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地震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震害防御

索 引 号:640100-133/2020-00255 发布日期:2020-03-11
发布机构: 银川市地震局 责任部门: 震害防御科
名 称:银川市地震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银川市地震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银川市委员会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按照《银川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19年银川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照《银川市2019年度绩效考评方案》《2019年银川市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细则》内容,结合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实际,现将我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如下:

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严格执行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围绕机构改革、证明事项清理等重点工作,做好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实行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根据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按照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对原制定的6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重新修订为5项,制定了具体细化标准,下发各科室严格按照制定的细化标准执行。

2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行动态管理。规范银川市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运行,公布市县两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在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将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等。实现市县两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到位,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

二、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全面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法律顾问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等制度,建立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报备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一切重大事情均由集体研究、集体决策。2019年共召开党组、行政联席会议27次,研究事项77项,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如实记录。近年来,我局没有印发规范性文件。

2、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机制

我局牵头组织建设兴庆区东部带状休闲公园二期工程,3次邀请区地震局领导及有关部门召开论证会,实地考察设计样本,专门向专家咨询,对设计方案多次进行修改完善;拍摄完成五位一体地震公园科普宣传片,邀请区地震局有关领导及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进行审查把关。

三、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我局门户网站公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双随机”抽查年度计划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人员名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实施办法等,2019年开展行政执法检查11次,并将行政执法检查结果、行政处罚公示项目在门户网站上及时公开。

2、建立普法责任制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我局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召集有关科室及县(区、市)地震工作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倾向性问题。结合机构改革,完善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3、落实重大法治事件请示和报告机制。做好“四级四同”事项梳理录入和国家对接事项清单事项录入工作。做好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梳理工作,并完成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检查实施清单目录清单的上报。做好行政执法公示事项,紧紧围绕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建设,依照相关法规、规章的要求, 我局对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地震安全性评价、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地震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的行政执法。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凡是银川市发生1.0级以上地震、宁夏境内及周边发生3.0级以上地震或银川市明显有感地震都要在10分钟之内向市委、市政府及时上报震情信息。截止目前我局节假日全天、工作日夜晚震情值班390人次,无一失误

4、落实法制建设情况年度报告机制。制定了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结合“两责任、两备案、两公告”制度,对单位“四清单一办法”进行梳理并向社会公告。根据《银川市实行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职责,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普法工作完成情况备案制度。建立日常普法工作台账。每年一季度向市法治政府建设办公室报送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5、制定行政执法备案制度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报备制度。强化措施,依法推进抗震设防管理工作。执法文书种类齐全,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地震局的执法职责,将依据归纳整理成册,以便于查询和执行。要求作出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处罚及行政强制措施时必须召开党组或局务会议研究,并请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备案。我局近5年没有发生行政处罚、行政应诉案件。

6、落实《银川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对行政执法检查结果、行政处罚公示等事项逐一进行登记,建立并公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完善投诉举报制度。编制并公开本部门服务指南、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事项名称、受理机关、审批机构、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内容。建立健全以行政一把手为主要责任的执法组织领导体系,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明确执法权限,落实责任主体,在不断总结行政执法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执法文书、档案管理。

四、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1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执法人员培训制度,推进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把宪法和法律法规列入党组中心组及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制定年初计划,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利用每周一学习例会安排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普法,进一步完善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组织全局人员开展网络学法用法和无纸化普法考试工作,提高公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安排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宣平台和干部网络学习参学率与结业率达100%。

2、提升落实普法责任制工作实效。加强对落实普法责任制的督导检查,重点关注普法责任制落实效果,组织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创新案例发布推广活动,交流推广各地各部门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举措,以点带面推进普法工作上台阶。

3、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纪律约束和考核机制。建立执法人员名录,严格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进行清理。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人员具备行政执法资格达100%。我局共有干部职工13人,9人持有行政执法证。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廉政教育,坚决防止和追究行政执法中可能出现的以权谋私、以情代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问题,切实维护法制的尊严,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

