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市政府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工作报告>灵武市

灵武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2016-02-29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7日在灵武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马自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与《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开放内涵式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凝聚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内涵式发展路子,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深入推进兴工强市和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战略,从严从实转作风,心无旁骛抓发展,勤勉尽责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3亿元,同比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8.4亿元、居全区第一,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7亿元、居全区第一,同比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居全区第一,同比增长7%(市本级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同比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255元和11650元、均居全区第二,同比增长8%和8.3%。 

  (一)狠抓项目,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以“五个一批”和“打赢七场专项攻坚战”为抓手,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一线问效调度,一线督查落实,倒逼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总投资561亿元的196个项目全部开工,美力晶废碎玻璃综合利用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东义镁业余热电站节能减排等54个项目达产达效。全员抓招商,全力保投资、促增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4亿元,上争项目资金20.6亿元,落实金融机构贷款6.4亿元。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9个专项规划,谋划储备项目360个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 

  (二)综合施策,工业加速转型升级。针对经济持续下行、企业困难加剧不利局面,及时研判调度,出台企业外聘管理技术人员服务意见,设立企业担保基金,落实惠企资金1.3亿元,点对点、一对一帮助企业渡难关,实现工业总产值近千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现代纺织产业园210万件羊绒服饰等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新增产值35亿元,园区被确定为军需供应基地。中银绒业等企业电商专柜实现线上交易1.2亿元,荣昌绒业成立跨国销售公司,嘉源绒业羊绒制品荣获全国旅游产品金奖,羊绒园区成功创建全区首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我市被授予中国纺织行业区域品牌试点——时尚·羊绒品牌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第五届国际羊绒节,签约项目32个。中银绒业与恒天集团合作签约110亿元,设立丝路产业投资基金,实现产权合作。羊绒产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列入自治区议案重点推进,物流交易市场启动建设。6万吨铝锭等17个项目达产达效,60万台废家电及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等7个新建续建项目建成投产,再生园区累计入园企业60家,产值突破70亿元。±8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及3个配套电源点完成投资60亿元,华电50兆瓦风电、京能2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150兆瓦、居全区第一,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临港产业园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两区”建设,3万吨长枣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加强与银川综保区、青岛港、台湾长荣集团深度合作,陆港物流专线完成接轨,对外开放优势进一步彰显。 

  (三)强基固本,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梧桐湖调蓄水库、马湾子沟整治等农水工程,治理骨干沟道128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有机稻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加工能力达90万吨,昊王、平顺源、金双禾3个农产品获全国会展金质、优质产品奖。新建日光温室5400亩,瓜菜种植面积达6.5万亩。设施长枣攻破栽培关键技术、上市期提前4个月,枣醋、枣酒等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网上销售鲜枣近300万公斤,灵武长枣品牌价值达4.24亿元。羊产业由短期育肥向高效自繁自育转型,羊只饲养量达351万只。创建银川市级以上标准化肉羊养殖场35个,新增区外羊肉直销店10个,“灵武山草羊”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建成肉牛养殖场4个、千头奶牛园区2个,提升规模化生猪养殖场5个。农民人均来自草畜产业的现金收入突破3000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完成。新增银川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30家。 

  (四)统筹城乡,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灵武黄河大桥、307国道拓宽二期工程加紧推进,建成第二消防站,综合体育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热能一期等工程完工投用,3.3万户350万平方米住房实现安全清洁供热,13个安置片区141.9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部分配入住。完成灵医新村综合改造和86个居民小区光纤升级。居民小区物业标准化管理有序推进。实施了枣博园二期绿化和重点路段景观提升,公园广场、街道路灯管护进一步加强,新增电子警察、交通信号灯25处,修补破损路面8.1万平方米。依法拆除违章建筑11万平方米,清理闲置土地680亩。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新修改造农村公路25公里,整治旧庄点22个,建成美丽村庄5个。加快黄河东岸防沙治沙、机场滨河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营造生态林6.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万亩。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文明单位和农村民风建设,涌现出了全国劳模朱秀娟、杜紫薇,“中国好人”马钊,“宁夏好人”丁芳等一批美丽灵武人。 

