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909W/2022-00171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文日期:2022-04-18
责任部门: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22-04-18
名 称: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社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4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人社各项业务工作,加快实施“1+4+1”六大行动,即牵头抓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精心实施好“天地人和”4大业务工作行动(就业创业“热火朝天”、社会保障“落地生根”、人事人才“后继有人”、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着力抓好“改进作风提升质效”暨“活力人社”队伍建设行动,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努力实现工作一流、服务一流、绩效一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加快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7.75%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8%、经营性收入增长7.5%、财产性收入增长3.6%、转移性收入增长7.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7.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增幅达到8.5%以上。一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拉动居民增收。抓住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提档升级、数字赋能战略等重大机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50家、上市企业1家,力争引进500强企业3家、品牌首店10家以上,建设直播电商公共服务基地,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3个。二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居民增收。稳住就业基本盘,扩大就业总容量,提高就业匹配性。组织开展企业人才用工招聘活动50场(次)以上,发放创业贷款2亿元,完成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培育专业化劳务经济实体20个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以上,最大化实现就业双向选择和工资合理匹配。 三是优化政务环境保障居民增收。提高服务质效。全年对中小微企业减税额度在上年度基础上增幅不低于5%,新增中小微企业信贷超过350亿元。提高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000套,持续推进农村危房和抗震安居农房改造。依法保障权益,劳动案件举报投诉结案率达到98%以上。四是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居民增收。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新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121.1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68.6万吨以上,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枸杞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5个。培育龙头企业20家,创建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20家以上。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园区50个,三产融合核心示范园区10个,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基地30家以上。

二、开展就业创业“热火朝天”行动,着力稳定就业局势

坚持经济发展促就业导向,紧紧围绕人社部就业服务提升工程、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和银川市富民扩面增收“稳心”实事购买公益性岗位1000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次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一是实施公共就业“提标”工程。以公共就业十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缓解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公布政策清单、服务清单、经办机构清单,健全均等化的服务制度完善广覆盖的服务功能和体系;推广运用人社一体化平台,市级层面全面推行、县区层面重点推行、基层一线分步推行,做到人社服务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掌上可办,持续推进银川市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化平台同步向基层延伸;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主渠道作用,确保用人单位用工稳定,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专业化智慧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就业服务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实施技能银川“提优”工程。围绕全面实施“技能宁夏”行动,以平台强技能,充分发挥银川市公共实训基地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塑造人才的公益性平台作用,面向主导产业、突出关键行业、聚焦重点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不断增强我市劳动者技能水平及其实用性。结合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市范围内分别认定3-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以竞赛精技能,举办“技能大赛”和首届“三新”产业职业技能竞赛全面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提供更多优质的技能培训服务供给,打造“技能银川”优质品牌。三是实施创新创业“提效”工程。“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营销挑战赛、“引凤创梦”青年创新创业博览会、跨境电商创业大赛等活动,打造银川创业示范、创业品牌、创业城市;改选银川市创业促进会,盘活青年创业扶持资金等闲置资源,重构组织体系,发挥领导作用、重组服务体系发挥促进作用、重建保障体系发挥资金作用;健全银川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对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成绩突出的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一定补助。四是实施人力资源“提质”工程。加快发展宁夏(银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入先进管理团队,完善主体运营模式,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产业增值增效;围绕“双互动双巩固”活动,做好“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借力开展项目推介、法律宣传、云端送岗、春风到家等系列活动,打造促就业的新亮点;建立东西部“政校企”交流对接大平台,形成跨市县、跨省区、跨区域引才聚才新格局。五是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提速”工程。构建登记失业人员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职业指导师工作室”;充分利用劳务工作站,打造农村劳务特色品牌,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用好、用活、用足返乡、返乡创业政策和人才资源,培育乡村“直播人才”,发展农村“直播经济”;提升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和个性化精准服务,搭建供需平台、建立实名台账、落实帮扶政策,建立不同类别、层级、行业的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公益性、专业性就业服务,服务精度由群体向类别延伸、由类别向个体细化;牵头实施富民扩面增收“稳心”实事,购买公益性岗位1000个。

