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其他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委办公室>市委(办)文件

索 引 号:640100-000/2019-00032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委办公室 成文日期:2019-05-28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9-05-28
名 称: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室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加快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实施方案》《加快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图文解读』 一图读懂《加快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
一图读懂《加快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实施方案》
一图读懂《银川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

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室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加快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实施方案》《加快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

《银川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加快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实施方案》《加快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室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5月28日


                    银川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需求、提升质量、优化布局、协同发展的思路,到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规模结构更加合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契合,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基本形成。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在3.5万人左右。重点建设3所在区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15个特色骨干专业和10-15个新兴专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推动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积极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形成职普相互融通、产教充分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二、重点任务

1.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培育工匠精神,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探索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一体化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文明风采活动,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

2.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优化调整学校与专业布局。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在3.5万人左右。重点建设3所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行业优势突出的区内高水平职业院校。

3.推动银川都市圈协同发展。立足银川都市圈职业人才需求,拓展“首都带首府”职业教育合作覆盖面,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商业学校、北京昌平职业学校与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银川职业技术学院、灵武职业教育中心组建合作共同体的基础上,吸纳石嘴山市、吴忠市职业院校加入,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教学科研成果共享、技术技能大赛等交流合作。

4.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积极构建“中职一高职一应用型本科一专业硕士”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积极实施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联合培养模式。各中小学校与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技能体验活动,将活动纳入学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课程之中,将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普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职教资源的使用效益。

5.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结合高等教育分类考试改革,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完善教学标准,适应“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需要。探索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强素质、重能力”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020年起,在本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试点,2022年起全面实施。创新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的网上招生录取平台,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6.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允许学校将社会服务所得收入统筹用于教师服务激励。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支持银川广播电视大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职能。积极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依托银川职业技术学院、银川市技工学校(银川公共实训基地)、宁夏幼儿师资培训中心等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助推精准脱贫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职业院校在5个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7.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围绕区市传统产业提升工程、特色产业品牌工程、新兴产业提速工程、现代服务业提档工程,紧密对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葡萄酒产业、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制定《银川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引导职业院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发展与需求分析报告制度,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定期公布学科专业发展和就业状况,引导学校对设置雷同、就业连续不达标专业,及时限招或停招。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建立行业和企业参与的学科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科学设置新专业的机制,每年调整一次专业。持续做好市级职业院校特色骨干专业和新兴专业建设,完善专业认定细则,建设15个特色骨干专业和10-15个新兴专业,特色骨干专业每三年复评一次。

8.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形成以小班化、模块化、项目式、案例式、混合式教学和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支持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银川职业技术学院、灵武市职教中心承办全区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申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鼓励职业院校开展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核心的学术交流活动。

9.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以课程为主体、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引进行业、企业及国际先进的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重构教学计划,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推动专业核心课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操作标准,着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及社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0.改革学校治理结构。支持职业院校组建由行业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参加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优化内部管理,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长效治理机制。加强和推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科学制定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价标准,促使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展。

11.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探索民办职业教育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并依法享受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

12.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建立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和实习实训等教育教学工作。职业院校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支持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设立工程师培养基地。推行“1+X”证书制度,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改革,探索建立职业资格和职业院校学历贯通培养通道,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职业院校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

13.开展生产型实习实训。优化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建立学生实习工作考核和补助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接收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以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制定实习实训合同范本,明确细化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责任权利,确保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办理实习责任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职业院校,以场地、设备租赁等多种合作方式,共建共享一批企业实习实训中心。

1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统筹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依托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提升职业教育教科研能力,建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智库。加快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统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智慧教室和微课、慕课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依托“智慧银川”构建全市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19年起,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一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公办职业院校引进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有3年以上企业相关岗位工作经历人员的,可按照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方式进行专项招聘并享受相关政策待遇;搭建民办职业学校紧缺专业师资推荐引导平台,帮助民办学校解决紧缺专业师资招聘困难。银川市级骨干教师认定适当向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倾斜。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每5年累计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实训时间不少于6个月。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16.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和特色文化交流与合作,鼓励职业院校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模式和考核标准,探索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对接、体现银川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发改、工信、教育、财政、人社、科技、自然资源、税务、扶贫等部门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工作落实。

(二)完善保障制度。完善教师评聘制度,建立独立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依法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拓宽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保障渠道,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并建立本级财政投入长效机制。依法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逐步扩大职业院校助学金、奖学金的覆盖面。