  (五)民生优先,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达80%以上。出台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创业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亿元,培育小微企业200多家,城镇新增就业38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次。加快实施铸魂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行动,高考升学率达79%。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点20所,建成乡村篮球场15个。深化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外国专家、高层次紧缺人才115人,申请发明专利39件。积极申报“千年古县”,博物馆入围中国环境艺术奖。校园足球、文化大院、灵武好声音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达成迁扩建市医院框架合作协议,郝家桥卫生院完成主体,6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4‰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5%以上。5700多名失地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3.3万城乡居民享受免费健康体检。第二敬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启动建设,民族综合福利院三期完成主体,46个农村幸福院、41个老饭桌、24个残疾人康复室完工投用。全年发放救灾救助资金8100多万元,惠及群众4.2万人次。便民事项、财务支出、村务公开等服务纳入“三化一满意”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为民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双增双减”专项行动,消除“空壳村”31个。坚持“弘扬法治精神,建成美好灵武”工作主线,建立“政策法规电子超市”,出台信访工作暂行办法,依法化解疑难信访积案,进京非访、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明显下降。深化“平安灵武”建设,大力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打击传销取得阶段性成效,公众安全度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社会大局总体和谐稳定。 

  (六)勤廉务实,政府效能显著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24件。加快推进依法治市,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依法依规开展政府工作,理清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修订完善了财政资金拨付、项目审批规定和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切实简政放权,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清理规范性文件70件。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严厉整治“三政两不为”,依纪依规处理22人。深化干部下基层“五送两带一帮”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开展广场问政、电视施政、电视问政,完善群众诉求受理督办机制,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显著提升,在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中,我市列银川市第一。 

  一年来,金融、税务、邮政、保险、电力、通信及住房公积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儿童、老龄、工青妇、工商联、外事、档案等事业有了新进步,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市场监管、气象预报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5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这五年,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10年的2.2倍、2.4倍、2.2倍和2倍。羊绒精深加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煤电化接续三大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工业增加值翻了两番多。我市荣获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城市百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从2010年的第150位跃升至第90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这五年,特色产业优势更加鲜明。优质粮食、灵武长枣、草畜产业、服务业加速提质增效,我市成为全区养羊大县、西北最大的设施韭菜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生产加工基地。以陆港物流、临港园区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崛起,以水洞沟、长流水为标志的旅游品牌享誉区内外,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文化休闲旅游城市,跻身中国产业发展能力城市百强。这五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城市建成区扩大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5%。滨河大道、快速通道等主干公路建成通车。灵州兴唐苑、国际羊绒城、世界枣博园等一批精品工程建成投用,“丝路古驿、唐韵古城、长枣之乡、羊绒之都”特色城市更加靓丽。五年新修改造农村公路350公里,完成旧城改造400多万平方米,2万多户6万多城乡居民乔迁新居。3785户15775人移民安置任务圆满完成。这五年,群众得到实惠更多。财政用于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累计达116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率先在全区实施了社会救助一体化、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农村中小学生校车免费接送等10多项惠民工程。城乡低保、大病救助、五保供养、“三无”人员困难救助和医疗救助标准均居全区之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1万人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10919元和4998元。 

