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情信息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增强“六力”扎实推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2023-06-22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银川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紧盯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六力”,扎实推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增强“执行力”。自治区和银川市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召开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局党组书记带头组织各党组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查准摸清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印发《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细化了9个方面45项重点整治内容,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党组班子成员及县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副组长,形成了一把手主抓、班子成员具体抓的良好格局。组建3个督导指导组,由局党组班子成员分别担任组长,全覆盖督导检查各下属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对走过场、打折扣的情况及时予以纠正,督促整改。6月1日,局党组书记组织局班子成员、各下属单位及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动工作落细落实。目前,已对系统各单位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了一轮全面督导检查。

抓实学习教育,创新形式增强“领悟力”。局系统把学习教育贯穿专项整治活动的始终,采取“六学工作法”(中心组引领学、领导干部带头学,青年小组创新学、基层支部深入学、专家名师辅导学、实践观摩浸润学),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区、市纪委全会精神等,局系统组织相关学习50余次。以党支部为单位深入学习剖析自治区、银川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交流研讨。结合“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月”活动,邀请市纪委反腐倡廉宣讲团为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进行集中宣讲,组织局系统党员干部到贺兰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将专项整治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各环节,教育党员干部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全面排查问题,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细致查死角、盯细节、找隐患,确保问题查摆不漏项。领导班子带头查:局党组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局党组及班子成员严格按照自查要求,认真查摆各类相关问题60条。上下联动全面查:按照“支部自查、党组督查、全局普查”的方式,采取逐个支部过、逐名人员清、逐条问题查的办法,以局属各党支部为单位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筛查清理。内外征询结合查:在全局普查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调查问卷,联合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组织257人参加调查问卷,共收集反馈意见建议150余条。通过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方式,摸清了农业农村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作风建设的基本底数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

紧盯整改落实,精准施策增强“整治力”。坚持“刀刃向内”,做到真改、实改、深改。一方面,紧紧扭住群众反映的、个人查找的、巡察反馈的问题不放,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方案,把整改事项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实行对账销号,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目前,局党组问题整改率达68%。另一方面,坚持把整改成效固化到制度建设上来,把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建立“初始动议、决策留痕、过程监审、结果查究”的监管机制,修订完善了《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内控管理办法》,研究制定《银川市2023年财政支农项目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形成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强化执纪问责,严肃监督增强“震慑力”。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持续推动专项整治抓在日常、做在经常。制定《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警示谈话工作制度》,对工作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及时进行警示谈话,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违规违法问题的发生,确保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自3月以来,共对9名工作开展不力干部进行了警示谈话,对3名违反工作纪律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31名近两年新提拔科级干部和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廉洁谈话,推动局系统干部工作作风整体向好。同时,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也主动监督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等工作一线进行督导检查,以查促改,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工作质效。

主动靠前服务,助企解难增强“影响力”。把开展专项整治与“四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局系统各级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局系统精准选派7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乡村振兴专家人才服务团5个、党员先锋队6支,深入基层一线,根据“六特”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群众、企业需求,组团开展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800余次。借助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红链行动”试点开展助企帮困,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定期深入企业送服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10个,力促涉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业技术团队合作,柔性(全时)引进高层次人才23名,成立专家团队工作站20余个,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智库决策咨询工作,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奶牛活体采卵体外生产胚胎高效批量繁育,攻克黄河鲶工厂化人工规模繁育技术,通过精准、高效合作,助推我市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和农户生产中发挥积极的提档升级、增产增效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