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决策部署和区市党委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农村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释放农民增收新动能,更好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全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坚持“管好用好”“放开放活”,持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激活“沉睡”价值,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确权131.97万亩,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15.65万本,颁证率97%。承包地流转总面积75.93万亩,流转率达到55.11%。持续推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提质增效,2024年新增农地抵押贷款70笔700万元。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198万元,支持18家示范合作社推广新技术,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争取各级托管项目资金531万元,上半年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0.3万亩次。
全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推进“银农直联”农经信息化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应用覆盖率达92%。启动实施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整市推进国家级试点,争取项目资金160万元,优化完善各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成交222宗,总成交金额达3.86亿。其中,2024年新增成功交易47宗、成交金额4704.85万元,入场交易成交价相较底价平均增值率达37%,平均溢价率超过17%,有效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试点推进农业设施抵押贷款,截至目前,灵武市颁发农业设施产权证书12个,发放贷款7笔2190万元;贺兰县首批颁发农业设施产权证4家、授信900万元。2024年争取资金2000万元,支持24个村实施24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五渡桥村等1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全力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6项试点任务和自治区级3项试点任务,建成县级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制定出台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14项配套意见办法,形成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体系。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颁发不动产权证书30733户,颁证率100%;首批“试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所有权抵押融资,发放抵押贷款5笔50万元。截至目前,完成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185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6宗273.42亩4058.79万元,盘活闲置宅基地158宗126亩,探索形成贺兰县宅基地审批监管数字化、星光村宅基地出租入股等多种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