  各位代表,五年来,勤劳朴实的灵武人民用自信和激情共克时艰,用智慧和汗水铸就辉煌,各项事业在开放内涵式发展路子的指引下,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征程阔步前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四套班子辛劳付出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灵武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产业优化升级、结构调整任务还很繁重。城乡山川发展还不协调,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土地、环境、水资源等约束日益趋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对外开放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公职人员中不敢担当、不善作为、消极畏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决战决胜,在全区率先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我市创新发展、转型跨越的关键期。根据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照自治区、银川市安排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引领,坚持开放内涵式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兴工强市、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和全面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三大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奋力建设“市强、民富、家美”的美好新灵武。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0%。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明显提高,力争2018年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开创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发展由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资源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工业支撑为主向“四化”同步发展、深度融合转变,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对经济社会贡献率达到55%。壮大草畜、优质粮食、灵武长枣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西部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加工基地、国家主要的枣产业基地和优质牛羊肉生产基地。到2020年,优质粮食、牛羊肉、灵武长枣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0万吨、10万吨和2.5万吨。做大做响以羊绒为主的现代纺织产业,扩规提质再生资源产业,做实做大临港产业,优化提升煤电化接续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重点煤电化接续产业基地、西部最大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培育壮大金融物流、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新型业态,加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促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以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抓手,统筹区域、城乡、山川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主动融入沿黄城市带、大银川都市区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改扩建石马路、下白路、灵胡路等干线公路,依托机场、高铁、轻轨、高速路网,建设城市交通综合枢纽。完善城市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实施供热、供排水及新区“三馆一校一场”等一批公共设施,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60%,创建智慧城市先行试点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山区现代化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中心村、园区聚集,建成中心村20个,基本完成农村棚户区改造。加快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力争所有乡镇和90%的规划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好灵武新名片。坚守土地、资源、环境底线,严守生态和水资源制度红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沿黄水系湿地修复,加大水源地保护,建设第二水厂。巩固禁牧封育成果,加大土地荒漠化治理和草原保护,打造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构建宁夏东部沿黄生态保护走廊。到2020年,草原植被恢复率、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67%和18%。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蓝天工程和环境污染防治计划,加大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公共机构能耗管控,发展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拓展开放内涵式发展新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保障灵武黄河大桥、银西高铁灵武段、灵武至宁东铁路旅客轻轨建成投运,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园、电商物流产业园、国际再生资源物流交易市场、陆港物流产业园,实现与青岛港、大连港、宁波港等口岸互联互通,打造区域现代物流战略支点。实施“互联网+”行动,发展壮大电商产业,支持线上线下交易、跨境收购、境外开办工厂,打造陆上、空中、网上丝绸之路。依托“四区一场一地六位一体”融合发展,放大区位、产业优势,以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居住环境、投资环境、创业环境,构筑对外开放大平台、交流合作大桥梁、西部国际贸易大通道,打造融入“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高地。到2020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亿美元。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社会事业发展新跨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村全部按期脱贫,与全市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推进全民创业,力争让每个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人都能实现创业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银川市先进水平。加快健康灵武建设,实现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织好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市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创新发展,转型跨越,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实现稳健起步、首战取胜,对于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其中市属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开放内涵式发展路子,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六个方面抓突破、求实效,再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以创新促转型、增动力,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推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要素创新,奋力构建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相得益彰的“3+4”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完善产业科技研发支持机制,力争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R&D)。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企业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攻关掌握一批高新技术。坚持外引内育并重,实施“六大人才”工程,设立人才公寓,引进的管理、技术人员享受住房、医疗、教育等市民待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支持灵武籍人才回家乡创业。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模式,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推进园区企业直供电试点工作。将“五送两带一帮”活动延伸到企业,设立园区“三化一满意”服务站,实行入园企业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对中小工业生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给予补贴,推进园区企业低成本化。主动对接上级金融政策,探索PPP、PFI等融资模式、“财政+银行+担保+保险”金融模式,提升融资担保公司运营服务能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体创业者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坚持兴工强市战略,立足高新区、再生园区、临港园区、粮食物流园区四大战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提质增效、企业技术改造、优质高效服务四项攻坚行动,加快羊绒产业向高端名牌提升、再生资源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提升、煤电化接续产业向精细加工提升、新能源产业向绿色制造提升、粮食生产加工产业向营养健康提升、临港产业向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提升。全面落实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达6家、10亿元的企业达10家、亿元企业达5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85%以上。推进现代纺织产业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力促3万锭高支精纺羊毛纱线项目建成投产,220万米羊绒面料、20梳20纺羊绒纱线、3万锭高支精纺亚麻纱线和1300万码亚麻面料等项目达产达效,力争引进高档服饰、真丝地毯、碳纤维新型纺织材料等项目。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扩大跨区域跨国产能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掌控世界话语权。力促嘉源高支精纺山羊绒绢丝混纺纱线项目开工建设。编制高新区总体规划,启动建设高新区智慧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羊绒电子交易中心和羊绒制品电商交易平台、国家羊绒出口贸易技术分析研究评议基地,推进高新区与天津滨海高新区务实合作。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力争现代纺织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编制再生园区总体规划、陆港物流产业规划,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基金。规划建设再生园区二期,加快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陆港物流园区、城区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国际再生资源物流交易市场和园区信息中心、污水处理中心建设。严格项目准入监管,实施“腾笼换鸟”,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厂房,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力争新引进项目10个。开工建设压铸铝合金部件加工等项目,力促3万吨克拉管、10万吨废电池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创建自治区低碳经济园区,力争产值突破100亿元。加快发展煤电化接续产业,规划建设精细化工园区,加速推进矿山装备加工再制造项目,力促300万吨超细粉煤灰综合利用、振武光伏发电一期、盛唐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确保±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及3个配套电源点并网发电。临港经济区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运用PPP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进航空配套服务、特色产业、生物科技、电商物流等项目,力争荞麦乳酸菌饮品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实现产值20亿元。 

