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909W/2023-00200 发布日期:2023-10-07
发布机构: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名 称: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21号《关于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21号《关于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的提案》的答复

民进银川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委人才工作局协办。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2023年5月30日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8月24日约见了委员,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局主要领导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形成的是以“四级管理服务”的工作体系。市、6个县(市)区、53个乡镇(街道)均在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行政上分级隶属,业务上逐级指导。目前,市、县区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有7家,各乡镇(街道)均建立的民生服务中心,并设置的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开展相关业务。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有4处,零工市场有6个。全市正按照《银川市就业创业服务站建设管理及考评办法(试行)》的要求,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社区、行政村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根据区域分布和服务人数等实际情况,建立共用的新时代公共就业服务站。

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功能建设基本情况

市级已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险经办大厅等资源,创建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将就业、社会保险经办、人力资源服务、劳动关系协调等服务集中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具体承担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就业创业方针、政策,开展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宣传;指导全市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创业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就业创业专项活动;指导开展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工作;推进全市公共就业和创业服务均等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调查和企业用工调查;组织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建立完善企业用工调查、失业动态监测报告制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以及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制度;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就业扶贫工作;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和协作,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落实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相关政策;拟定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公共就业服务。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和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等各类就业创业培训。建立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指导开展就业援助服务;组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社保与岗位补贴工作;开展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指导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开展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开发社区就业实体及就业岗位。贯彻执行失业保险政策及开展政策咨询宣传;负责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审核、发放及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负责企业稳岗补贴申请、资金拨付等工作;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提供各项促进就业服务。贯彻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实习(见习),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社保和岗位补贴;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自主创业并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扶持政策;负责组织实施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指导全市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完善创业导师库和创业者数据库;指导社会力量开展创业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创业氛围。为各类创业服务对象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重点扶持小微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城乡各类创业者创业。

县区级已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强化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设立专业性服务窗口,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对辖区内组织、指导、协调、监督乡镇、街道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全面覆盖了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服务落实,对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用人单位用人提供招聘服务,对就业与失业进行社会化管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基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

乡镇、街道已建立了民生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性服务窗口,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并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社区、行政村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工作;审核、上报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相关资料,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审核、上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资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协助落实就业政策;审核、上报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承担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行政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站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并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建立基础台账,并及时更新信息变化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负责受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和初审,承担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等工作;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开展就业援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受理就业援助申请,建立管理台账和及时更新信息库,协助落实就业政策,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上门入户援助服务;调查、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承担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三、人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县区级及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主要为事业编制内人员加聘用(或公益性)人员组成,约为200人员左右,按照“四级四同”原则,除设立服务窗口人员外,根据各业务功能分工承担具体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

全市乡镇、街道负责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配置主要通过核定编制解决,在按核定的编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采取聘请协理员(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进行人员补充。具体已落实人员编制人员加公益性岗位人员300人左右,除民生服务中心公共就业服务窗口人员外,具体承担乡镇、街道所涵盖的人社所有公共服务的职能。

社区、行政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是根据辖区内服务对象的数量,综合考虑辖区内的就业人口、用人单位数量、辖区面积、配置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作人员(网格员),定岗定责,并实行动态管理。一些未建站的行政村、社区,由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兼职完成相关任务。村居(社区)共计服务人员500人左右,承担村居(社区)所涵盖的人社所有公共服务的职能。

我市根据就业政策和工作要求的变化情况,制定培训规划,对基层平台就业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和服务技能进行培训;原则上对新上岗的人员集中开展培训,对现有人员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岗位培训。

四、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对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近年来,我市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来抓,主要是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做好大学生就业见习服务工作,落实就业见习补贴;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荐、跟踪指导等服务。

(二)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建立起一整套长效性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主要是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就业困难群体人员的动态管理服务台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优惠政策,鼓励自谋职业。

(三)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从摸清情况、做好服务、管好市场入手,做好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主要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动态掌握本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开展农民工专项就业服务,促进转移就业;注重农民工综合服务,构建零工服务市场,加强服务管理。

(四)给劳动者提供创业服务。近年来,我市为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城市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扶持、指导服务、考核奖励“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全民创业。主要是加大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搭建创业平台,规划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园区、建立创业服务窗口、搭建创业项目推介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资金投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金融服务。

