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情信息

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激发共同富裕“新动能”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2023-12-29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今年以来,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为统领,奋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以发展特色产业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坚持全产业链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奶产业基地。全市现有奶牛养殖场115家,规模养殖场114家,规模化养殖率达99%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基础配套设施、机械设备、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全市奶牛存栏30.89万头,同比增长16.6%;生鲜乳产量112.9万吨,同比增长29.3%。打造高端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12家企业分别获评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和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全市现有肉牛规模养殖场、滩羊规模养殖场分别76、109家,肉牛饲养量达24.3万头,同比增长10.5%,肉羊饲养量209.9万只,同比增长15.6%。打造西北高品质冷凉蔬菜基地和全国重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市蔬菜及食用菌实现播种面积55.91万亩、产量106.5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9%、4.6%,供港蔬菜面积8.83万亩,生产企业50家、生产基地56个,8个生产基地被认证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数量居全区首位,银川供港蔬菜、西甜瓜、越夏番茄等优质农产品畅销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大中城市,蔬菜外销率达70%。打造西北地区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实施4000亩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改造升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新建(改造)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个,实现水产健康养殖。攻克黄河鲶工厂化人工规模繁育技术,“黄河鲶”新种质创制领跑全国,全市渔业养殖面积稳定在10万亩,水产品实现产量5.57万吨,同比增长3.1%。打造预制菜产业新高地。瞄准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着力在“土特产”上下功夫,培育以安食六和、味福季为代表的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52家,推出加工净菜(餐饮配菜、定制沙拉)、速冻蔬菜、酱泡菜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预制菜产品,成功举办银川市首届预制菜食品博览会,开辟预制菜产业新赛道。

以抓好稳岗就业实现共同富裕重要路径。坚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拓宽。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返乡人员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6个,农民合作社达93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2634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94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1%,特色产业质效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坚决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围绕“六特”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聚焦农民群众生产经营所需所盼,组织农业重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乡村致富带头人参加银川市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制定印发《银川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训农民601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产业,农户通过订单、入股、直接经营等形式,从二三产业获利,有力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庆丰收暨宁夏“庆丰收·促和美”农民丰收节活动,先后组织开展银川市2023年“迎新春 促消费 助振兴”冬季农业嘉年华、银川市农产品品牌创意大赛等活动,组织90余家涉农企业参加宁夏品质中国行(上海、杭州、南京)站展销活动,撬动消费6300万元。培育认定市级乡村产业融合示范村6个,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全市144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游客185.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带动农户8846户,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以盘活农村资源体现共同富裕关键所在。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累计确权面积达133.5万亩、确权率超过97%,承包地流转率达63.3%,居全区首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颁发宅基地资格权证4324本、发证率91.2%,完成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185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830余万元,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2宗125亩1224万元,不断开辟集体增收新途径。创新“集体经济+”的多元发展机制,持续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模式,各合作社合理规划利润分配,按照持股比例进行分配,量化到股,全市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分红5309.7万元。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收入超100万元以上村集体占比达64%.

以落实惠农政策提供共同富裕支撑保障。坚持常态化监测预警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先后组织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2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和实地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逐乡逐村逐户逐人对全市15.73万户农户进行全面摸排,做到防返贫监测帮扶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加大移民地区资金和优势资源倾斜,支持移民地区发展,认真落实富民增收“稳心”实事,创新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4+1”专项行动,逐县逐乡逐村建立监测对象基本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纳入监测对象2166户7446人,因户因人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7558项,全市累计消除风险907户3015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