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 11640100MB1727463F/2024-00205 | 发布日期: | 2024-09-03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 |
名 称: |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4号“关于着力改善银川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案”的答复 |
王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着力改善银川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生态环境部门承办。银川市生态环境部门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4月 22日召开政协提案办理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我局大气科及分管领导向伯安同志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8月 27日约见了委员,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姜珉翰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东同志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情况
2024年 1-8月,银川市优良天数为 181天,同比增加 8天,污染物 PM10浓度为 68μg/m3,同比持平;PM2.5浓度为 34μg/m3,同比上升 13.3%;O3-8H浓度为 165μg/m3,同比下降4.6%。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强化基础研究,精准溯源解析。投入约 200万元实施银川市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来源精解析项目,综合利用空气自动站、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站、车载走航、激光雷达等技术手段进行精准溯源分析,进一步厘清银川市 PM2.5、PM10、和 O3污染成因,根据溯源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指导各县(市)区、各部门精准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安排奖补资金开展银川市高空瞭望智能监管、煤改气(改电)补贴、银川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等项目,不断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基础研究。
(二)强化监测预警,精准管控治污。充分发挥大气超级站、“热点网格”、在线监测、移动走航观测等科技手段监管作用,对大气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解析,综合分析措施成效,及时调整治理方向,开展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 64次,为指导各辖区开展高值区域和污染企业减排、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加大与气象部门的会商频次、研判分析,发布空气质量形势预报67期、《预警通知》25期,科学调度指挥各县(市、区)、各部门突出重点、靶向施策,有的放矢开展污染防控工作,努力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排放量,积极应对污染天气。
(三)强化联防联控,推动区域共治。推动与吴忠市、石嘴山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毗邻城市联防联控,加强环境执法合作交流,开展联合交叉执法,理顺交界处环境治理模式,完善省际间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联防联控管控。积极协调对接鄂尔多斯市对省界两侧涉气重点行业新建项目,以及对下风向空气质量影响大的新建高架源项目开展环评一致性会商。协商解决毗邻地区、环境敏感区的污染问题,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四)强化信息建设,提升监管成效。目前已建立全市大气环境监管信息平台,整合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大气超级站数据、大气“热点网格”数据、企业“一企一策”监管数据,打破信息数据孤岛,积累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可用的数据源。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推动全市乡镇空气质量站点布设和灵武工业园区等大气环境监测项目,建设交通站监测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年内建成道路空气质量交通站 2个,机场、铁路货场各1个空气质量监测站,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控的信息化能力,依据数据分析结果,科学调度、应急、管控,提高大气环境监管成效。
(五)强化工作责任,完善考评体系。压实各县(市)区、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主要领导带队督导检查 35人次。市级对空气质量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周通报、月分析,对排名靠后且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县(市、区)进行预警、约谈,进一步拧紧治污合力。综合考虑市辖三区产业结构、企业种类、环境基础条件及重点污染物的异同,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建立三区大气环境质量治理评价,将各县(市)区、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自治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赋分和全市绩效目标考核赋分,统筹安排国家、自治区相关生态奖补资金用于县区改善空气质量。截至目前已核发三区奖励资金284万元,用于三区空气质量改善专项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继续抓好秋季臭氧及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控工作。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臭氧、颗粒物的动态研判,提前发布污染预警提示信息,强化臭氧污染临界天管控,细化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常态化管控措施,遇污染临界天,严格落实重点区域 1、3、5公里范围内分级分类分区管控措施,努力降低本地特征污染物排放。
(二)科学运用溯源解析工作成果。综合利用精准溯源分析成果,明确监管目标和主要问题隐患,提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解决措施,聚焦主要矛盾,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源头治理,督导各县(市)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大气污染强化管控措施和责任清单,积极应对处置污染天气。
(三)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协同控制 PM2.5和臭氧污染,按照“对症施治”“标本兼治”的要求,统筹安排部署,坚持从源头到末端、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工业源、移动源到生活源的全链条管控,提升治污综合效益,全力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协同减排,压紧压实属地、行业、企业“三方责任”,确保大气治理工作不落空、环节不脱档、指标不落后。
(四)强化执法督查检查。持续强化涉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排查整治重点区域污染源,严厉打击各类大气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强化工业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治理,确保废气全收集、全处理。持续加大柴油车路查路检力度,严格落实闭环监管机制。扎实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专项治理,加强重点区域餐饮油烟综合整治,为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建议清单表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 9月 3 日
(联系人:向伯安,1559541330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