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11640100010066679T/2022-00009 发布日期:2022-01-14
发布机构: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部门: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名 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安排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安排

2021年,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打造“千亿级园区”目标,主攻招商引资,助推产业转型,提速项目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较好的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经济运行呈现稳定向好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7亿元,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4亿元;税收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1.4%;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0亿元,同比增长12%;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4%;综合能源消费量12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7%,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以上。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占自治区的29%、银川市的59%。各类研发创新平台累计达12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3.3%、同比增长31.6%。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的建设得到新加强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全面提升园区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党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党建责任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中共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党支部管理等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效能二是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和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培训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开展模范机关创建、非公企业“双培双推”等活动,打造育成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等一批党群活动示范点,提高“两个覆盖”质量,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四是纪律作风建设持续发力。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持续改进作风,坚持开展廉政教育,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全年举行和参与集中签约活动5场,累计签约合同项目25个,协议总投资28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65亿元以上。一是招商思路清晰组建重点产业工作专班。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专班”的形式,对接自治区“九大产业”及银川市“三新产业”,建立主要领导包抓,各部门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分解任务,精准对接,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二是招商成果丰硕重点围绕“三新”产业,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配套招商。其中,新材料产业,引进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盾源聚芯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扩建等4个项目,总投资167亿元;晶盛机电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切磨抛智慧化等3个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新能源产业,引进隆基乐叶年产5GW单晶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46亿元;科邦&懿福年产10GWh低温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30亿元。新食品产业,引进四季能量年产21万吨饮料、北仁高纯度生物活性肽等2个项目,总投资7亿元。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依托蓝思科技、中环半导体等等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了内蒙古中晶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内蒙古欧晶光伏制造等产业配套服务、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切磨抛等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三)产业培育获得新突破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新”产业发展稳步提升。2021年“三新”产业实现产值444亿元,同比增长45%。一是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大光伏和风电装备产业培育力度。光伏材料已形成从拉晶、切片、电池到组件的全产业链,目前年产单晶硅棒30GW、单晶硅片21GW、单晶电池10GW,小牛光伏组件串焊机全球领先;风电装备已形成从轮毂、减速器、塔筒、叶片到主机的全产业链,威力减速器全国有影响力。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62亿元,同比增长17%。二是新材料产业发展显著增强重点实施一批蓝宝石、半导体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项目。以天通银厦、鑫晶盛为代表的蓝宝石材料,不断向下游切磨抛延伸;以中欣晶圆为代表的大尺寸硅片,填补了国内空白;以汉尧石墨烯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西北地区工业强基示范项目。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92%。三是新食品产能不断提升重点发展枸杞深加工、乳制品、葡萄酒及保健食品产业。其中:沃福百瑞鲜枸杞原浆、多糖产品,张裕葡萄酒畅销国内外。蒙牛“特仑苏”高端奶年产量4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0%。新食品产业实现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24%。

(四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2021年,实施项目69个,总投资520.1亿元,年度投资113.6亿元。列入自治区重点项目6个,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47个。新建项目方面,全力推进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天通四英寸蓝宝石衬底材料信息化改造等33个新建项目建设进度,总投资281.7亿元。其中,投资120亿元的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化工厂厂房及相关配套项目已完成主厂房基础浇筑,正在进行车间主体钢结构施工。续建项目方面,重点实施鑫晶盛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一期)、同仁堂生产基地、智能终端产业园等33个续建项目,总投资238.4亿元。其中,投资17亿元的鑫晶盛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项目已已进场蓝宝石长晶炉250余台,安装230余台。技改项目方面,力促盾源聚芯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天通四英寸蓝宝石衬底材料等22个技改项目达产达效。总投资69.2亿元。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盾源聚芯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扩建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基本完成,加工中心设备正在调试进入生产状态。