(三)加强督导评价。建立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报告向社会公开。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落实督导报告、公报、约谈、限期整改、奖惩等制度。

(四)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开展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校企人才对接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加快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实施方案

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着力破解人民群众“上好学难”的问题,整体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央深改委《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银川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现就加快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按照“首府责任、首府标准、首府担当”的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银川都市圈教育交流合作,通过理念、资源、方法、品牌的共享,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银川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以实现“共享、均衡、优质、提升”为目标,整合若干个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发展水平相对接近或存在差异以及处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建一批“学校发展共同体(集团化办学)”“校际发展合作体”,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推进银川都市圈教育协同发展,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切实把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办好、办出质量,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使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主要模式

(一)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集团化办学)。以“优质学校+新校”“优质学校+弱校”的方式,采取“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机制,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注重优质学校文化在共同体内部的培植和发展,大力塑造学校发展共同体文化品牌。

(二)组建校际发展合作体。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为契机,以片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采取“校际联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方式,组建校际发展合作体。校际发展合作体可与区外同类别各校结对建立,也可与区内学校结对建立,实行“多法定代表人”的管理体制,合作体内各成员学校法定代表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保持人、财、物独立。合作体学校之间实行管理互通、研训联动、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捆绑发展。

(三)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借助“首都带首府”教育合作,通过互联网与北京市的名优学校开展网上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市所有城乡学校。构建“城市+乡村”模式,城市学校通过互联网与乡村学校搭建共享课堂、专递课堂,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四)推进银川都市圈教育协同发展。加强与吴忠市、石嘴山市、宁东基地(以下简称“两市一基地”)教育交流合作,“首都带首府”京银教育合作拓展到两市一基地”,共同参与京银教育合作项目。银川与“两市一基地”教育科研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结为合作体,开展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教师培养、中高考改革交流合作,大力发展银川都市圈“互联网+教育”,实现与“两市一基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银川都市圈教育发展水平。

四、工作步骤

(一)学校发展共同体(集团化办学)模式

1.第一批次新建、调整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

1)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组成

银川阅海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由银川阅海小学、银川阅海第二小学、银川阅海第三小学、银川阅海第四小学、银川市金凤区第四小学组成,由阅海小学向金凤四小委派执行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学校发展共同体:由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银川市第十四中学和银川市第二十五中学组成,由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向银川十四中和银川二十五中委派执行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校发展共同体:由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和银川市西夏区第十一小学组成。

宁夏银川一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将银川市第十中学、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和银川市第三十二中学纳入宁夏银川一中教育集团,由宁夏银川一中向银川十中、银川三十一中和银川三十二中委派执行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校发展共同体:将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十二小学、银川市金凤区第八小学、银川市西夏区第十二小学和银川市西夏区回民小学纳入宁夏银川二十一小教育集团,由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向兴庆三十二小、金凤八小、西夏十二小和西夏回民小学委派执行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将银川市西夏区同阳幼儿园纳入银川一幼教育集团,由银川一幼向同阳幼儿园委派执行园长和部分中层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银川市第九中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将新建银川阅海第二中学纳入银川九中教育集团。新建阅海二中为市直属学校。

2)实施步骤

前期筹备阶段:(2019年6月至2019年月8月)。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分别制定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签订办学协议,完成校园维修、设备采购、文化建设、教师配置和招生宣传工作。

操作运行阶段(2019年9月):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按照办学实施方案完成组建并运行。

考核评估阶段(2020年8月):由市教育局依据《银川市集团化办学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2.第二批次新建、调整2个学校发展共同体

1)2个学校发展共同体组成

银川市第六中学学校发展共同体:由银川市第六中学和银川市第十三中学组成,由银川六中向银川十三中委派执行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学校发展共同体:由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和银川市第十六中学组成,由银川二十四中向银川十六中委派执行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2)实施步骤

前期筹备阶段:(2019年6月至2020年月8月)。2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分别制定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签订办学协议,完成校园维修、设备采购、文化建设、教师配置和招生宣传工作。

操作运行阶段(2020年9月):2个学校发展共同体按照办学实施方案完成组建并运行。

考核评估阶段(2021年8月):由市教育局依据《银川市集团化办学考核细则》对所属学校进行考核。

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城市+乡村”集团化办学模式,将所属乡村薄弱学校全部纳入城市学校教育集团,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二)校际发展合作体模式