4、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把宪法和法律法规列入党组中心组及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组织全局人员开展网络学法用法和无纸化普法考试,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情况。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和保障落实机制

1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强化建设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和完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负责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作为年终述职重要内容,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公开制度情况。重大事项均由局党组、行政联席会议研究、做出决策和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法治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

2、建立信息沟通联络机制。制定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制度和行政执法配合联动机制。建立并公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建立健全以行政一把手为主要责任的执法组织领导体系,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同时加强信息报送,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1篇,每季度不少于3篇,2019年共报送信息31篇。

3、建立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畅通监督渠道,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加强信访管理工作,引导群众依法通过诉讼渠道解决问题,推动访诉分离。强化新闻宣传导向,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密切关注各大网页、微博和微信等网络舆情信息,对网上传播的敏感话题及时进行筛选和处理,同时认真回复网民评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地震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在局官方网站开辟专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完善信息发布多控机制,强化发布责任落实,严肃信息发布纪律,利用官方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做好日常信息发布管理。2019年共收到3个信访件,逐一进行答复,回复率100%,满意率100%。

4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健全公务员诚信档案。建立完善公务员守法信用记录制度,把公务员守法信用信息采集融入日常监督环节。建立完善公务员守法褒奖、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支持和鼓励对违法失信行为的举报,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5、做好政务公开。建立并公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建立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完善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流畅电话等监督渠道,全面及时公开党务政务信息,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2019年,我局未收到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无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事项。

六、强化主题宣传教育,拓展“法律十进”活动深度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统一安排部署全市科普活动。采取宣传橱窗、报告会、发放科普资料、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一是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每年不少于4个学时的专题教育;二是组织全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手抄报、作文比赛,全市20余万名学生参加;三是在报纸、广播开设防震减灾知识和法律法规专栏。在电视台、交通音乐台、全市22个社区520块电梯电子屏播放二个月防震减灾专题片;四是依托学法用法平台在全市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全市9902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本次答题活动,90分以上984人,通过率100%的单位22家;五是做好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工作,银川市上报作品400余份;六是在三区30个社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2019年,在全市开展科普讲座100场次、宣传活动106次、应急演练200余场次,在微博、网站、微信上共发布1000余条科普知识,微博粉丝达12万人。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5余万人。

七、创新工作

1、开展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工作。一是和科协进行了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比例优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目标对接工作;二是地震公园1号地块。做好地震公园一期工程土建标段结算报审,绿化标段加强绿化养护;三是地震公园8号地块。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审批手续,EPC总承包合同及补充协议签订,填报项目在线审批平台信息;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重点完成14个应急避难场地功能区划工作,新增外部标识牌92个,督促指导产权单位完成内部标识牌、指向牌的建设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鸿儒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五是报送我局活动断层避让带有关工作至自治区地震局,参加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评选并获一等奖。

2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实战演练活动。2019年7月26日,在银川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人民广场应急指挥室,模拟贺兰县发生5.9级地震,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了地震应急响应的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活动,孙学庆副市长到会亲自指挥。此次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银川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及协同配合作战能力。

3、深化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模式。2014年底市政府将抗震设防要求确认的审批职责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审批职责划入市行政审批局,我局负责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每天及时登录审管平台审核处理,网上办理工作受到市领导表扬,在全市各部门网上审批办理排名第一。

4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管理制度、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责任九项制度等制度,同时强化内部廉政风险防控。积极参与市政府立法活动,推动《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银川市活动断层避让带内建设绿色公园带的决定》立法出台,对活动断层强制进行避让并对建设内容进行规定,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立法保障、项目推进、执法监督”的新路子。

八、存在的不足

1、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2、防震减灾的社会积极参与度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九、今后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拓宽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渠道,加强对基层的宣传力度,做好法制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活动。

2、加大防震减灾违法案件的执法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监管,提高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银川市地震局

2020年3月9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