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情信息

银川市织密“三资”管理监督网 看牢农村集体“钱袋子”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2024-06-03 

为持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规范化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壮大,银川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于5月14日—5月24日开展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督查调研,实地检查乡镇11个、村集体22个,共计查摆村集体“三资”管理各类风险点、问题85条。坚持关口“前移”,推动力量“下沉”,让“小微权力”不再任性,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一盘棋”。2022年以来,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与开展农村“三资”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等各项工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连续三年会同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开展全市农村“三资”专项监督检查,切实发挥行业指导监督作用。组织县、乡、村各级开展自查,聚焦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全面摸排各类线索,让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

强化治理效能查改问题“一条链”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切入口,精准监督、靶向发力、综合施策,切实提高治理效能。督查历史问题,紧盯问题整改。2022年以来,市级督导、县(市)区自查各类问题线索共882条(其中:市级督查问题262条、县区自查问题620条),已整改完成601条。对于“沉疴顽疾”,现场“寻脉问诊”,“对症下药”促整改。起底问题合同,推进规范管理。实地抽查村集体对外签订合同情况,共查找合同要件不完整、租期过长、签订日期晚于约定日期等欠缺规范问题36条,对于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建立检查台账、现场零距离反馈等方式,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推动村集体因地制宜整改落实,着力筑牢“三资”安全防线,为村集体护好“钱袋子”。

强化监督管理,各地合力“一股绳”。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以创新促服务,切实强化“三资”管理。贺兰县全面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实现全县65个村全覆盖,切实提升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永宁县积极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在全县创新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完善和强化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灵武市推进村务财务公开,建立村务财务“三化一满意”电子政务公示系统,事前以短信形式公开村务财务内容,接受群众监督;灵武市临河镇自主编制《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快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三资”管理深入人心。金凤区丰登镇推行“村务公开小程序”,及时公开村级财务状况、项目建设进展等,提高信息公开度,增强村民村级事务参与感。银川市全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收支非现金管理,县、乡、村三级“农经综合化系统平台”全市覆盖率达到92%,实现全程审批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各级建立信息数据“蓄水池”,推动农村“三资”管理提“智”增效。

下一步,银川市将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为依托,以农村产权流转规范化交易整市试点为契机,以数智化管理为突破点,继续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农经综合化系统平台实现全覆盖,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和农村产权信息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