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乡村振兴>银川市政策

索 引 号:11640100MB17282123/2022-00219 发布日期:2022-04-12
发布机构: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 中共银川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名 称:关于印发《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各有关部门:

现将《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银川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4月12日


  

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深入推进“四大提升行动”总体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四大提升行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宁党厅字〔2021〕49号)、《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室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银党办〔2021〕70号)和《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民生“十心实事”工作的通知》(银政办发〔2021〕89号)要求,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创建一批移民致富提升示范村镇,以点带面推动移民安置区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为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自治区十二届十四次全会、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全市“两会”精神,落实银川市“十四五”规划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聚焦移民乡镇和重点移民村(社区),围绕“9+1”专项提升行动,打造一批致富创业有特点、人居环境有看点、基层治理有亮点的典型示范村镇,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通过试点创建,示范引领,促进全市移民安置区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精神文明、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以“四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强力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集中要素、集中政策、集中项目,坚持52个重点村同步开始创建、全面整体推进,“十四五”期间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到2025年移民群众收入基本达到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省级领导、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包抓村要先行先试,努力打造典型村、示范村,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村文明进步等方面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2022年至少创建6个示范村(原隆村、富宁村、金星村、泾兴村、欣荣村、滨河四村),确保完成2022年“十心实事”工作任务;到2025年移民示范村(社区)达到80%以上,永宁县闽宁镇、兴庆区月牙湖乡建成移民致富提升示范镇(乡)。

三、工作内容

)经济收入增长通过发展产业、拓宽就业、社会兜底等措施,稳定工资性收入、增加经营性收入、扩大财产性收入、保障转移性收入,每年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终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逐步缩小移民和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确保移民群众收入与当地农民收入的占比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有稳定、可持续增长的渠道和来源,每年收入不低于30万元或当年增幅高于10%;收益分配和管理机制健全,集体收益重点用于支持开展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各项工作。通过土地流转、保底分红、集体提成等方式,引导和组织移民合理流转土地、联办产业基地。对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采取村集体直营、承包、租赁、合办、参股、收入分成、资产置换等方式提高集体资产利用率。建立健全集体“三资”监管常态化机制,推动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双提升。

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特色产业上水平制定“一村一策”或“多村一体”产业发展计划。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工业理念加快规划布局、提档升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坚持“一产抓特色”,做优做强设施农业、酿酒葡萄、枸杞、花卉、食用菌、蜜瓜、肉牛、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业,培育1—2个市场潜力较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值达到村内总产值的40%以上。牢固树立“产业为要、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早谋划、早布局、早预留一批农畜产品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保鲜储藏、冷链物流和品牌建设项目发展空间,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培育1—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移民群众建立订单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建立完善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移民群众嵌入产业利益链条,参与特色产业经营,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财政局、文旅局、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三)拓宽就业促增收精准掌握移民就业动态信息,及时开展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岗前培训和就业实习见习等就业服务,及时落实交通补贴、创业培训、劳务奖补、创业贷款等激励政策。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劳务经济组织发挥作用明显,有组织就业达到20%。扎实开展“百万移民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需求,分层分类开展技能培训,促进移民群众就业创业技能和素质双提升,着力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和乡村工匠,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及创业就业培训2000人次。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和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移民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移民工资性收入占比高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配合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基础设施补短板紧盯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各项目标任务,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创业就业、人居环境、乡村文化、农村住房、学校、医疗机构布局等空间需求,突出村庄特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基层治理,2022年3月底前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落实好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要求,在移民村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管道输水,加大工程措施节水力度,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耗水作物压减力度,在用水权改革中有突破、有成效。按计划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3年攻坚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硬化路通村通组、防洪灌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老化破损设施改造维修、垃圾和小型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2022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总任务量的70%。村内水、电、路、气、暖、路灯、通信、物流、防洪、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健全,综合超市、便民菜店、社区药店、电商网店、公交站点、精神文明实践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道路、供水供电、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

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政管理局、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分公司、邮政管理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公共服务优质量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与银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实现辍学学生常态化动态清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移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提供至少100种、30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服务,分别配备至少200种、50种基本药物。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为签约家庭提供预防、治疗、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机制,移民群众中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三类人口”动态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村内有便民服务机构或网上服务点,实现就业、社会保险、救助、治安等简单事项不出村、复杂事项可代办。文化体育广场、图书阅览室、农村老饭桌(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能够满足移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物业、家政、维修、餐饮、零售、美容美发、运动休闲等服务稳步发展。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医保局、卫健委