(五创新发展汇聚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实施一批重点研发项目,攻关一批关键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企业科技创新培育力度不断增强积极审核推荐120余家企业申报国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占自治区总数的28.7%。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国家及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408家。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建成舍弗勒(宁夏)轴承研发中心、新材料科技创新众筹服务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园区已建设国家及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100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5个。三是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开展科技服务网格行动,建立“一格三员,三员联动”的科技服务新模式,深入企业指导开展R&D归集、项目申报等工作,形成“一站式”快捷畅通服务格局。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达到12.0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3%,同比增长3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63.4%。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预计超过2亿元。

(六要素保障得到新提升。坚持把要素保障作为支撑项目建设的“助燃剂”,多措并举提升服务项目水平。金融保障方面,为重点项目建设融资15.22亿元,其中协助高新总公司为3GW高效单晶电池工程项目成功发行7亿元企业债券;帮助园区62家企业争取政策贷款2.61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土地保障方面,完成供地9宗,面积1145亩,新增工业用地按产业不同,投入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部分新材料项目亩均投入强度高达2000万元/亩,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显著提升。产业配套方面,加快推进高端综配区项目建设,目前完成投资4.7亿元,整体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已初步建成9条道路和3个公园,职工公寓管理逐步规范。人才保障方面,不断完善企业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储备体系,扎实开展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培养对象”选拔、第三批“人才小高地”等项目申报工作、银川市第四批“高精尖缺人才”认定等工作。同时,联合本地高校召开园区重点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解决用工难题。安全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常态化开展危化、火灾隐患、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始终保持了高压严管态势。

二、存在的问题

从经开区的发展现状来看,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发展空间不足、经济总量不大、创新活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发展空间不足。目前,银川经开区可利用工业用地面积5600亩,远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落地。二是政府债务率较高。前些年,由于通过融资贷款方式,解决重点项目代建厂房所需资金,导致政府债务率较高,同时贷款资金规模较大,且贷款已到集中还款期,财政资金还款压力较大,双重因素叠加,对新引进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减弱。三是能耗压力明显。随着“双碳、双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受经济结构约束,节能挖潜空间有限,能耗压力日益凸显,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对要素成本较为敏感,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影响新材料产业项目引进。

三、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经开区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区、市各项决策部署,对标银川市“一高三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同比增长10%,全力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园区。

(一)聚力党建引领,保障发展稳定。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始终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最大政治,坚持不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围绕“三抓四争”载体,认真做好“机关(企业)党委”组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工委+机关(企业)党委+基层党组织”三级党建工作管理体系。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扎实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三是始终把监督挺在前面,压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用好四种形态。聚焦“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继续开展“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效能”为主题的“三提升”作风整顿活动。四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大重点领域的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让广大公务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节俭政府建设,厉行勤俭节约,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明的良好形象。

(二)聚力招商引资,注入发展动能。一是抓储备项目落地。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理念,紧抓东部产业转移契机,重点围绕光伏新材料、电子信息、半导体材料、智能终端制造、枸杞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制定招商线路图,建立招商引资数据库、成立招商工作专班,不断提高招商精确度形成“落地一个项目,引来一批企业”的联动效应。2022储备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85亿元。其中,新型材料产业项目3个,协议总投资2亿元;清洁能源项目1个,协议总投资1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1个,协议总投资4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项目5个,协议总投资4亿元;新食品产业项目1个,协议总投资60亿元。二是抓产业集群培育。围绕打造全国重要光伏材料生产基地目标,依托隆基、中环等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力争2022年,单晶硅棒产能达到90GW、切片21GW、电池15GW,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以上。围绕打造西北新能源装备示范基地目标,聚焦太阳能、风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等重点领域,不断布局优势产业,力争2022年新能源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围绕打造绿色食品基地目标,重点发展枸杞深加工、乳制品及保健食品产业,不断提升经开品牌,力争2022年新食品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围绕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基地目标,依托育成中心,培育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力争培育数字经济企业50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亿元以上。三是抓中沙产能合作。以深工项目、锦江集团氧化铝项目落地沙特为契机,协调沙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吉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利用沙特及周边国家的能源、资源、交通及国际市场等便利条件,加大跨国招商引资力度,力争2022年储备项目5个,落地项目2个,实现中资企业“在银川聚集,去中东中亚发展”的国际合作新局面。

