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乡村振兴>工作信息
索 引 号: | 11640100MB17282123/2021-00364 | 发布日期: | 2021-01-08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
名 称: | 做好“三农”工作“大文章”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0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预计2020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7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28元,分别同比增长4%和7.5%。
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农业基础稳固夯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喜获丰收,产量69.2万吨,新建高标准农田9.0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4.33万亩,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贺兰、永宁、灵武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稳粮保产提供有力支撑。产业结构科学明晰。聚焦提质高效发展,坚持“五
优四调四化”工作要求,重点发展现代畜牧、优质瓜菜、酿酒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调减低效、高耗水作物22万亩,奶牛存栏17.9万头,新增5万头,发展稻渔综合种养4.5万亩,新增1万亩,打造形成了具有银川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农业、牧业、渔业产值构成逐步优化为6:3:1。优质产品蜚声内外。坚持“抓末端、保前端”工作思路,全区率先推行“检贴联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银川菜心”“银川番茄”成为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中高端市场上的抢手货,实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价值。数字农业崭露头角。实施农业物联网提升工程,70家规模奶牛场、28家规模禽场以及58个千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实现智能化装备应用,渔业物联网应用覆盖率达40%以上,西夏区入选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蒙牛西北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产业集群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晓明禽业成功上市新三板,全市培育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38家,占全区的66.7%,涌现出百瑞源、兴唐、厚生记等一批带动力强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凸显。深度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创新举办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全国推介银川乡村游精品线路6条,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弘扬农耕文化金字招牌。
乡村建设旧貌换新颜。厕所革命任务全面完成。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累计完成户厕改造15.4万座,集中管网式户厕改造4.4万座,占全区40%以上,普及率达90.6%,位列全区第一。农村垃圾有效治理。探索推广“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垃圾治理模式,加快建立环卫清扫保洁、垃圾转运、运营维护和收运处置体系,267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治理率达93.4%。污水处理能力持续提升。注重政企合作,探索企业投资和运维特许经营模式,建成农村污水治理设施39个,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5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扎实开展“干干净净迎小康”主题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累计改造农村危房931套,完成国土绿化30万亩,新建美丽村庄、美丽小城镇16个,西夏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全国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乡村治理开创新局面。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从严落实“四个一”整顿包抓机制,第一书记选派实现100%全覆盖,累计整顿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223个。深化“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配强村党组织书记36名,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1200余名。村民自治组织能力稳步提升。发挥道德评议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形成“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工作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敏感问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4%。法治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建成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23个,打造3+X柜台式服务实体平台31个,设立警务室(站)64个,实现乡村法律顾问、社区警务和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三个”全覆盖。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知晓率100%,文明村镇比例达90%以上,积分制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高价彩礼”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完善。扎实开展确权登记后续工作,13.92万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银川市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通报表扬。“两权”抵押试点工作提质增量。累计发放农地抵押贷款2.53亿元,贺兰县获选宅基地改革国家试点县,灵武市崔渠口村被列为自治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30年试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质量齐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推动交易主体扩面、品种上新、规模上量,累计交易突破4000万元,同比增长逾7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28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量化农村集体资产15.53亿元,13个村共计分红3237.66万元,农民喜获改革“第一桶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