1.合作体组成

1)组建1个幼儿园校际发展合作体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与贺兰县幼儿园

2)组建7个小学校际发展合作体

银川市实验小学与永宁县第一小学、贺兰德胜实验小学

银川阅海小学与贺兰县洪广镇金山小学

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与贺兰县第二小学、贺兰县回民小学

兴庆区第三小学与贺兰县第三小学、永宁县第二小学

兴庆区第四小学与贺兰县第四小学

兴庆区第六小学与贺兰县第六小学

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与灵武市第一小学

3)组建4个初中校际发展合作体

银川市北塔中学与灵武市第二中学

银川阅海中学与贺兰县第二中学

银川市第十八中学与贺兰县第四中学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与贺兰县第三中学、永宁县第四中学

4)组建3个普通高中校际发展合作体

宁夏银川一中与永宁县永宁中学

银川市第二中学与贺兰县第一中学、永宁县第二中学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与贺兰县回民高级中学、灵武市第一中学

5)组建1个职业学校校际发展合作体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与永宁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6)组建6个都市圈校际发展合作体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与石嘴山市实验幼儿园、吴忠市幼儿园、宁东第一幼儿园

银川市实验小学与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吴忠市利通区第一小学、宁东中学(小学部)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与宁东中学(初中部)

银川市第二中学与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吴忠中学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与石嘴山市第一中学、吴忠市回民中学

银川市第九中学与平罗中学、吴忠市高级中学

2.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阶段2019年6月)。以上校际发展合作体学校制定合作实施方案,报市教育局备案。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借鉴本地区和外省市城乡学校结对、校际捆绑、连片教研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辖区校际发展合作体实施方案。

2)联合推进阶段2019年7月至8月)。合作体之间开展管理、师资、文化、教研等全方位的合作,鼓励我市各类学校与区外同类别优质学校建立合作体,采取紧密合作型、基地帮带型、资源共享型等三种模式,构建“近联、远引、外拓”的开放办学格局。

3)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9月)。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校际发展合作体实施经验,优化合作体并积极推广。

(三)“互联网+教育”模式

1.制定方案阶段2019年6月至8月)。借助“首都带首府”京银教育合作,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制定《京银“互联网+教育”合作方案》,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台本地区“互联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

2.推进实施阶段2019年9月)。按照《京银“互联网+教育”合作方案》,与北京市的名优中小学开展网上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市所有城乡学校。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制定的本地区“互联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共享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乡村薄弱学校。

3.考核评估阶段2020年8月)。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互联网+教育”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对所属学校进行考核奖励。

(四)银川都市圈教育协同发展模式

1)制定方案阶段2019年6月)。与“两市一基地”教育部门对接洽谈,确定合作意向,签定合作框架协议,各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根据合作需求分别制定合作方案。

2)联合推进阶段2019年7月至11月)。由市教育局牵头,与“两市一基地”教育科研部门、学校按照合作方案开展交流合作。

3)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12月)。总结推广银川与“两市一基地”开展教育交流合作中好的经验做法,为下一阶段开展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组织、编制、教育、发改、财政、人社、自然资源、审计、住建、代建局、国资委等单位负责人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工作。各县(市)区及有关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协同做好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共享制度。加大优质学校对新建学校、薄弱学校的整合、重组和带动力度,输出优质学校的管理模式、师资、文化、科研,增强对成员学校的带动力、辐射力,促进共同体和合作体各成员学校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位均衡发展。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集团化办学经费保障机制,对自治区属、银川市属学校托管的县(市)区学校,由县(市)区政府按照每所学校每年50万元拨付资金,用于解决共同体内部交流教师费用,按照《银川市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银财发〔2016〕330号)执行。

(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师资力量配置,共同体和合作体内实行教师、管理干部交流和走校轮岗制度,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单位在编教师总数的10%,由隶属财政提供教师交流补助资金。共同体和合作体内成员学校间给予定期交流或轮岗的教师、干部,在晋级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集团化办学退出孵化机制,集团化学校总校托管分校的周期最长为5年,对托管一定年限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得到显著提升的集团分校,逐步退出独自运行或组建新的教育集团。

(五)建立评价机制。由市教育局负责制定《集团化办学考核细则》《“互联网+教育”工作考核细则》《京银教育合作考核奖励办法及细则》,对有关学校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奖励。