三、开展社会保障“落地生根”行动,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建设

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着力做好社会保障暖心实事不断优化政策服务,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一是推进改革任务协同化。按照国家、自治区部署要求,做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关经办工作。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期完成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待遇预发转实发的工作任务;配合协同行政部门落实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2022年度工伤保险预防宣传培训项目开展,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培训,开展危化品行业工伤预防专项行动;贯彻执行银川市委、市政府关于社保经办机构设置的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分工、职能及经办工作实际,编制经办机构职能方案,科学划分人员,确保机构设置公平、科学、合理。二是推进全民参保具体化。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落实适龄居民“兜底”参保。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经办及退役军人社会保险参保接续工作,高质量完成自治区下达各项目标任务;扩大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推动实现全市新开工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三是推进政策执行规范化。全面落实各项社保待遇水平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按时、足额、精准发放。落实延续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继续做好社保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推动落实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特困、重度残疾、易致贫返贫监测对象等四类困难群体代缴社保费政策,确保代缴率达到100%;持续优化“社保帮扶贷”政策,适时扩大辐射范围,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助力困难群体续保缴费。四是推进风险防控系统化。加强社保稽核和内控管理,以书面、实地、专项、约谈等多种方式开展参保企业稽核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应交尽交。加大社保数据质量稽核力度,做好各级专项检查、审计、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常态化开展基金管理风险防控整治;加强与司法、民政、公安、审批管理等跨部门跨系统数据筛查比对,及时对服刑、死亡人各类人员数据进行交换、比对、筛查,强化认证结果应用。积极推进社保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违规冒领、社保欺诈案件查处移送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活动,构建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基金预决算执行全过程、全因素管理,将社保基金收支预算执行差值率控制在10%以内,强化基金运行风险研判和精算分析,落实社保信息披露制度。五是推进经办服务标准化。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建设,加强标准宣传贯彻应用,做好评估总结,以更高标准、更好质量确保通过试点验收,发挥试点地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居民服务,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制发卡以及预制卡管理工作,降低制卡费用,提高电子社保卡激活率。加强社保档案数字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社保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区能办,推动参保单位“网上办”,个人事项“掌上办”,居民服务“就近办”,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扩面提速。

四、开展人事人才“后继有人”行动,持续强化人才人事工作

持续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推进人才政策落地见效、人才工程提质增效、人才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典型宣传营造等工作。一是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做好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塞上英才”、国家百千万人才、自治区青年拔尖等人才工程人选的培养选拔工作;修订银川市政府特殊津贴评选办法;积极申请自治区人才小高地、自治区专家服务基地、特聘专家项目;积极争取自治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改革人才评价制度。规范职称评审流程,优化职称评审体系,推进重点行业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争取自治区自主评审职称评审试点,推进教育系列职称评审改革,探索开展民办教育机构第三方评审,推进基层职称“双定向”评审,探索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人才管理制度。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体作用,授予其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更大自主权。鼓励事业单位对取得中高级职称受职数限制未能聘任、成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绩效工资总量内按同类聘任人员分配绩效工资。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我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管理工作,制定《银川市事业单位备案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监督和指导各县(市)区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积极落实事业单位自主公开招聘政策,严格招聘工作纪律,监督和指导我市各级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实施自主公开招聘;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务工作管理。对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官库进行动态管理,建立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务工作人员库。三是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研究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人力资源流动政策,积极构建统一规范科学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为我市企事业单位提供精准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落实全市人才工作宏观政策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有关机构开展企业调研问诊活动,向我市企业精准推送人力资源专项政策,为各类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帮扶行动,构建政策落实的难点问题反馈机制。四是深化评比达标表彰、创建示范工作改革。组织申报本年度市委、市政府拟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加强对批复立项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实施管理,指导相关承办单位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开展工作;建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退出机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进一步清理规范我市创建示范活动。

五、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扎实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一是健全完善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机制。用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实现在建工程项目全覆盖,开展在建工程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达标验收,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特殊工时管理规定,依法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是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健全完善劳务派遣制度、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企业裁员机制,加快完善以实现劳动合同制度全覆盖为重点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继续开展薪酬调查及人工成本监测工作,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扩大集体协商覆盖范围,促进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同步增加职工工资;进一步完善争议调解仲裁的组织程序和工作规则,推动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建立基层三方组织,指导新业态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协议。三是健全完善劳动矛盾调处机制。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等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强化人社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严格落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欠薪“黑名单”等制度;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及时加强和改进监察执法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监察执法的效率。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96%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结案率达到98%;完善和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及时公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强化裁审衔接,形成各级仲裁机构与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提升仲裁终结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60%以上;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保安、餐饮服务等拖欠工资问题易发多发行业为重点,在全市探索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源头治理机制,健全源头治理、动态监管、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

六、开展“活力人社”队伍建设行动,全面加强人社队伍建设

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实干实效实绩,认真践行“五个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五比”工作干劲,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深入开展“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采取自学、中心组学习、举办学习班或专题研讨、学习测试等形式,坚持学思践悟,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找准找实问题,形成《“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问题清单》,对照问题清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采取项目化方式,拉条挂账,逐项推进整改落实;注重整改成果运用,在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推动作风整顿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针对查摆出来单位内部管理方面的不足,在整改落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一批实操性强、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补齐短板、堵住漏洞,提升内部管理质量和水平。二是深入开展“活力人社”队伍建设行动。认真落实《银川市人社系统“2+1”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方案》,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业务工作能手、综合协调行家和热爱生活达人“2+1”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认真研究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合理成立调研小组,科学确定调研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调研工作,努力培养一批擅长开展调查研究、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报送要点和任务数量,理顺审核签发机制,建立季度通报制度,培养一批文字写作、信息宣传行家;进一步加强人社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梳理完善基础政务信息,加快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和共享,健全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提高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加强和改进信访渠道,提高信访问题的处置效率,推进人社部门信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建设,加强信访队伍建设,培养政策咨询、信访化解行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