(三)聚力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后劲一是谋划储备一批。2022年已初步谋划储备建设项目44个,第一批计划实施项目32个,总投资29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3.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8个,总投资23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亿元;新建项目14个,总投资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4亿元。二是加快建设一批。加快推进隆基乐叶年产5GW新型单晶电池、枸杞产业园、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晶片切磨抛等13个新建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2022年尽早开工建设,力争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三是建成投产一批。全力推进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化工厂、鑫晶盛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一期)、隆基乐叶3GW单晶电池等14个续建项目投产达效,为经济持续增长添加动力。四是技术改造一批。紧盯威力传动精密减速器研发生产、隆基乐叶166技改182产线等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及产出效益,推进经开区持续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节能依托银川经开区综合能源低成本化园区改造示范工程项目,建立综合能源能效评价体系,努力建成区域综合能源能效评价与能源管控示范工程。

(四)聚力特色打造,助推提档升级。一是紧抓高端产业综合配套区建设。加快完善高端产业综配区道路、绿化及基础配套和环境提升;启动综配区学校、医院、商网及公建配套工程,完善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区、产业创新服务区、产业配套居住区及综合性生活社区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争取年内建成“智慧经开区大数据中心”、指挥大厅和应急、治安、产业分析、招商服务、政务协同办公等平台,重点完成园区党建管理、人才服务、土地管理、环境监测等智能系统建设和数据采集整合,推进智慧园区系统试运行,为园区智慧化水平提升奠定数据基础。三是加快绿色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车间创建,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速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工艺流程,加快推进制造业全流程绿色化升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设“两站一网一平台”建设(综合能源站、余热利用站,增量配电网,数字化管控平台),全力构建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建设。

聚力环境优化,释放发展活力是加强政务服务保障。加快推行建设项目“一窗综合受理+不见面审批”,落实职能授权审批和代办服务制度,帮助企业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成本,极大限度节约企业成本,切实提升行政办事效率,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力争32项审批实现“不见面、零跑路”。二是加强土地保障积极协调经开区西区向南、向西空间用地扩展工作,争取将3.05平方公里(4575亩)调整为城镇集中建设区,进一步释放“扩区”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努力打造项目承接“新引擎”;聚焦扩容提质,继续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年内力争完成10上闲置低效企业用地收储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的土地保障是加强金融保障积极推动与西部(银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以担保增信方式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探索保险资金融资、供应链融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收益债、可转债、永续债等多种融资和股权投资渠道,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从严控制政府债务风险,通过预算安排、盘活资产、债务展期、发新还旧等举措,全面防控债务风险。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防控和融资能力。四是加强人才保障。支持企业“引用育留”人才,强化校企对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搭建用工企业和学校的对接平台,满足中环、鑫晶盛等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五是加强安全保障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力争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全部实现标准化达标。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导问责,督促企业负责人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园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六聚力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潜能。一是稳步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岗位薪酬体系,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动态监管、目标考核,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形成选优、用优、效率优先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推动园区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绩效化考核、特色化发展。二是深入推进直属公司改革。按照“大集成、扁平化”管理架构,全面实施“集团公司+二级+三级公司”分级运行的管理体制,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提升直属公司“造血”功能,实现管委会与集团公司良性联动发展。三是深入落实“四权改革”任务。创新存量土地利用方式,探索采用调剂使用方式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方式盘活低效土地,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节约集约化用地水平。围绕“降污增益”,加强统筹协调,科学合理设定指标,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对已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量进行校核并确定初始排污权,对排污单位形成的减排量进行核算确定可交易排污权,努力走出一条市场化减排、制度化控污的新路子。四是开展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探索组建 “一专多能”的专业化综合执法队伍,以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执法人员、专职律师驻队,不断提升经开区综合执法治理水平。先行启动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改革工作,逐步推进土地、环保、城管等业务部门综合执法,助力园区治理现代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