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科学技术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853R/2023-00124 发布日期:2023-07-21
发布机构: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名 称:银川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赫天江、祁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科技服务聚集区的建议收悉。该建议由银川市科技局承办。银川市科技局在接到代表的建议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3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成果转化科黄呈祥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4月14日、4月16日、6月12日、7月6日约见了提建议的代表,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坤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园区发展保障

深入开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多维度配置各类创新要素。制定《银川市创新发展引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初步构建了覆盖企业全周期、科研全流程、人才全阶段、支撑全要素的“四全”科技政策体系。优化市级科技项目计划体系,由以往1类研发项目转变为科技支撑、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和中试熟化等9个专项,科技资金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从单一“项目支持”向“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转变,推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修订《银川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联合市财政局修订《银川市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持续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二、突出主体地位,厚植园区发展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力量。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三新”等重点产业,以为打造“两都五基地”提供强劲科技支撑为目标,征集各类高新技术领域项目129个,初审推荐项目71个,预计项目研发总投入超4亿元。积极争取自治区高新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努力突破“晶体硅高温扩散炉管套孔”等领域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有效提升产业能级。深入实施“百企科技展翅”行动,围绕科技型企业成长链,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遴选5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20家瞪羚企业培育对象、2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对象、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对象入库培育,持续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开展创新产品认定工作,首批发布创新产品37个。探索开展应用场景示范推广工作,首批开放政府场景20个、企业场景能力20个,重点推动技术对接和匹配融合,不断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将企业科研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真金白银”的效益。

三、优化要素配置,夯实园区创新基础

发挥创新要素集聚效应,畅通科技要素流通渠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深化“科技支宁”东西部科技合作。支持本地企业与发达地区学校、企业联合开展“校企”、“企企”攻关。健全市级“揭榜挂帅”项目机制,强化企业出题人、主答人、阅卷人地位,帮助企业征集“真需求”、破解“真难题”,围绕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征集创新需求;设立滚动支持专项,推动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的重点项目实现创新突破。发挥好“银川新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优化调整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新入库科技服务机构9家。与西部担保等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对接,推广“科技担保贷”等业务,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强化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坚持人才和科技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科技创新培土育苗。实施科技人才精准引育,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市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四、涵养创新生态,优化园区科技服务

深入实施创新生态涵养工程,充分调动企业家、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高位推动科技创新,召开银川市科技创新大会,现场发布《银川市科技创新十年发展报告》,系统总结银川市科技工作十年成绩;对银川市科学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引导全社会重视创新鼓励创新;发布《科技惠企政策清单》《科技创新服务清单》《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应用场景能力清单》“四个清单”,将政府惠企措施和科技资源最大程度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科研诚信分级分类管理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反向惩戒方式强化科研人员自我约束。挂牌运营银川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引入专业团队和专业服务机构作为联盟单位,提供项目谋划、技术开发、检验检测分析、中试熟化验证、科技金融等专业服务,填补政府服务与市场服务中间的“空白地带”,解决科技资源匹配度不高的现实问题。强化企业创新服务。举办“线上+线下”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训班,深化“千名干部包千企”包抓服务机制,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全市1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讲、项目谋划、R&D归集、技术合同签订等科技服务。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坚持把创新落在重点产业上,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聚焦产业链中高端、关键环,健全完善“揭榜挂帅”“滚动支持”等机制,推动科研力量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二是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布局建设新材料开放实验室、新能源中试基地、专业孵化器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培育工程技术研究、检验检测、中试熟化等创新平台,鼓励校企联合建设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平台体系支撑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良好环境。四是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建立科技部门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的协同联动机制。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研发,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与东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攻关。

联系人及电话:黄呈祥,6888289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7月19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