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园区简介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况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2024-12-24 15:15 

始建于2003年,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银川市重要工业基地,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是银川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行使与开发区建设及经济发展有关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区位优势:距银川市约48公里,距河东国际机场25公里,每日航班50余次,可随时通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太原等重要城市。城市建成区形成“八横十八纵”主干路网,109国道、110国道、青银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太中银、包兰铁路贯穿南北,宝中铁路连通京包、陇海两大干线,银西高铁、银兰高铁实现宁夏境内全线贯通,至海口、青岛、呼和浩特“两横一纵”3条线路纳入国家规划。境内含煤区域达3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273亿吨,远景储量2026亿吨,是国家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规划面积:规划面积35.4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26.71平方公里,涉及低效用地1190.72亩。下设银川高新区主区(灵武区域)、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及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三个片区,其中银川高新区主区(灵武区域)规划面积18.9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7.11平方公里,涉及低效用地1190.72亩。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7.2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6.2平方公里。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规划面积9.3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3.4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园区内建成道路52.537多公里,实现了园区内各产业区全部通路;园区给排水管网、供气管线沿园区道路铺设,满足园区供排水、供气需要;园区配有灵武市第二污水处理厂(30000m3/d)、第三污水处理厂(2500m3/d)、再生资源C区马家滩污水处理厂(1000m3/d)、临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20000m3/d)、银川第四污水处理厂及银川第六污水处理厂等6座污水处理厂;现有园艺110kV变电站、东山坡220kV变电站、河东变110kV变电所、丰登110kV变电站等5座周边电力设施为园区供电;园区内已建设多座通信基站,实现区域内移动、电信、联通通讯网络全覆盖。设立了银川高新区审批服务大厅,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集中办理核准登记、备案、土地等各类事项,有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企业的事园区办,园区的事园内办”。

在园企业:园区现有工业企业165家,从业人员0.5万人,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99家,主板上市企业0家,上市公司投建子分公司0家;国企6家、民企603家、合资企业0家。

创新能力:拥有国家及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58个,R&D投入强度达到4.6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国家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分别居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第129和102位(2022年数据,2023年数据未出)。目前,园区共有新澳羊绒西安工程大学产学研研发团队、“新澳羊绒纺织染色技术”研究团队、富杨食品“稀奶油、奶酪生产线工艺参数优化与技术改造”研发团队等专家研发团队;建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4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

主导产业:园区已形成“3+X”产业体系。即:现代纺织、循环经济、绿色食品3个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业态,园区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和集群化发展格局。

发展状况:曾获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等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精品羊绒产业名城”“中国灵武优质山羊绒分梳基地”“中国灵武国际精品羊绒之都”等称号。2023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5.84亿元,同比增长3.6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9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9.57亿元,同比增长18.4%。(因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以服务业为主,无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数据,故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数据均为主区数据,固定投资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为一区多园数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