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情信息

空壳村“破壳”记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2019-08-08 

  2016年至2018年间,我市58个行政村被列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如今这些村集体产业迅速壮大,百姓共享发展红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过去村两委无钱办事,不仅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也导致整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人居环境糟心。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村两委通过土地流转、建设温棚和加工车间、入股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脱贫富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16年至2018年间,我市58个行政村被列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共接受中央、自治区财政壮大村集体专项资金11600万元。如今这些村集体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建设设施温棚“活血”

  今年上半年,忙碌了3个多月后,金凤区润丰村的马秀文一家卖掉了第一茬小吊瓜,收入2万余元。“以前老公外出打零工,一年也就一万来块钱,经常找不上活儿干,现在好了,收入稳定,一家人也生活在一起。”8月6日,站在自己温鹏里,移民马秀文脸上的笑意掩饰不住。

  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马秀文为何能拥有两栋设施温棚?这要从润丰村的设施温棚园区说起。今年,润丰村利用中央、自治区的扶贫资金投资2400万元,规划建设了102栋设施温棚,今年2月份,前两批共38栋设施温棚在润丰村拔地而起。马秀文一家作为建档立卡户,获得了免费试种的机会。

  “第一茬从今年3月开始种,我们自己只负责买苗子和肥料。”马秀文介绍,不仅温棚租金免费,村上还找来了农业技术推广员给村民免费培训,讲解吊瓜种植的土壤准备、幼苗的移栽、覆膜、浇水、温度调控、人工授粉等知识。

  7月初,村民们开始定植第二茬蔬菜瓜果,但这一次,他们需要支付一定的温棚租赁费用。润丰村党支部书记王施程介绍,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每栋温棚将按照每年1米100元的标准收取租赁费用,按此计算,马秀文的两个温棚今年需要支付1万余元的租赁费用。

  收上来的租金做为何用?王施程介绍,这些资金将被纳入村集体资金,部分用于园区的运营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剩余的资金将全部给村民分红。

  “今年租金预计有30万元左右,明年能有70万元左右的收入。”王施程预计全部温棚建成投入使用,可解决180名以上的劳动力就业,每栋温棚年收益在4万元以上,园区每年产值达到400万元以上。“种植技术成熟以后,润丰村还将发展乡村旅游,种植葡萄、樱桃、油桃、草莓等采摘类品种。”

  引进企业“输血”

  从2016年的几万元到2019年收入48万元,西夏区同阳新村村集体经济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同阳新村的菌菇生产园区,一间不到60平方米的温室里,放置着多排立体层架,每一排都高耸至房顶,采菇的工人需要借助扶梯,才能将顶部层架上成熟的蘑菇摘下。而这一间60平方米的出菇室,产出的蘑菇效益能抵10亩地产能。

  这是一家同阳新村利用扶贫资金引进的科技型农业企业。2017年,企业给村集体分红5万元,2018年分红50万元,2019年预计分红100万元。同阳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余宁介绍,每年的分红10%属于村集体,90%的资金将分给村民。

  宁夏科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何应东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每年能为同阳新村村民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平均每人每个月能收入2700元左右,此外还需要20余人的零工。”

  除了菌菇产业,村两委还将扶贫资金注入到宁夏正春泽农业有限公司种植供港蔬菜,每年可获得14万元利益分红。陈余宁介绍:“菌菇、蔬菜等各项分红,以及营业房出租,今年村集体预计能收入48万元。”

  村集体有了钱,村两委也有了底气,来年的规划早早就被提上了日程。“因为我们是彭阳搬迁过来的移民,所以我们还想着种植桃树、杏树、向日葵,在西大沟的东侧打造乡村旅游,游客来了在吃蘑菇、喝蜂蜜、买灵芝之余,还可以欣赏各种鲜花。”陈余宁坚信,今后的同阳新村将会是一个富裕村。

  自办养殖场“造血”

  贺兰县南梁台子铁东村是一个自发移民村落,村民们一直以来都有养殖牛羊的传统,但这样的方式不仅见效慢、收入有限,且污染环境,为此村里很多青壮年就外出跑运输或者打工,久而久之,铁东村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去年铁东村争取到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建了一个梅花鹿养殖场,主营梅花鹿养殖繁育、观光和产品销售等。铁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卫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一头成年公鹿1.2万元,一年割鹿茸能收入5000元左右,加上鹿血、鹿鞭酒等产品价值,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购买梅花鹿的成本。

  去年村上销售鹿茸、鹿血、鹿鞭酒等梅花鹿产品,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13余万元收入,而这些钱也被用于村上铺路、修桥等方面支出。“主要给二队、三队修补了两座桥,之前村上没钱也一直没修。”马卫东说,今年他们预计能收入30多万元,这些钱还将用于助学、敬老等各项支出。

  有了养殖场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一产业中,通过养殖场的协调从外地购买成年梅花鹿在家中圈养,村民田广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家院子内,一半的面积被用来圈养梅花鹿,院内房屋也被改成了商店形式,销售售鹿茸、鹿血、鹿鞭酒等产品。去年田广虎凭此收入30余万元。

  “希望通过养殖场带动,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养殖梅花鹿,使之成为了上规模的产业。”除了销售梅花鹿产品,铁东村还将打造一个梅花鹿观光园。去年9月至今,村上争取到各级财政资金400余万元,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发展休闲旅游度假村打下基础。

  本报记者 梁小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