  壮大四个特色优势产业。制定特色优势产业政策意见,推进“三带两园”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做精做强粮食产业。加强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巩固有机稻基地6万亩,启动建设滨河粮食加工物流园,积极引进人造加热米饭、迪艺佳食品加工等项目,支持兴唐、昊王、金双禾等龙头企业技扩改、创品牌、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粮食加工产值达22亿元以上。加快郝家桥万亩精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保质提值长枣产业。出台灵武长枣可持续发展扶持政策,推进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全力提品质、树品牌、闯市场,走优质高效发展路子。鼓励企业流转、大户承包、集中连片发展,扩大设施长枣种植面积,选育推广早中晚熟优质品种,抓好错季生产,建设长枣标准化示范园50个。加强质量追溯和流通监管,保护提升长枣品质特色。支持长枣保鲜储藏、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电商营销、产品直销、连锁经营,拓展枣产品销售市场。力争引进长枣深加工龙头企业3家以上。转型增效草畜产业。加快编制草畜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万亩养殖基地和3个千亩优质牧草基地,改造千只养羊园区(养殖场)8个,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中国能源集团农光互补养殖项目,力争引进培育牛羊肉及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2家,做好皓月集团落地工作。推进羊产业向多元高效转型,大力推广“滩寒杜”三元杂交技术,加大黑山羊品种繁育保护。加快旗眼山水库除险加固、抗旱应急水源及秦渠、东干渠、汉渠等水系建设,促进干沟干渠连通联排,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家。破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培育壮大金融、电商、现代物流产业,在传统商贸业改造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实施陆港国际集装箱堆场、电商汽车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完成集装箱业务、二类进出口岸审批,实现陆路口岸进出口货物流通零突破。实施“互联网+特色优势产业”行动,建设电商产业园,支持发展货物快递、网店营销、服务外包,力争培育引进电商龙头企业3家,实现交易额5亿元以上。优化传统商贸业布局,扩大便民超市规模,运用线上线下交易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商贸营销档次,推进乡村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建设唐城商业中心东区、梨花苑北区商业街等商贸综合体,力促大唐商业街投入运营。加快明厨亮灶改造,鼓励发展地方名菜、名小吃,打响“灵武好味道”品牌。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滨河休闲农业观光带建设,实施西夏瓷窑保护传承项目,整合世界枣博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沙漠公园等历史古迹、旅游景点,促进景区、城区、乡村互联互通,打造灵武“十三景”,开发特色文化旅游新产品,创建中国最佳投资旅游典范县,实现与大银川都市区全域旅游有效连接,推动文化旅游突破发展。 

  (二)以协调夯基础、促均衡,全力提升美丽灵武建设水平。突出规划引领、唐韵古城、靓丽明媚、精细管理、产城融合,推进“三城”联创,建设“两宜”城市。 

  从严管理城市。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健全城乡建设规划审查核准机制,加强城市色彩、建筑风貌、文脉延续、平面协调等规划管控,严把城乡建设“五线”,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组建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城管综合执法,开展国有土地清理和确权登记,严厉管控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创新城乡卫生长效管理和一体化运行机制,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打造宜居城市。实施307国道、下白公路拓宽改造、嘉源路北延伸段等工程,启动建设第二水厂,建设城区环保综合利用热能二期工程。完成兴灵路等5条街道亮化改造、东盛街等6条街道环境整治,综合改造老旧小区55个4730户。推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健全居民小区依法依规管理机制、物业服务评价进退机制,推进物业服务企业评星定级和社区准物业服务,为老旧小区安装安防监控设施,完成154个居民小区物业标准化建设,实行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统一收集。新建续建停车场4个、停车泊位1000个。优化城乡公交线路,加大客运市场规范整治,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推进数字化城管,健全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管护制度,建成4条文明示范街,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启动新区“三馆一校一场”工程,推进市医院迁扩建、老年人活动中心、第二敬老院建设,建成公租房300套,打造服务宁东基地“后花园”。建设美丽乡村。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3190户。制定山区现代化发展规划,整合搬迁马家滩、白土岗不适宜居住的部分村庄规划建设中心村4个、交通物流功能服务区2个。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启动全国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县项目,新修改造乡村道路30公里,硬化农村巷道100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万台,改造农村危房325户,整治旧庄点14个,建设美丽村庄3个。 

