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公安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 640100-106/2016-04315 | 发布日期: | 2016-06-23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公安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公安局办公室 |
名 称: | 关于对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4-30号提案的答复 |
关于出台细化报假警惩治细则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110”专线电话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广泛赞誉,但越来越多的非警务警情牵扯了公安机关大量的警务资源,不仅严重影响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而且往往因各部门运行机制不健全、非警务警情处置不及时导致群众不满和投诉,影响政府形象和警民关系。
一、非警务警情数据、类型和案例
1.基本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仅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2015年受理的115.2774万起报警中,非警务警情计23.7318万起,占有效报警的47.9%。非警务警情主要集中在夜间23时至凌晨3时时段和节假日期间,以醉酒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学龄前孩童和精神病人居多。
2.报警类型。非警务警情类型为醉酒人报警(如“我喝醉了,来送我回家”)、孩童报警(如谎报“我家丢东西了”、“杀人了”后随即挂断电话)”、网上看到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后报警(如“我看到网上有人发的自杀、自残图片,我给你们报了,你们爱管不管,看着办吧”)、因经济或婚姻纠纷等谎报对方“家里有人自杀、自残”等等。
二、工作措施
非警务警情的出现,主要是当事行为人法律意识淡漠,公德意识缺失,以及对个别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教育监管等故造成。杜绝、减少该类问题的发生,与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素质、道德修养等有着密切联系,也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渐进过程。为此,我市公安机关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提升全民法律素质。根据上级部门对普法工作的部署安排,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结合
公安工作特点和实际,确定法制宣传教育方法、内容,提高工作针对性,增强工作实效性;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公安报刊宣传资料、公安综合信息网站,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普及法律常识;积极推广普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利用“6.26”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向群众开展专题普法宣传,制作宣传标语,发放普法资料,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二是强化“110”主题宣传,做好社会舆论引导。积极争取有关单位、部门支持,每年均协同新闻媒体积极组织开展“110”宣传日活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在全社会掀起真心爱护“110”行动,宣传和引导群众正确使用“110”,有警拨打“110”,真正发挥“110”在“危、难、险、急”任务中的重要作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110”、走进警营,现场感受和了解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赢得理解、认同和支持,形成社会联动共建“110”的强大合力,使公安工作根植于广大群众中,使“110”接处警工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是注重科技应用,有效遏制问题发生。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信息科技与执法工作的结合应用,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市局研发建设了扁平化可视指挥系统,在确保警务运行快捷、准确的同时,对识别非警务警情也发挥了重要效用。
四是严格依法打击恶意骚扰、报假警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以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按照上述法律规定,我市公安机关就发生的较严重恶意骚扰、报假警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置,依法予以处罚和打击,同时及时协调沟通相关新闻媒体对典型案例作宣传报道,扩大社会面宣传,倡导市民群众严格遵守文明准则,珍惜社会公共资源,保障“110”专线专用,不任意干扰,不恶意骚扰,爱护和珍惜“安全之线”“生命之线”。
五是建设和运行非警务警情分流对接机制。针对非警务警情耗费警务资源、严重制约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影响政府形象和警民关系等问题,根据公安部有关减轻基层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安排,拟在银川市推广非警务警情分流试点工作,加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积极开展成立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运行“12345”民生服务热线等调研工作,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畅通诉求渠道,故市局特呈请市政府主导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分流公安机关非警务警情,多部门协同,全社会联动,高效回应人民群众社会服务需求。一是建议设立统一的民生服务热线,整合全市各类非紧急服务资源,使用普遍知晓的“12345”政府督办热线;二是建议实行两线并行的运行机制,采取“12345”民生服务热线和公安110报警服务台“两线并行”模式,实行每周7天、24小时全天候工作模式,相关联动部门设立相应的7×24小时调度岗位和应急快处服务队伍;三是建议整合全市各类信息资源,加强视频监控、部门业务、便民服务等资源配置和共享,打通银川信息网、智慧银川、数字化城管之间的技术链路,统一接入民生服务热线;四是建议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由市政府领导任“12345”民生服务热线建设运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统一组织领导和建设运行民生服务热线,倾力打造“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银川市公安局
2016年6月23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