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商务局、文旅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环境整治提品质聚焦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目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垃圾杂物、生活污水、村容村貌治理“一改三治”。农村户厕管理运维机制健全,新建住房同步配套卫生厕所,农村节水型户用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100%。配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小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和维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2%以上。推行农村垃圾“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分类治理模式,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村内环境整洁,村民环境健康意识强。大规模植绿增绿,实施村旁、路旁、渠旁、宅旁绿化工程,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政管理局、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七)强化帮扶保权益。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全力保障低保、特困、困难残疾人等人群基本生活。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三类人口”的监测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对低收入人口,有针对性的给予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移民群众,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临时救助。对愿意迁转户籍的及时迁转,同步做好低保、养老、残疾、灵活就业社会补贴等社会关系转移接续,确保社会权益保障不断档。劳务移民房屋产权证、生态移民宅基地确权证全部办结。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配合单位:市卫健委、医保局、教育局、住建局、人社局、残联、公安局、乡村振兴局、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八)基层组织强功能。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轮训制,每年至少接受1次县级及以上单位(部门)组织的能力提升培训。村级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中,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取得明显工作进展。村级党组织达到3星级及以上标准。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健全,村内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或重大事项表决情况及时向全体村民公示公开。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度达到90%以上。健全乡村治理机制,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健全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积分制作用提升村级自治水平。依法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加强人民调解“四张网”建设,组建法治宣传小分队,营造良好的乡村社会环境。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配合单位:市民政局、人社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九)精神文明树新风。在移民安置区组织实施服务残障人口、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困群体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庆,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促进移民群众情感交流和社会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移民村党员干部教育和移民群众教育,推进民族工作和移民地区发展水平“双提升”。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建立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健全村内红白理事会等服务组织,坚决遏制婚丧陋习、天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老无所养等不良风气,积极弘扬尊老爱幼、孝亲近邻的良好社会风尚,聚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妇联、纪委监委、民政局、卫健委、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四、实施步骤

(一)谋划部署(2022年2月—3月)。按照《银川市2022年移民致富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研究制定《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年)》和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查短补齐、查弱补强,制定本辖区2022年—2025年示范村(社区)创建方案,确定年度创建计划和目标任务。紧盯“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重要指标,明确年度移民收入增幅、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就业创业人数等目标任务,分解压实到行业部门和各乡镇、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全力推进示范创建。

(二)组织实施(2022年4月—2025年12月)。各县(市)区以常态化“四查四补”为抓手,统筹资金、整合项目,整体安排、系统推进辖区移民重点村的示范创建工作。各行业部门针对各村存在的短板弱项,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确保任务落实落细。各乡镇、村(社区)制定具体创建方案,详细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关键举措清单,实行台账管理。详细绘制项目实施作战图、分布图、进度图,明确时限,精准到年、到季、到月,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措施、可量化、可考核。

(三)评估验收(每年11月—12月)。在完成示范村(社区)创建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于每年11月开展自查验收,并向市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工作专班提交自查报告和验收申请。市委农办牵头,市乡村振兴局具体负责,组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对各县(市)区当年示范创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的示范创建工作。要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全面细致谋划,主动协调对接,完善配套措施,及时解决好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乡镇和村(社区)要对照考评指标查短补齐、查弱补强,制定时间表、路线图、项目清单,确保每年的示范创建高质高效完成。

(二)强化政策保障。市本级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支持示范创建工作。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倾斜支持红利和各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要拓宽渠道,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闽宁协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优先支持移民致富提升重点村后续发展。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安置区资源禀赋和周边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继续享受小额信贷、整村授信等金融支持政策,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贷款问题。

加强示范推广各县(市)区要加强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的总结提炼,大力宣传示范创建的典型模式、技术成果和工作成效,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加快移民村(社区)示范创建。积极组织开展观摩会、推介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营造实干争先、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附件:1.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示范村创建考评指标体系(试行)

2.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示范社区创建考评指标体系(试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