市人社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实施特困人员医疗保障工程。对低保、重残等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后,个人缴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全额补助(个人不缴费)。对特困参保人员在我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就医的,对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起付额以上的全额报销,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差额部分,由市财政纳入预算全额补助(市卫计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拓宽保障服务渠道,鼓励商业保险为贫困人口提供与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衔接的特色产品和专业服务(市人社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七)推进科技和人才扶贫。制定《银川市科技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安排科技扶贫指导员对口帮扶36个重点贫困村。选派科技人员深入贫困村一线,开展定制科技服务,示范推广农业种养殖适用新技术,优化培训措施,沿产业链开展科技培训、现场指导和科技示范,为贫困村培养一批科技脱贫致富带头人和本土科技人才,完成科技扶贫指导结对帮扶贫困村脱贫销号和巩固提高任务(市科技局牵头,市科协、市人才工作局、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八)推进旅游扶贫。制定《银川市移民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实施意见》,加强旅游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行动。选择3个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重点开展六小工程1个小型停车场、1座水冲式厕所、1个垃圾集中收集站、1个医疗急救站、1个农副产品商店、1套旅游导向标识牌)和三改一整改厨、改厕、改院落,整治周边环境)工程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市体育旅游局牵头,市卫计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十九)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扶贫行动。深入贯彻落实《银川市智慧城市+扶贫行动实施意见》精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移民地区社会事业及特色优势产业相融合,全面实施“智慧网络覆盖、信息服务、农村电商、网络扶智和网络公益”五大工程。到2017年底,移民地区自然村移民4G覆盖率到达80%以上,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到80%;推进网络教育、网络文化、互联网医疗等,全面提高移民群众教育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分别牵头,市扶贫办、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农牧局、市文广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制定《银川市电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协调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在物流体系、电商服务中心、乡村电商服务站等方面加强综合示范工作。继续开展与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合作,着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推动农产品上线(市商务局牵头,市邮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一)推进文化扶贫。按照《自治区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制定《银川市移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参照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建设标准,统筹公共文化资源,建设6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欢乐宁夏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展演、自创扶贫舞《圆梦》巡演、“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行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送戏下乡演出。在有条件的乡(镇)、行政村、中心村、文化大院新建农村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点(市文广局牵头,团市委、市妇联、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二)推进光伏和电力扶贫。制定《银川市光伏发电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光伏指标,大力引进企业,发展光伏农业,增加移民收入(市发改委牵头,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提出银川市电力扶贫工作意见,以光伏扶贫发电并网、贫困村机井通电、动力电改造、小城镇和中心村农网改造为重点,实施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国网电力银川分公司牵头,市发改委、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三)推进三留守和贫困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扶贫。按照自治区《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服务管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银川市移民地区三留守人员服务管护工作方案》,为全市36个贫困村每村配备1三留守关爱行动督导员,落实好三留守人员建档立卡、生产帮扶、生活关爱、精神抚慰等方面的具体帮扶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加强政府购买服务,为留守儿童保障工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市妇联牵头,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残联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四)推进扶贫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企业和资金开展移民地区设施园区规模化蔬菜、花卉、肉牛等种养殖基地及冷藏库、物流配送体系、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扶贫发展模式。引进企业在移民乡镇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全力搭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精准扶贫休闲观光农业新样板和示范窗口(市经合外侨局牵头,市扶贫办、市农牧局、市体育旅游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五)推进社会扶贫。加强与定点帮扶单位的联系,积极争取更大的支持。强化对市定点帮扶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每半年通报一次。深入推进企业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市扶贫办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市商务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五、严格考核评估,强化保障措施 

  (二十六)严格落实干部承包联系机制。继续落实领导干部联系脱贫攻坚和县、乡、村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各县(市)区、各行业部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市委督查室牵头,市政府督查室、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七)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按照《银川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银党发〔201622号)分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重点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对国务院扶贫办和自治区扶贫工作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问题突出的县(市)区开展巡查。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回头看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抽查暗访工作(市委督查室牵头,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市扶贫办配合,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八)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持模式。探索“三变+城市资源+扶贫”、“三变+金融+扶贫”和“三变+乡村旅游+扶贫”等模式和做法,转变移民地区资源利用形式、资金使用方向、移民生产角色,整合移民现有资源,盘活各种资源要素,通过“资金变股金”来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增加村集体和移民收入,巩固扶贫成果(市农牧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二十九)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参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精神,制定银川市移民地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提出主要目标和具体建设任务等在内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确保规划项目、工作任务与财政资金相衔接,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牵头,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三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积极配合自治区扶贫办等九部门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抓好各县(市)区资金检查整改落实;深入推进“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扶贫办关于联合开展在扶贫领域集中整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方案》,通过严格的审计检查和相关部门监督监管,保障扶贫资金精准到位、安全运行、高效使用(市扶贫办牵头,市监察局、市审计局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六、突出典型引领,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 

  (三十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研究银川市脱贫攻坚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大兴调查研究,深入贫困地区、深入扶贫一线,找问题、找办法、找典型。开展贫困村跟踪调研,跟踪了解工作落实、脱贫进程、扶贫成效、发展变化。开展返贫专题调研,找准返贫原因,分类施策,巩固脱贫成果。开展农村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每个单位至少完成1篇或1项调研成果(市政府研究室牵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落实)。 

  (三十二)总结推广宣传典型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移民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战,各级扶贫主体组织推动,社会各界真心帮扶,扶贫机制方式改革创新等成功的银川经验。推广闽宁协作、生态移民、金融扶贫、技能培训等典型做法。建立移民地区各级各类扶贫脱贫先进典型案例数据库、资料库(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三十三)积极推进精神扶贫。制定集中开展移民地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移民地区民主法制、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大脱贫典型的发现、总结、宣传力度,组织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扶贫不养懒汉的理念。研究制定有效管理办法,推动移风易俗,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陋习,开展引导疏导工作,使群众把精力集中到脱贫致富上来,逐步解决等、靠、要” 等陈规陋习。建立脱贫正向激励机制,完善帮扶内容、改进帮扶方式,在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上向有发展意愿、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倾斜,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市文明办牵头,团市委、市妇联市扶贫办及市直各帮扶单位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三十四)组织开展扶贫日活动。创新模式,精心组织第4“10·17扶贫日活动,广泛宣传中央、自治区和银川市扶贫开发政策法规及扶贫先进事迹,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努力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的社会扶贫氛围(市扶贫办牵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各县(市)区落实)。 

    

    

    

    

  银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17411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