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民政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 640100-108/2011-01175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11-01-12 |
责任部门: | 市民政局 | 发布日期: | 2011-01-12 |
名 称: | 银川市民政局2010年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的通知》,我局对2010年度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了分析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清明节是广大汉族群众祭奠亡故亲人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以来,清明节期间的文明祭扫及安全保障工作便成为民政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2010年清明节,银川市民政局认真落实2008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银川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公安局、文明办、安监局、卫生局、交通局等部门进行协调,全力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祀安全保障工作,银川市十家经营性公墓共接待祭扫群众58.3万人,无一起交通、火灾和重大生产事故发生,顺利实现“平安清明文明祭祀”工作目标。与上年比较,呈现出应急处置方案到位、祭扫群众增多、出动警力大、安全保障措施实、宣传报道集中等特点。
一、认真落实《应急预案》,保障措施到位
安全是清明节祭祀活动的重中之重,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市各级领导、各部门高度重视清明节群众祭祀活动安全保障工作,做到早动手,早部署,早落实。一是统一领导,落实责任。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银川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银政发〔2008〕85号),市民政局、公安局、文明办、安监局、卫生局、交通局于3月12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清明节期间文明安全祭祀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单位的职责和工作重点。市民政局在总结上年清明节工作的基础上,提前协调公安、消防、交警等相关部门现场勘察,制定预案,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市民政局及卫生、公安交警、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制定了《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祀安全接待及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强调了辖区单位以及公墓、陵园、殡仪馆的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了预警措施,建立健全预测、预报、预警、监测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负责制。分别建立清明节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防止漏报、迟报、瞒报。规定祭扫高峰期每天下午4:00时报告当天群众扫墓活动情况。同时,在清明节高峰日局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各陵园全天现场值守,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市民政局于3月12日印发了《银川市民政局2010年清明期间安全文明祭扫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民政局,各公墓、陵园全面安排部署清明节期间的安全保障、优质服务以及文明祭祀宣传工作,制定出清明节祭扫活动应急预案,安排部署相关应急工作。做到层层部署,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有序组织,快速反应,临事不乱,高效运转,有效应对。二是预防为主,强化督查。3月25日,市民政局、市工商局联合对全市殡葬用品市场进行重点检查,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不得销售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低级趣味、媚俗的丧葬用品。为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于3月26日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政局、卫生局、公安局、交通局、消防支队、交警支队负责人对全市各殡葬服务单位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着力抓好清明节期间的消防安全工作,严防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各部门现场进行协调沟通,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当场纠正。明确对因责任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查处,追究责任。期间,自治区民政厅娄晓萍副厅长带领区殡葬协会、社会福利处相关领导检查榆树沟等公墓、陵园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安全保障工作情况。各县(市)区民政局也对清明节工作高度重视,西夏区民政局成立了清明节祭扫活动突发事件指挥部,分管区长联系各相关部门部署清明节期间交通、防火、治安工作;民政局召集两镇、六街道办事处民政专干安排部署了清明节文明祭扫工作。贺兰县民政局也协调相关部门确保金山陵园的交通、防火等工作顺利进行。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又到各公墓、陵园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检查、再完善、再落实,做到安全保障措施到位,确保万无一失。三是部门协同,措施到位。市交通局、公安局交警支队等职能部门在祭扫高峰期到来前,深入各陵园勘察路线及设施情况,分析可能发生的隐患,制定防御措施;祭扫高峰期,市公交公司开通了通往榆树沟公墓、松鹤陵园、福寿园、金山陵园、马鞍山等60余辆公交专线;市消防支队和贺兰县消防支队调派7辆消防车辆和40余名人员在墓区实施备勤;公安交警80余名警力驻守各公墓、陵园道路,疏导交通,并配备清障车,在通往陵园道路上摆放锥形桶,实行单向行驶。仅榆树沟公墓就有西夏公安分局20名治安、巡警、交警联合组维持秩序,消防12名消防员、森林警察18名以及公墓70名防火队员负责墓区防火工作,清明节期间,榆树沟公墓还作出了禁止烧纸的规定,将祭奠群众自带的烧纸全部收集起来换以鲜花祭奠。松鹤陵园由金凤区交警二大队30名交警疏导交通,做到车辆剧增而秩序不乱;市卫生局派出5辆救护车辆和15名医务人员在各陵园全天守候,以防祭奠群众因情绪激动引发疾病或发生突发事件造成人员受伤时及时抢救。由于部门协同配合,各项应急措施到位,保证了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安全有序进行。四是强化服务,保障安全。各殡葬服务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安全接待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落实应急突发事件管理安全保障工作。在清明节期间保证全员上岗,全市各陵园、公墓共550名工作人员服务于清明群众祭扫,并做到责任到人。对群众祭祀活动范围、时间、路线、安全服务保障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各公墓、陵园增聘了安全员近百人,购置了灭火器、水桶、输水设备、扫把、铁锹等灭火设施设备近千件。并对墓区不同区域严格巡视,做到隐患早排查、早处理。仅松鹤陵园就在园区摆放灭火器60个,榆树沟公墓聘请保安员30名和工程队40名工人共同负责防火工作;疏通墓区水渠,启用水泵房以及机井,备足水管,购置水桶;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群众严防火灾;各公墓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落实陵园防火责任制,对职工进行防火演练和培训;同时,对墓区树木进行修剪,清理墓区干草、树叶等易燃物。松鹤陵园、万福陵园、福寿园制做了700个烧纸桶,榆树沟公墓在老坟区划出烧纸区域,一系列措施严防火灾发生。公墓、陵园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清理整修停车场,松鹤陵园、福寿园、万福陵园实行进出车辆单向行驶,保证交通安全疏通。通过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保障体系。
