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11640100MB17282123/2024-00322 发布日期:2024-09-18
发布机构: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 乡村产业与市场科
名 称: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1号“关于补齐短板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1号“关于补齐短板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民革银川市委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补齐短板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农业农村局承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卫健委联合办理)。市农业农村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5月27日召开农业农村局专题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乡村产业与市场科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加快预制菜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预制菜产业加快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供应链“标杆”企业。推动“工业稳增长20条”“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等支持政策向预制菜倾斜。建全市2024年预制菜产业动态项目库,通过设备更新改造、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奖补项目,鼓励支持预制菜加工企业加大项目建设信心。强化项目包抓机制,不断加大保障力度,确保预制菜产业项目开工投产。为宁夏哈萨阁、宁夏厚生记等预制菜加工企业争取自治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项目支持。为厚生记食品争取自治区行业领先示范企业奖补资金200万元,厚生记枸杞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争取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资金30万元。

(二)推动预制菜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推动传统菜肴、地方特色食品与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结合,培育安食六和、味福季、伊佳仁等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52家,支持建成了昊王米业水稻全产业链生产线、宁羴源羊肉预制菜加工中心、润康泽鲜食玉米及脱水蔬菜加工、小任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聚焦“六特”产业,借助“宁夏枸杞”“宁夏滩羊”“宁夏菜心”“宁夏大米”“银川鲤鱼”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装备改造、产品研发、冷链物流配套,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区内外市场拓展,联动冷凉蔬菜、淡水鱼、枸杞、牛羊肉、方便食品等特色农产品推出了餐饮配菜、速冻蔬菜、锁鲜枸杞、枸杞软香酥、剁椒鱼头、荔枝鱼、蛋白粉、稀奶油、羊肉臊子、自热米饭、方便拉面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预制菜产品。

(三)推动预制菜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牌联创,支持企业做强做响安食六和拉面、昊王自热米饭、塞小北牛肉干等产品品牌。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银川农产品原产地官方旗舰店”开设预制菜专区,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宁夏品质中国行”“银川农业嘉年华”等宣传推介活动。宁夏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会暨首届宁夏重点预制菜推介展销会在银川召开。发布宁夏首批100道预制菜菜品。组织我市12家农业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集中展示我市“妙选银川”名特优农产品和预制菜产品。组织40余家预制菜企业200余中企业产品参加银川首届“蒙牛丰收杯村BA”、全国村跑大赛等,撬动销售50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全市预制菜产业面临巨大市场空白,涉农企业均表示进军预制菜行业的强烈意愿,但受限于市场、资金、政策、人才等多种因素,推进节奏较慢,依然处于观望和试水阶段。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形成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根据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围绕“六特”产业,借助“宁夏枸杞”“宁夏滩羊”“宁夏牛肉”“宁夏菜心”“宁夏大米”“银川鲤鱼”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装备改造、产品研发、冷链物流配套,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区内外市场拓展,形成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出台产业配套、支持有力的扶持政策。鼓励预制菜企业加强基地建设、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营销宣传,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打造样板典范。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从预制菜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研发平台建设、仓储冷链物流建设、人才引育等多环节予以支持,循序渐进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出台、落地,解决目前产业存在的“小、乱、散”问题。

(三)构建风险可控、保障安全的标准体系。制定预制菜产业全链路标准,建立从食材的生产供应、加工、调味、包装、保鲜、配送全链条的行业、团体标准,确保产业上下游无缝衔接。成立预制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依托政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探索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联合监管机制,明确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及管理规定,严把预制菜原料的入口端及预制菜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口端,以龙头企业及产业联盟为依托,制定“企规业约”,强化行业自律意识,切实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四)打造集群发展、辐射力强的产业园区。充分整合全市现有农产品交易、冷链物流、食品加工、展览销售等资源,着力打造以“原料+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发展的全链条产业园。建立全市预制菜企业培育库,聚焦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装备等环节,加快招引培育预制菜龙头企业和“链主型”企业。

(五)培育抱团发展、引领产业的行业组织。集结全市预制菜全产业链相关行业部门力量,形成“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销售平台”多方参与的紧密联盟,通过凝聚行业力量,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对接与合作,共同提升全市预制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性发展。

附件:建议清单表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1号提案“答复清单”

序号

清单式建议

补充说明

答复清单

当年已完成事项

正在推动事项

下一步落实事项

1

加快预制菜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参考上海、浙江等地印发的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尽快对预制菜品种类别、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工艺流程、食材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行业发展基础作出规定,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加强产品认证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预制菜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鼓励预制菜产业加快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供应链“标杆”企业。推动“工业稳增长20条”“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等支持政策向预制菜倾斜。建立全市2024年预制菜产业动态项目库,通过设备更新改造、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奖补项目,鼓励支持预制菜加工企业加大项目建设信心。强化项目包抓机制,不断加大保障力度,确保预制菜产业项目开工投产。为宁夏哈萨阁、宁夏厚生记等预制菜加工企业争取自治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项目支持。为宁夏厚生记食品争取自治区行业领先示范企业奖补资金200万元,宁夏厚生记枸杞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争取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资金30万元。