  (三)以绿色促和谐、美家园,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保护治理并重,实施城乡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大会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美好家园。 

  加快家园绿化。创新公共林地管护机制,抓好居民小区、工业园区绿地改造提升,完成城区道路、背街小巷补绿植绿,实施211高速灵武北、古青高速灵武东、亲和路、灵胡路等城乡路网及周边补植补造、景观绿化,建成农村休闲景观林带20条。规划建设市民生态休闲公园,新建续建城乡小微公园10个,完成枣博园、兴唐苑、城市新区景观改造,新增城市绿地33万平方米。加快生态建设。抓好庄点道路绿化、农田林网管护,推进毛乌素沙地综合造林示范、黄河东岸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防沙治沙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巩固禁牧封育成果,营造生态林6.7万亩,治理沙化土地3.6万亩。综合治理庙梁子沟、小水水沟流域,保护提升沿黄滩涂湿地、城乡水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大非法矿点跟踪监管和生态恢复。加快环境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建设环境安全监控信息中心平台,综合整治城市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快淘汰“黄标车”,拆除燃煤锅炉,取缔自备井。认真落实环保“三项”行动,推行企业能耗对标达标、能源审计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环境预警监测和环保执法监管,严格追究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 

  (四)以开放拓空间、抢先机,全力激发开放内涵式发展活力。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带动,加快培植开放载体,升级开放通道,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加速简政放权,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众创、众筹、众包、众扶等新模式、新业态。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公车改革,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定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控政府债务。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及房屋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 

  构建对外开放通道。全力保障黄河大桥及连接线、银西高铁、灵武至宁东旅客铁路轻轨、机场三期工程顺利推进,提升辖区陆路畅通能力。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东连、西接、北靠,向西连接银川大都市区,向北连接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河东机场,向东连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攻坚“三大任务”。倒排工期,跟踪问效,强力推进197个项目建设,力促一季度25个项目按期开工、上半年所有项目全部开工,确保狼皮子坑调蓄水库等项目完工投用,成丰工贸100万张裘皮深加工等项目投产达效,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以上。紧扣国家、自治区、银川市“十三五”政策走向和投资导向,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自治区、银川市“盘子”。加大向上争跑力度,力争落实项目资金30亿元以上。深入开展招商造商攻坚行动,全员招商、以商招商、零度承接,加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对接互动,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产业领军企业,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百亿元。 

  (五)以共享惠民生、促均等,全力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为民惠民、共享共建,集中精力抓大事、办实事,让群众的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新提高。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扶持生态移民及山区发展政策意见,实施精准脱贫9项攻坚行动,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精准帮扶。大力推进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就业脱贫、兜底脱贫和异地脱贫,免费开展贫困群众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贫困群众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让每个人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有活干、有钱赚,力争年内增收脱贫4000人。 

  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援企稳岗、创业孵化等政策,实施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5000人次。规划建设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支持进城务工农民、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为外出务工农村家庭每户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700人,创业带动就业2500人。 

  加快办人民满意教育。开展“教育质量效益年”活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山区教师关怀机制,提高交通、午餐补贴标准。新建改扩建学校6所,改造农村学校运动场9个,确保第五中学建成投用。加强校园安全、校车管理。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措施,推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办学,建成中国羊绒纺织培训中心。 

  提升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乡村医务人员补助制度,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建设灵武农场医院医技楼、文化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病媒生物防治,加强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防控,争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免费开展孕产妇产前检查,着力提升人口素质。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加强民营医院、诊所管理。设立食品办公室,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打响文化特色品牌。加快基层文化站(室)标准化建设,创建银川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2个。完成古城墙二期修复保护,抓好水洞沟、红山堡“申遗”,申报“千年古县”,创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文艺创作、文化创新,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健康发展,培育文化大户30个,打造灵武文化精品。新建灵武广播电视塔,解决山区群众接收灵武电视信号难问题。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设兴唐苑水幕电影、枣博园健身广场、新区室外体育运动场,新增一批乡村文体健身广场,广泛开展“花开四季·唱响灵武”“日行一善”“书香灵武”活动,繁荣发展以足球、广场舞为重点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7%以上。建立低保失能老人补助、农村老饭桌运行经费补助和重度残疾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制度,为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个、农村老年互助院1个,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三化一满意”便民服务全覆盖。巩固“讲文明、守规矩、铸和谐”民风民俗教育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开展“法治提升年”活动。认真落实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的村民自治制度。强化群众工作委员会职能,组建综治中心,完善“三调联动”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厉打击信访违法行为,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各族人民是一家·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宗教人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创建成果。加快“平安灵武”建设,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理规定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以恒心转作风、提效能,全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牢牢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严”字当头,干在实处,当好领头雁,做好排头兵,以新作为、新业绩顺应全市人民新期待。 