二、上下联动,全力做好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引导工作
今年清明节,围绕“提升素质、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宣传主题。一是开展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3月13日,区民政厅、银川市民政局联合在松鹤陵园举行了“全区殡葬改革及优质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为文明祭祀、优质服务大造声势。市殡葬管理所在群众集中的商业街区以及早市、社区开展殡葬改革、文明祭祀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发放殡葬改革宣传资料、播放宣传录音、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新风,同时引导群众避开高峰时段祭祀。向市民共发放《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禁止城市居民在殡葬祭祀活动中随意在城乡主要交通道路抛撒纸钱在公共场地焚烧冥纸的通告》以及市民政局、市文明办联合发出的《文明祭祀倡议书》5万余份。在清明群众祭奠期间,宁夏电视台、宁夏广播电台、宁夏日报、银川电视台、银川晚报、新消息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多次深入陵园、公墓深度报道清明节期间群众文明祭祀、车流人流高峰动态,以及各陵园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银川晚报在清明前刊登了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的《文明祭祀倡议书》,新闻媒体对全市群众文明祭祀活动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清明期间,媒体刊登的祭扫新闻达30篇,播放专题3部,积极宣传文明、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殡葬理念。银川市民政局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落实好“一二三四五六”活动,一是开展“一束鲜花送亲人,文明祭祀在心中”活动,各公墓、陵园、殡仪馆向祭扫群众提供鲜花服务,引导广大群众文明祭祀;二是在各殡仪服务单位开展“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评比活动,在活动中树立服务标兵,掀起人人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潮;三是殡葬服务单位(公墓、陵园、殡仪馆)开展“三封书信传爱心”活动,给广大市民的文明祭扫倡议书,呼吁大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一封信,全市殡葬服务人员宣读优质服务誓词;四是在“优质服务月”期间,银川市殡仪馆对城乡低保对象免费提供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和骨灰寄存基本殡葬服务及相关配套费用等四项惠民服务项目;五是开展“五心”服务,在服务中要做到接待服务细心、引导服务贴心、管理服务用心、解决问题耐心、对待批评虚心。服务人员要举止端正,仪表整洁,挂牌上岗;六是各殡葬服务单位做到殡仪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实行“阳光殡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活动,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增强诚信优质服务,增加社会认同感和满意度。市殡葬管理所在公墓、陵园设宣传点,安排专人为祭祀的群众发放宣传单,口头宣讲等形式对祭扫群众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引导市民改变烧纸、烧香等丧葬陋习,用敬献鲜花、网上祭奠、种植纪念树等文明环保的方式祭奠亲人。
2010年清明祭扫工作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多部门紧密配合,保障得力,实现了“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目标;二是全面实施殡葬救助及惠民政策,公墓经营单位积极提供便民、实惠、优质服务;三是以鲜花祭奠、网上祭奠为主要形式的文明祭祀方式为更多的群众所接受。四是驻银各媒体争相报道清明祭扫消息,积极宣传文明、绿色、生态、环保的殡葬理念,已登报的祭扫新闻达25篇,播放专题片2部,全文刊发《文明祭祀倡议书》。
三、典型案例
2010年4月3日—5日为清明祭扫高峰期,4月3日(星期六)为高峰日。公墓集中区汉民花园公墓、福寿陵园沿线车流人流特别拥挤,尤其是汉民花园公墓大门以东由于道路狭窄,车辆拥堵,随时都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为此,市民政局领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请示报告马军生副市长尽快协调宁夏武警后勤生产基地,临时开通营区大门,15分钟内保证了车辆及时疏通,有效避免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此后高峰期内,武警后勤基地营区大门及时打开,保障了高峰期祭扫车辆安全通行。
四、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银川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2010年,认真贯彻上级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做好各项监测预警和防范处置工作,尽力避免、减少各类突发事件,实现了“平安清明,文明祭祀”的工作目标,受到了自治区民政厅的好评。
一是成立了银川市民政局清明祭扫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清明祭扫工作,确保了清明安全祭扫工作安全顺利开展。
二是认真落实《银川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出安全预防重点,多措并举保障了平安祭扫。
三是多部门严密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严防死守,及时处置安全隐患,是保障清明祭扫安全的重要保证。
四是加强媒体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安全舆论氛围,既促进了人民群众祭祀观念的转变,又很好地杜绝了火灾事故和民事纠纷的发生。
二0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主题词:突发事件 总结 评估报告
银川市民政局综合处 2011年1月12日印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