(五)为劳动者开展培训服务。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主要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抓手,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多举措提升培训质量,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提供全方位的求职招聘服务。通过在线咨询、在线指导、在线预约等方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的服务需求。主要是在求职招聘服务上应用现有的“宁夏公共招聘网”和“银川市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岗位“直播间”和开通招聘“抖音”账号,力求多角度、多方位的求职招聘服务,做到了岗位收集、信息发布、简历投递等公共求职招聘服务信息化。

(七)创新服务手段,多样化公共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实施“一站式”综合性就业服务。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从2021年应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系统,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就业服务事项,诸如就失业登记、失业保险、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通过“我的宁夏”和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援企稳岗”,“技能提升”等业务就业政策申领审核发放均实现“一网通办”。

五、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发挥不足,难以满足社会需要。一是公共就业服务功能设计的局限性。只建立起了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但对服务功能的扩展性重视不够。公共就业服务缺少统一的标准,使得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有所差异化。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难以保障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及创业实体同等享有公共就业服务,不能提供针对性服务。现阶段未能把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全面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不能对新业态领域劳动者求职就业和单位招聘用人开展全程服务。

(二)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结构性缺失。目前的公共就业服务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缺少政府其他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和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人员配比结构不合理,做不到全方位服务,服务简单被动,主动、优质、专业、个性的服务基本上无法提供。各级服务机构未能配备必需的专业服务和管理人员,没有形成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和就业援助专员等专业化服务队伍。

(三)公共就业服务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目前的公共就业服务未能根据劳动者求职需求和就业能力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也没有做到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政策经办、用工指导、岗位发布、资源匹配等服务,指导其合理规范确定招聘计划和招聘条件。公共就业服务智能化还有所缺失,未完全做到数据资源整合利用,不能为公共就业“大数据”应用提供实时、充足、准确的基础数据服务。就业服务便民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就业服务市场化程度低。

(四)公共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各区、各街镇对促进就业工作投入力度不足,公共就业服务财政保障支出低。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未能配备就业资金监管部门或相关监管人员,不能有效地监督管理就业资金的审核、稽核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建设实施“数字化就业”,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形成社会保障全民共建共享的发展局面。特别是认真落实人才引进培育、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建设智慧就业信息平台,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通过就业大数据多维分析,打造精准就业。一是落实基层服务+就业。打造“多位一体”的公共就业基层服务平台,利用手机端和电脑端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基层就业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网上服务。对政策的申领进行针对性推送与上门服务的方式,做到“基本不要跑,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目标,对就业的帮扶援助提供“1311”服务模式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机会、1次电话回访,由原来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真正做到打通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打造精准化+就业。建立重点帮扶人群“一对一”服务系统以及零工好帮手系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数据信息的关联和搜索,在业务线、时间线和空间线上提供单个人的动态人物画像。比如,人的基本属性:性别、年龄、身份等;所处环境因素:地理区域、家庭情况等;业务属性:就业援助、就业能力的获得、职业能力的鉴定、劳动关系的保障等。从不同维度和节点创建个人画像,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实现互联网智能招聘,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化服务。三是实现大数据+就业。建立智能信息监测和就业大数据多维分析,充分落实融合开放的思想,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大数据,应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初步的失业预警预测、人员一站式查询、业务即席查询等功能,实现多主题、多维度的深度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面向劳动就业业务的结构分析、关联分析、趋势分析和个性化服务,不仅提高了就业经办管理和决策水平,而且更为求职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

(二)通过互联互通,延伸多渠道服务。一是通过和人社一体化业务、数据对接,实现就业服务主动推送,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在基层无感嵌入银川市乡镇一窗平台实现服务下沉;(3)通过i银川手机APP开通就业专区实现移动端方便快捷的便携式服务。

(三)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大数据多维分析平台。对各类群体就业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结合智慧地图、位置挖掘分析等技术,多方位、多维度地展现市场就业供需情况、就业占比和薪资情况等,针对性给用人单位指导招聘计划,相关培训机构给就业人员进行培训课程服务。

  

联系单位及电话: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

     13519578129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9月14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