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乡村振兴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11640100MB1648597Q/2022-00057 发布日期:2022-09-01
发布机构: 银川市乡村振兴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乡村振兴局
名 称:银川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53号“关于进一步推动银川市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银川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53号“关于进一步推动银川市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马晓春、马昭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银川市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乡村振兴局承办。我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2022年5月27日下发通知,指定由局评估监测科马亚玲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7月6日向委员致电,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局长陈玉贤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银川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通过党建引领、发展产业、集聚人才、引进企业、创新模式、联农带农推进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据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川市39个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56.36万元,且39个脱贫村均组织实施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实现了脱贫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

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地位。2022年银川市委印发《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从强化乡村领导班子建设、乡村重点队伍建设、人才服务、产业引领、乡村治理、组织保障等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队伍。从全市统筹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人到重点乡镇任职、挂职,不断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力量。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选派3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赴基层一线,协助乡镇党委理思路、定规划、谋项目、抓落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提供有力支撑。发挥驻村干部带头作用,选派3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57名驻村工作队员驻扎脱贫村,与村“两委”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二是拓宽“多元化”发展模式。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分类扶持”的原则,指导乡、村党组织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引领强村富民,如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产销专业合作社,建成田园综合体、休闲垂钓和观光长廊,推行农田认领、农事体验和“农田管家”模式,推动村集体创收、村民增收致富。又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大力引进宁夏利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联合经营、入股分红等形式,把集体经济项目注入到市场经营主体上,联合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同步拉动民俗街农产品销售、休闲采摘、民宿、农家饭等配套消费,增强脱贫村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农村人才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作用,建立致富带头人档案,通过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持引导本土能人返乡创业;注重在岗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农业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着力培养本土人才,分级分类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积极开展人才组团服务,为每村选派一名科技特派员。

强化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主体地位。一是推行龙头企业经营带动模式。在各县(市)区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对产业基础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带富能力较弱的村,借鉴“一带三变”(支部带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模式,把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折股投入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实行全权委托经营、按比例获取收益的形式壮大脱贫村村集体经济。如: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南村积极争取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设日光温棚和蔬菜交易大厅,引进夏能、沃源犇洲等龙头企业联合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500余名农户务工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二是推行“党支部+”合作联营模式。对具有一定资源资产资金条件、村党组织书记创业意识强、但缺少生产经营人才和销售市场的脱贫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带动模式,以市场化手段合作联营,带动党员、农户参与经营。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盘活村集体和企业资源,打造肉羊养殖园区,通过“社带户养、入股分红”,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4万元,并带动35户脱贫户创业增收。三是推行党支部联合经营模式。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采取“强村联强村、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先富带后富”的办法,由各党支部联合经营、资金共担、利益共享,推动联村共建、优势互补、组团发展。

强化农村居民收入的目标要求。一是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按照做强特色种植、做优规模养殖、做实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工作思路,我市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闽宁协作资金和地方债资金共计5.7亿元,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助力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374个(其中产业项目162个),计划总投资9.3亿元。纳入年度项目实施计划374个,已开工项目374个,纳入年度计划项目开工率100%。截至8月30日,中央、自治区衔接资金总量4.42亿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资金3.21亿元,全市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平均比例达到72.6%。二是拓展移民群众增收渠道。除了支持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外,我局还积极协商市财政及时对市级专项资金使用方向进行调整,下达第二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资金预算指标2107.56万元,用于支持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发展到户产业、拓宽就业,实现增收。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发展特色优势种养殖业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进行补贴扶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联席协调机制。市委组织部、农办、财政局、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谋划指导服务,根据各项目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精准筛选、严格评审,对申报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逐村评审,“优中选优”组织实施,强化督导指导,联合评审绩效。指导各脱贫村以产业项目为支撑,整合各类涉农政策、资金、项目,着力解决资源零散、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等问题,实现脱贫村“抱团式”发展。

附件:建议清单表

联系人及电话:马亚玲   6889268


                              银川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8月30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