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投资促进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 11640100MB1532180M/2022-00252 | 发布日期: | 2022-08-17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投资促进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投资促进局 |
名 称: |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037号提案的答复 |
尊敬的郑建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地企业协调发展的提案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主办。我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指定由我局协调服务科提磊同志负责办理落实。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我局党组书记、局长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期,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形势双重冲击,形势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面对不利形势,促进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地企业协调发展,推动本地市场共同繁荣,对于推动经济复苏、实现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我局深入研究提案建议内容,依托千名干部下千企活动,广泛调研招商引资企业代表及各省(自治区)、市驻宁(银)商协会,听取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地企业对于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惠政策等工作的意见建议,在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享受同等待遇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补链强链
今年以来,我局面对经济下行、需求收缩、消费不振等不利因素,力争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三新产业”重点发展。针对现有产业链薄弱环节,积极引入上下端急需的企业,强化产业链稳定性,降低产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今年1~7月,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80个,年度计划投资659亿元,申报到位资金358.43亿元,同比增长25.2%,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的59.4%。其中:新建项目291个,申报到位资金222.44亿元;续建项目189个,申报到位资金135.99亿元。其中,实施“三新”产业项目216个,申报到位资金135.4亿元,同比增长13.2%,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总到位资金的45%和37.8%。其中:新能源产业实施中环灵武马家滩300MW光伏复合、宝丰200MWP光伏等项目49个,申报到位资金26.65亿元;新材料产业实施宝丰100GWh电池及集装系统生产线、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等项目113个,申报到位资金88.18亿元;新食品产业实施蒙牛乳业乳制品生产建设、图兰朵葡萄酒小镇等项目50个,申报到位资金17.42亿元。“三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水平不断提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二、开展招大引强
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对企业的主动筛选,树立产业需求导向,着重考察企业研发占比、产业链适配、销售网络渠道、管理规范等,力争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跟进入驻,带动本土企业发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有效提升“三新”产业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0个,年度计划总投资337.9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313.1亿元,分别占全市重点项目数和年度计划总投资的72%和92.7%。截至7月底,已开工项目35个,项目开工率97.2%,申报到位资金90.91亿元,年度计划资金到位率29.04%。
随着一批重点工程逐步开工建设,我市“两都五基地”建设初现雏形:宁夏中环科研中心及配套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为中环50GW项目提供工艺、产能、技术等智慧工厂配套,打造单晶硅材料加工的全流程产业链布局;宝丰集团锂离子储能全产业链项目新建100GWh电池及储能集装系统,以及年产15万吨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蒙牛集团(灵武)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项目投资25亿元,设计24条生产线,建成后日处理鲜奶可达4500吨,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化单体液态奶加工厂,为我市奶产业全链条发展夯实基础。
三、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引领,努力为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地企业营造全国领先、西北一流的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如《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等,积极落实各项举措。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暂行意见》,梳理16项服务企业的正面清单和12条规范行为的负面清单,规范我局与企业交往过程中,尤其是招商引资活动中的各项行为,做到同企业坦荡真诚交往、真心实意靠前服务,对本地企业一视同仁提供服务,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切实以法治化、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协同服务机制,在机关建立《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企业评价部门服务优劣制度》《营商环境投诉“直通车”制度》等3项制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四、扶持本地企业
我局以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切入点,积极扶持本地企业与招商企业协同发展。一是对接市营商环境办公室,梳理惠企助企政策1项,排查招商引资企业投诉受理情况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切实提升市场开放度,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借助领导干部包抓县(市)区、园区和“千名干部包千企”,走访调研我市7家重点企业和各地驻宁(银)商协会,听取本地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和工商联、商协会等多种渠道,协助我市企业反映困难和问题;三是以“六新六特六优”为导向,从企业、商协会负责人或秘书长中,聘任40名招商引资顾问,有效发挥龙头企业、专业机构和企业家、专家学者在智力、人脉、资源、口碑上的优势,开展以商招商、链式招商,同时借助顾问行业资源优势,拓宽本地企业发声渠道。
五、优化考核方式
我局于2021年初对全市招商引资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将8个园区统一纳入所属县(市)区开展考核,设置重点考核任务完成、项目质效和工作活跃度等差异化指标,重点突出产业招商考核、项目质效考核和招商过程考核,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突出质量的原则,引导县(市)区、园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引进项目。同时,将目标任务分解为年度和季度考核,设立外出拜访、企业到访、项目签约、项目开工、专题活动、新闻宣传6项招商工作活跃度考核指标,通过加强对招商过程的管理,避免各招商主体无序竞争,避免同质化竞争,为包括本土企业在内的我市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联系人及电话:提磊,6888058
银川市投资促进局
2022年8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