(六)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确引导、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原则,对推进共同体、合作体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报道,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银川教育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加快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关于加强闽宁镇建设发展的指示精神,全面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全面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为目标任务,以市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采取学校结对帮扶、教师培训培养、教育科研协作、校园文化引领、“互联网+教育”合作和师生交流互访等形式,通过理念、资源、方法、品牌的共享,进一步提升闽宁镇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园)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措施

(一)组织学校结对帮扶。在闽宁镇确定一批种子学校和幼儿园,与市内的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组建学校共同体和合作体,并逐步将市内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闽宁镇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

1.共同体办学

1)共同体组成

宁夏银川二十一小与闽宁镇原隆小学

银川一幼与闽宁镇幼儿园、闽宁镇第二幼儿园

2)实施步骤

前期筹备阶段:(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以上2个学校共同体分别制定办学实施方案,举行办学启动签约仪式。宁夏银川二十一小、银川一幼选派人员到原隆小学、闽宁镇幼儿园、闽宁镇第二幼儿园担任校(园)长,按照办学实施方案完成新学期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操作运行阶段(2019年9月):以上两个共同体按照办学实施方案完成组建并运行。

跟踪评价阶段(2019年9月):由银川市教育局和永宁县教体局对有关学校办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2.合作体办学

1)合作体组成

银川阅海中学与闽宁中学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南校区与闽宁镇第二中学

银川市实验小学与闽宁镇中心小学、闽宁镇第二小学

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与闽宁镇武河小学、黄夷小学、铁东小学、铁西小学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与闽宁镇玉海小学、西滩小学

前期筹备阶段:(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以上5个学校合作体分别制定办学实施方案,举行办学启动签约仪式。

操作运行阶段(2019年9月):以上5个学校合作体按照办学实施方案完成组建并运行,开展管理、师资、文化、教研等方面的合作。

跟踪评价阶段(2019年9月):由银川市教育局和永宁县教体局对有关学校办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二)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以银川市“三名工程”为抓手,确定银川市名师与闽宁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师徒”关系,利用互联网不定期开展听课、公开课教学、教研等交流活动。银川市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闽宁镇中小学支教,支持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和薄弱学科提升。原隆小学、闽宁幼儿园、闽宁二幼派校(园)长到银川二十一小、银川一幼交流学习。将闽宁镇教师培训纳入市教育局年度培训计划,纳入京银教育合作项目,优先安排闽宁镇中小学参与。

(三)开展教育科研协作。市教科所定期组织教研员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深入闽宁镇中小学听课,为学校课堂教学诊断把脉,各学科教研员每季度前往闽宁镇中小学上一次示范课,指导学校改进教学方法。以开展的“推进课堂变革、提升教学效率”活动为依托,指导闽宁镇中小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推送一批市级优课,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四)实施校园文化引领。银川市中小学向闽宁镇中小学推荐各类社团活动设计方案,交流管理办法,提供各类社团活动观摩机会,每学期召开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研讨会,邀请闽宁镇中小学参加。闽宁镇中小学到银川市的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进行参观,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五)开展“互联网+教育”合作。借助京银教育合作,与北京市的名优学校开展网上教育教学活动,覆盖闽宁镇所有学校。推广银川阅海中学与闽宁中学“互联网+教育”合作经验,构建“城市+乡村”模式,通过互联网与闽宁镇学校搭建共享课堂、专递课堂,促进闽宁镇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借助信息化平台,通过录播教室和在线课堂直播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从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作业设计、课改理念学习等进行专门指导,并在一定时间段内作出整体评价,提出改进策略。

(六)组织师生交流互访。组织校长及中层管理人员互访,交流管理经验、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帮助闽宁镇学校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开展体育、艺术活动,联合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开展两地学生学习和生活交流体验活动,增进沟通了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闽宁镇教育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的组织实施,了解工作进度,对有关学校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二)建立共享制度。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则制定共同体和合作体办学实施方案,加大对闽宁镇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带动力度,输出银川市优质学校的管理模式、师资、文化、科研,增强对成员学校的带动力、辐射力,促进闽宁镇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位均衡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引导、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原则,对推进闽宁教育帮扶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报道,在全系统、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闽宁镇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件发至市直属各学校、县<市>区教<体>育局)


点击查看:一图读懂 银川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

          一图读懂 加快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面提升实施方案

          一图读懂 加快提升闽宁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