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部署要求,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在包抓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推动下,紧盯发展目标,聚焦重点任务,加大政策引导,强化要素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肉牛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数量、质量、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一是抓协同推进,促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质计划,精准谋划、跟踪督导,高效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制定印发了《银川市2023年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银川市2023年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建立“四个清单”,凝聚发展合力,压实推进责任。各县市区对标对表完善包抓机制和产业专班,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稳步高效推进肉牛产业和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一季度全市肉牛、滩羊饲养量分别达18.8万头、142.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2 %、12.6 %。
二是抓项目投资,促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抓重点项目,以项目推动规模化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滩羊产业集群项目、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等资金1350万元,联动产业项目10个,永宁县肉牛精深加工车间、灵武市数字化智慧牧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等项目已全部投产达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加快现代规模养殖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持续优化规模养殖结构,培育提升滩羊家庭牧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0个。
三是抓种业振兴,促良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种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加大协同公关和育种技术创新,提升良种繁育推能力。宁夏铭华君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赤峰奥沃特科牧业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团队合作,拟采用现代品种改良胚胎移植繁育技术,实现良种扩繁。全市实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推广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冻精3万支,改良肉牛1.5万头,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1%。
四是抓市场引领,促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坚持抓牢政府主打品牌,扶持发展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用活“区域公用+企业+产品”三牌联动,使得银川牛羊肉品牌不断壮大,品牌效应聚集放大。目前已注册福兴神农、灵朔滩、宁羴源、臻回味、赛伊宝、山海咊牛等10余个牛羊肉品牌商标。突出品牌营销,组织企业参加“宁夏品质中国行”“全国知名经销商走进宁夏”等系列宣介活动,我市牛羊肉进入北京、上海、郑州等大中城市连锁超市和餐饮企业,全市在区外开设牛羊肉店16个。犇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的高端和牛里脊肉卖到了800元/公斤。永宁县宏祥、灵武市福兴神农、宁羴源等龙头企业采取原产地溯源直播方式,单场直播销售滩羊最高2000余只,年电商销售收入2亿元,宁羴源负责人纪成军在全国“大国农匠”农民技能大赛中获得农产品(羊肉)电商品牌铸造者一等奖。
五是抓精深加工,促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围绕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引领企业改造加工工艺,提升加工能力。全市建成宁夏犇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西夏区腾达食品有限公司牛肉精深加工分割车间3个,福兴神农开发羊肉熟食生产线一条。西夏区边塞风、宁夏伊聚德农工贸有限公司开发的肋条骨、羊腩块、肋肉砖等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过亿元。兴庆区月牙湖、永宁县闽宁镇肉牛养殖基地,依托广州精深加工中心,建立“基地屠宰、冷链运输、异地加工、冷鲜上市、定向销售”方式,向广东、福建等地销售我市优质肉牛7万余头。
六是抓饲草基地建设,促种养结合绿色发展。坚持推广种草养牲畜-牲畜粪还田-草畜平衡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扩大优质饲草种植。流转土地种植青贮玉米、小黑麦等各类饲草32万亩。培育以灵武市欣兴饲草产业有限公司和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主的2家饲草加工、配送企业,保障饲草供给。汪威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3000农户种植苜蓿创收9000多万元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为实现循环发展,灵武市建成年处理33万吨畜禽粪便,生产16.5万吨有机肥的圣友德畜禽粪污处理场,有效提高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