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845Y/2024-00063 发布日期:2024-10-08
发布机构: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名 称: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22号“关于数字化引领银市新型工业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22号“关于数字化引领银市新型工业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郭海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数字化引领银市新型工业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工信局承办,在接到提案后,我局组织人员就做好提案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现将提案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策引领作用突出,提供强劲动力。出台《银川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措施》、《银川市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措施》等政策,重点支持转型意愿强、发展潜力足的中小企业改造升级,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逐步实现从“要我转”到“我要转”的转变,全市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近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近64%,均位列全区第一。编制《宁夏枢纽数字经济创新总部核心发展规划》,印发《银川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建设“算力之都”行动方案(2024-2027年)》《银川市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互联网+银川”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及2024年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明确数字化转型工作责任、细化任务举措。制定《打造“算力之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支持算力相关制造产业发展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广,赋能新型工业化。

(二)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奠定坚实数据底座。获批国家“千兆城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 6941个,建成宁夏首个5G-A3CC载波聚合示范站,打通了经济社会的信息大动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臂膀。全市建成普通算力中心 6个,部署标准机架 1.22万架,宁夏移动、宁夏电信、凯添、九州未来等一批智算中心开工建设,已形成智能算力 3000P,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编制公共数据管理、授权运营等制度文件,对接中电通商、翼方健数、云基华海等数商,积极在医疗健康、公积金等领域探索公共数据运营场景。赴国家工信部、数据局争取数据基础制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国家试点示范。协同自治区发改委积极申报“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业园”。组织相关协会、企业积极准备、广泛参与“数据要素×”大赛,充分挖掘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典型场景案例,目前已初步筛选出 3个参赛项目。

(三)创造实践场景,示范带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领航企业提标工程,免费为规上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深度诊断。着眼全国遴选18家服务一流、理念前沿、技术先进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对企业逐一制定优化提升方案,推动数字化转型从单台设备、单道工序向全要素、全流程转变,实现从数字设备到智能产线再到智慧工厂的跃升。2024年新增百瑞源枸杞饮品车间等10家数字化车间,占总入选企业数的45%;新增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智能工厂,占总入选企业数的60%,入选数量领跑全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希望公司“希言”政务大模型正在备案,教育、心理健康垂域大模型及应用即将上线。启迪水联网公司联合中国水科院已完成二维洪水演进模型运行测试。方达公司医疗大模型正在测试应用,与银利电气共同研发变压器智能设计模型。中环、隆基、共享等企业在智能识别、生产装配与管控方面打造了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示范带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四)强化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高效联动。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实施“链式转型”培育行动,推动链上企业协同转型,“以大带小”链式转型成效明显。以申报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契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和数字化示范引领的作用,对各园区多家链内企业设备、工艺、产品等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订单生产、能耗管理、资源循环、仓储物流的高效协同。共享铸钢、共享装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通过铸造3D打印、“互联网+双创+绿色智能铸造”等先进技术和共享工业云等智能化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区内12家企业形成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生态。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银川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瓶颈。例如,行业之间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不同,深度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占比偏低,部分制造企业面临“不会转”“不想转”“不敢转”等难题。因此,推动银川推动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以下方面继续发力。

(一)加强数实深度融合政策顶层设计。结合数实融合实际情况适时出台《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从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引导、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等方面出台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加速变革,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带动银川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实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持。

(二)精准有效推动不同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实施园区数字化转型工程。强化园区政策引导,深化制造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通过“园区+平台”的方式,加快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通过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无缝链接和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良好的园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推动区域整体数字化转型。二是实施“链主”企业引领工程。率先支持将“三新”产业的链主企业,打造成为一批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辐射推广,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三是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推动实施分类改造,提供制造业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转型解决方案。推动制造业中小企业实施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改造,引导细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参照改造样板,“看样学样”。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广应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

(三)打造数实深度融合“人才链”。一是支持银川市工业互联网联盟,开展工业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集成,推动工业软件协同创新,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提升现有装备数字化水平和智能装备品质。二是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形成更多具备较强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供需对接平台,为数实深度融合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汇聚高端人才,加快培养和引进数实融合高端人才及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产业人才,打牢数实深度融合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人才根基,打造数实深度融合“人才链”。

(四)提高数实深度融合支撑服务能力。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稳定、高质发展,进一步丰富“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构建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积极探索建设算力互联网,打造“融合先进、高速弹性、绿色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化社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组建专家智库,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科学指导。加大“招大引强”力度,遴选优秀服务商分行业建立资源池,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强、运营模式好、带动作用强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四是完成好全流程数据收集和设备联网改造工作,加强数据供给能力,面向重点领域创建可信工业数据空间,提高数据流通速率,全面激活工业数据价值。

  

联系人及电话:李丹,6888507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11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