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众创空间”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市人社局、市科技局联合办理。市科技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5月8日召开局务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综合科胡燕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5月10日约见了委员,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虎峰(分管副秘书长)和李景阳(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17年以来,银川市科技局紧紧围绕银川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开展科技工作,推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谋划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降低全社会科技创新成本,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在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具体内容如下:
一、制定出台《银川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2017年1月我们制定出台了《银川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向社会公开宣传政策内容。本办法具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注重众创空间效果导向:要求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在年度审定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毕业创客、毕业企业孵化效果,5年内如果孵化出高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给予重奖;二是注重众创空间专业化培育:在认定条件中规定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服务资源和投资基金,为创客开展发明创造等创新活动提供较为系统的支撑,体现以科技创新支撑创客发展的价值取向;三是注重众创空间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在办法中认定条件中规定众创空间必须与科技金融结合,有500万元以上和种子基金,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增强众创空间的自我发展和长期盈利能力,以“创客+创新+创投”的发展路子去良性发展,实现孵化企业过程中的服务增值和长远效益。四是扶持力度大。本办法借鉴了许多外地经验和做法,同时我们充分可定众创空间的市场化和公益化的功能,在孵化企业、提供就业的公益化方面理应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应此我们规定了4项总额和扶持措施。包括认定奖励:经认定的众创空间,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培育扶持奖励:优先推荐国家、自治区、银川市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入驻企业享受银川市科技创新券政策补助上限上浮30%;运营补贴:给予50%房租补贴;成效奖励:在五年内每培育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每培育一家市级“瞪羚”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每培育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100万奖励;融资支持:对成立助贷基金的给予30%的补充资金池。应当说,这样的一个综合性的补贴,在西部地区应当说是力度是最大的,必将有力支持全市众创空间的发展壮大。
二、启动认定市级众创空间
为鼓励我市科技型众创空间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7年4月我们启动了市级众创空间认定工作,对申报的31家众创空间进行了初审、踏勘和评审。经过对空间孵化能力、企业服务等多个指标的考查,选出三创空间、农湾银川农业创客空间等3家优质科技类众创空间,对其进行扶持和补贴,以此激励所有众创空间不断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向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发展,为打造全要素便利化创新生态奠定基础做出努力。
下一步,我们通过对认定的市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运营补助、成效奖励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办高水平的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星创天地”孵化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中试基地)+产业园”阶梯式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体系。到2020年全市建成50家以上科技孵化器和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载体。
感谢民进市委会委员对银川市科技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局将围绕提案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众创空间”的引导和服务,引导众创空间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未来培育出更多科技型企业,为建设创新型银川发挥作用。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2017年8月17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