一是对于某些关键环节,如原材料采购、加工工艺、储存和冷链运输等,缺乏具体或详细的标准,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二是不同的预制菜产品执行不同的标准,导致感官体验上的差异,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和信任。三是由于企业对于标准的理解和执行程度不一,导致市场上预制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联合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从预制菜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研发平台建设、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等多环节予以支持。积极引导行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为预制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制定预制菜产业全链路标准,建立从食材供应、加工、调味、包装、保鲜、配送等全链条行业、团体标准。探索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联合监管机制,明确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及管理规定,严把预制菜原料的入口端及预制菜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口端。以龙头企业及产业联盟为依托,制定“企规业约”,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2

以差异化产销策略应对同质化竞争。

一是优质化食材打造独特品牌。抢抓预制菜品牌空白机遇,依托我市食材优质优品特点,选准食材品类,着力打造“高颜值+高品质+靓名称”的预制菜品牌,抢占预制菜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差异化营销开拓广阔市场。针对品类相似的情况,在目标客户、营销策略上走差异化道路,深挖产品品类,推出如素食型预制菜、非冷藏预制菜、老年餐、特殊群体预制菜等,用产品力吸引消费者。同时,抓住家庭团宴、假日聚餐等场景,根据各地饮食特点,针对客户群体需求设计菜品组合,广泛宣传,做大做强团宴预制菜套餐销售,打开节庆日乃至周末的消费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

主要依托“六特”产业,借助“宁夏枸杞”“宁夏滩羊”“宁夏牛肉”“宁夏菜心”“宁夏大米”“银川鲤鱼”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装备改造、产品研发、冷链物流配套,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区内外市场拓展,联动冷凉蔬菜、淡水鱼、枸杞、牛羊肉、方便食品等特色农产品推出了速冻蔬菜、枸杞软香酥、剁椒鱼头、稀奶油、黄焖羊羔肉、方便拉面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预制菜产品。

缺少支持预制菜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政策支撑

鼓励重点预制菜企业加强基地建设、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营销宣传,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打造样板典范。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好中央和自治区乡村振兴衔接补助等资金,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围绕预制菜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培育和壮大预制菜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培育1-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型中小企业等,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3

着力补齐短板均衡产业链发展。

大力引进并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一是积极引进包装、物流等龙头企业,带动技术优化、升级,增强市场活力。二是牵头组织优质预制菜企业与沙县小吃、海底捞、千味央厨等知名企业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地预制菜展览会,促进本地企业与外省市的合作。三是创新预制菜营销渠道,规模较小的预制菜企业可借助其他企业直营店、展销店等,通过销售分成模式展示产品,形成宁夏预制菜集中展销厅,抱团取暖,共赢发展。

宁夏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会暨首届宁夏重点预制菜推介展销会在银川召开。发布宁夏首批100道预制菜菜品。组织我市12家农业企业在佛山市顺德区潭州国际会展中心集中展示我市“妙选银川”名特优农产品和预制菜产品。组织40余家预制菜企业200余中企业产品参加银川首届“蒙牛丰收杯村BA”、全国村跑大赛等,撬动销售500余万元。


充分整合全市现有的农产品交易、冷链物流、食品加工、展览销售等资源,着力打造以“原料+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发展的全链条产业园。建立全市预制菜企业培育库,聚焦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装备等环节,加快招引培育预制菜龙头企业和“链主型”企业。

4

加快建设预制菜中央厨房。

将预制菜各类企业统一至园区综合管理、集聚发展,按工业生产标准配套建设中央厨房,健全完善原料处理、自动分割、烹饪熟化、包装等车间,依托设备和生产线进行食材加工、统一采购、统一加工模式、规范食材加工各个环节,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提高我市预制菜工业化程度和发展质量。

瞄准特色产业精深加工,培育以安食六和、味福季、伊佳仁为代表的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52家。支持建成了灵武昊王米业水稻全产业链生产线、宁羴源羊肉预制菜加工中心、永宁县润康泽鲜食玉米及脱水蔬菜加工项目、小任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兴庆区众硕物流园鱼头加工生产线、贺兰县立岗镇高品质冷凉蔬菜加工集配中心项目等,推动产业链条互为支撑、不断延伸。


围绕“六特”产业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扶持建设一批预制菜企业集聚地,发展冷链物流运输、仓储保鲜、绿色包装、追溯体系等预制菜配套产业,提升预制菜加工能力和食品加工水平。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装备改造、产品研发、冷链物流配套,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区内外市场拓展,形成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