  依法行政。完善政府议事规则,依法依规开展政府一切工作,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悉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程序,确保各项决策科学民主、公开透明。制定“四重一大”公开公示规定,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村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勤政为民。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严厉整治“三政两不为”,深化“五送两带一帮”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下大决心、下狠功夫解决教育公平、出行便利、患病就医、物业管理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转作风、抓政风、带行风,不断提升执行力、落实力,让各项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实干担当。制定政府干事规定、督查规定,强化管钱、管人、管事权力部门和关键岗位监督制约,紧盯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效,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肯干实干成为政府公职人员的行动自觉。实行最严厉的行政问责,对确定的每一项工作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绘好“路线图”,定好“时间表”,严格绩效考核,周督查、月调度、季通报,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用实打实的干劲争一流。 

  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和“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政府廉政规定、审计监督规定,加大重大项目中期审计、干部任期年度审计、债务风险审计、重大事项决策审计,强化财政资金、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三公”经费,勤俭节约,把更多财力用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严防“四风”问题反弹,杜绝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以清廉务实的作风、干净干事的政风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创新,奋勇争先,为加快建设“市强、民富、家美”的美好新灵武,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解:

  1、“五个一批”:即投产项目达产达效一批、建成项目投产一批、开工项目建成一批、签约项目落地开工一批、精心谋划储备一批。 

  2、“三规合一”:即整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限定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城市生态红线。 

  3、“空壳村”:指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乃至入不敷出的村庄。 

  4、“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即商事制度改革,指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市场监管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市场监管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5、“三政两不为”:指庸政、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为政不为。 

  6、“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即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7、“三带两园”工程:即沿山草畜产业带、万亩滨河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带、百万亩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带、万亩滨河粮食加工物流园、万亩现代养殖园。 

  8、“城市矿产”: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等城市废弃物中可循环利用的金属、塑料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9、“三馆一校一场”:包括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行政学校、体育场。 

  10、“互联网+”: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业态。 

  11、“四区一场一地六位一体”:指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临港经济区、滨河新区、河东机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融合发展。 

  12、“3+4”现代产业体系:指增强现代纺织、煤电化接续、再生资源三大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提高粮食生产加工、草畜、长枣、现代物流四个特色优势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13、“四化”: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14、“R&D”:指“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15、“PPP”模式:也称3P模式,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16、“PFI”模式: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并在特许期(通常为30年左右)结束时将所经营的项目完好地、无债务地归还政府,私营部门则从政府部门或接受服务方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的项目融资方式。 

  17、“六大人才”工程:即创新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家下基层服务活动计划、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精神培养工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和国外人才智力引进工程。 

  18、“十三景”:即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长流水水文遗址、恐龙地质公园、大海子沙漠运动基地、西夏瓷窑遗址、马鞍山甘露寺沙生植物园、世界枣树博览园、灵州兴唐苑、世界水车博览园、灵武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园、鄂尔多斯台地草原风情园、白芨滩沙漠公园、羊绒制品展示园。 

  19、“五线”:即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线。 

  20、“黄标车”:即高污染排放车辆的简称,指排放未达到国Ⅰ标准的汽油车,或排放达不到国Ⅲ的柴油车,因其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因此称为黄标车。 

  21、“三大任务”: 即上争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22、“四重一大”:指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工程、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大额资金。 

  23、“三城”联创:指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 

  24、“双争”:即争做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25、“电力需求侧管理”: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的用电管理活动。 

  26、“两宜”城市:指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城市。 

  27、环保“三项”行动:指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宁东基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28、“双增双减”:即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减少群体性信访事件和减少刑事(治安)案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