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2020-00785 发布日期:2020-11-24
发布机构: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名 称:银川市六项举措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银川市六项举措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截至2020年10月,银川市共有电子信息制造规模以上企业9家,占全区的比例为75%,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元器件、智能终端制造等,实现工业产值66.64亿元,增加值24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37.6%。软件和信息技术骨干企业68家,占全区的比例为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规模以上企业18家,占全区的比例为90%,实现营业收入30.57亿元,占全区的比例为87%,增速0.2%。

    一是强化包抓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同志对接自治区领导包抓重点特色产业工作机制的通知》(银党办【2020】74号),建立市级领导同志对接自治区领导包抓重点特色产业责任机制,明确电子信息产业的包抓市领导和主责部门,强化推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产业扶持政策、抓好产业招商合作、解决产业突出问题等目标任务,形成了责任分明、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定期深入园区、县区对电子信息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建立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名录,摸清行业家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等情况,绘制产业链地图,找准发展症结。

三是强化思路引领。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邀请区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协会、机构专家,研究论证我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优势、主导产品、未来优势、重点领域。以市工信局、网信局牵头主导,起草编制《银川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银川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重点任务。

四是强化政策支撑。积极对接自治区各相关厅局,收集电价、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奖补、工业互联网揭榜赋能平台等试点示范项目50余个,共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

五是强化项目支撑。初步谋划储备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400亿元左右。已签约深圳防管家智能家居与AI自动化楼宇、江西银鑫汇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等项目。引进数据湖、“光磁一体存储平台”软件系统等项目。加快推进宁夏储芯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西部第三方检测集团、中建材“我找车”智慧物流、物美大数据、半导体芯片封装、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并推进项目加快实施。

六是强化宣传引导。成功举办2020银川智慧城市博览会,组织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海尔、海信、百度、各通信运营商等99家大型央企、国内领军企业以及本地知名企业参展,共接待观众5.4万人次,与联想新视界、万达信息、苍穹数码、贝壳等31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阿凡达机器人西北研发应用基地、中通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环球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等27个项目落地,与联想、苍穹数码、清软海芯等参展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把宁夏、银川打造成为西部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高地目标,深刻认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全局性、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增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是加强政策引领结合《自治区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参考已收集到的国家和各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政策文件,尽快出台我市配套扶持政策和实施方案,发挥政策组合拳效应。

是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开展电子信息制造业问诊评估服务,两年内完成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全诊断覆盖,推动企业间平台资源共享开放,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基地建设,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是推动精准招商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重点对接南威集团、万达信息、正威国际、蓝思科技等电子信息制造和信息软件企业,落实我市和中电子、中电科等大型国企的战略合作,争取电科西部云基地(二期)等优势项目落地,推进城市数据湖、物美数据中心、中建材(银川)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拉长技术链、打通供应链,打造产业集群。

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一代通信技术,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开放共享,降低5G基站等建设成本,确保实现市区和县域城区5G网络基本全覆盖,乡村4G全覆盖的目标任务。积极推进5G在医疗、传媒、工业、电力、教育等行业的创新应用。

六是推动集聚化发展。依托银川市现有康佳银鑫汇智电子公司、银川盈合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臻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宁夏万泰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京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银川闽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开发区智能终端产业园,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银川经开区育成中心、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丰富产业品类,完善产业链配套,推进园区企业的智能制造建设,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形成有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