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水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预决算公开>部门决算
索 引 号: | 640100-116/2015-00129 | 发布日期: | 2015-11-23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水务局 | 责任部门: | 市水务局 |
名 称: | 银川市水务局2014年部门决算说明 |
(一)基本情况
1.单位职能。
组织拟订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水利工程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状况和防洪除涝排水的论证工作;协调处理跨县区范围的水事纠纷;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组织水功能区划分,对地表、地下水资源综合调度,组织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制度,实施水源地勘测的审批;拟定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指标,并监督管理;监测河道、排水沟道,水域的水量和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主管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负责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承担银川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管理全市河道、水库、排水沟、灌溉渠、机井、泵站、拦洪库、滞洪区等水域及其岸线,组织建设和管理具有控制性或跨县区的重要水利工程;承担银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
2、机构人员情况
2014年末共有财政供养人数51人,其中在职人员35人,离休人员3人,退休人员13人。2014年从外县市及下属单位调入在职人员3个,遗属人员3人,临时工2人,公益岗位2人。汽车5辆。
3、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14年未编制比2013年多3人,均从局属或外市县调入。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节水优先,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
巩固扩大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荣获全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第一名。将节水专项行动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并以此为载体,结合全市节水专项行动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发展集约化种植、温棚等设施农业及葡萄、红枣等特色产业,6个县(市)区分别完成了2个以上高效农业节水示范区,面积11.45万亩。强化工业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征收“两费”1300万元,其中:水资源费600万元,污水处理费700万元,关停企业自备井20眼,指导完成宁夏银川制钠厂和银川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节水技术改造工程2项,实现了赛马水泥和宝塔石化等10家单位远程实时水量报送,协调督促贺兰山水厂加快供水,日供水量达到2.5万立方米。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能力建设,银川市南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能力建设通过黄委会水资源保护管理局的审查评定,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水质优良水源地,位居黄河流域9个省区前列。积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节水宣传周”等纪念活动,发放节水宣传单、口杯、环保袋等50000余份,全社会爱水、惜水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深入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完善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工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机制,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46,农业用水比例由92%下降到87%,工业企业取用地下水减少1000万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比例下降17%,全民自觉节水行动成效显著,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项目带动,力推“美丽银川”建设
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投资4.5亿元,加大河湖生态修复、“龙须沟”整治、水资源配置等重点工程建设。一年来,先后清淤治理芦草洼排水沟、第二排水沟、四二干沟28公里,新增排水能力12立方米/秒,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开挖扩整水系65公里,清淤整治七子连湖、大雁湖等湖泊湿地15万亩,新增水域面积14000余亩;实施爱伊河贺兰山路段岸线生态景观提升6.2公里,对改善城市生态宜居环境,提升休闲运动品味,建设“美丽银川”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滨河供水泵站建设,年供水1800万立方米,保障了滨河新区10万亩生态绿化灌溉水源。综合治理水洞沟2.7公里,建成湿地景观湖150亩、木栈道60米,生态绿化2万平方米;完成银川舰观光船制造、试水、通航工作及军博园潜艇主题园建设,成为滨河新区5A景区新亮点,为推动滨河新区建设发展再立新功。
3、民生为本,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整合水利、国土、农发项目资金1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0.61万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30.1万亩;建设畦田34.9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4.5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8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45万亩;清挖沟道 7736条4671公里,治理骨干沟道89条350.87公里,清挖渠道9628条5595公里,砌护渠道2231条896.98公里,整修农路11786条6410.46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处,解决44782人生态移民饮水问题。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排水工程整治斗农沟共720公里,治理骨干排水沟14条91.9公里,治理片区4个,控制排水面积8万亩。通过沟渠田林路庄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为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主动防控,确保防汛安全
投资3亿多元,整治黄河河道2公里(其中滨河新区段1.5公里),治理了贺兰山东麓北一沟至北六沟等14条山洪沟57公里,实施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防洪工程等一批防洪工程建设,完成了贺兰山路排洪干沟、四二干沟、永清沟、第一排水沟等一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第三拦洪库、芦草洼滞洪区等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购置补充了水泵、铅丝、木桩等一批防汛物资,落实了挖掘机、推土机等一批抢险机械和专业、机动抢险队20个近万人。防汛警示标志600多块,发放便民防汛联系卡10000余张。
5、 标本兼治,提供生态支撑
实施水洞沟治理工程和水洞沟清洁型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加之近3年来滨河新区10万亩生态绿化项目的实施,使滨河新区风力、水力综合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每年每平方公里3400吨下降到800吨,年均减少水土流失量21万吨,年新增保水量65万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67平方公里,为滨河新区“四城”建设提供了生态支持;
6、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完成爱伊河及七子连湖等湖泊湿地补换水4000万方,设立爱伊河水草治理实验区200亩,清除爱伊河水草50余吨,投放适生鱼苗2万斤,蟹苗200余万只,定期定点采样化验、动态监测爱伊河沿线18个水质取样点水质,开展爱伊河环境整治和禁钓区夜钓夜捕严打专项行动,清理破坏环境设施人员400人次,清查偷鱼捕鱼违法行为26次,收缴各类网具400余件。二是大力开展“两违”整治,拆除沟渠河湖整治违规违法建设44处27000平米,查处望远工业园区建设的永二干沟桥、第五拦洪库入库山洪沟挡坝排污、兵沟黄河大桥东岸倾倒垃圾等水事违法案件5起。
(三)、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1、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4年年初预算安排14662万元,年度执行中调增预算2307万元,2013年年初预算安排679万元,年度执行中调增预算27218万元。2014年比上年增加预算安排2059%,年度执行中调整预算减少96%。原因是年初发改委安排及政府安排的重点工程项目大部分纳入了财政预算,大大减少了年度执行中调整预算。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本年收入总额26731万元,其中:非本级财政拨款9762万元为区水利厅、城投公司、区水投公司拨款,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04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1365万元,分别占本年收入的37%、21%、43%。2013年收入29347万元,经对比本年收入比上年减少9%。
本年支出总额2861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75万元、项目支出28136万元,分别占本年支出总额为2%、98%。上年支出26541万元。经对比本年支出比上年增加8%。原因是2013年因款完工程结转资金较多,2014年增大了支付力度。
3、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我单位通过提高认识,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的管理办法2014年支出27.43万元, 2013年支出32.31万元,比上年同比下降15%。
(2)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上年均无会议费
(四)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2014年末结转资金836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2万元,项目支出结转8364万元。
2、基本出结转2万元
行政医保为1万元
人员经费0.8万元
住房公积金0.2万元
项目支出结转为
3、项目结转8364万元,全部为工程进度款和尾款。
中小河流及病险水库治理4043万元
黄河综合治理1149万元
爱伊河水系工程及水费121万元
西夏区导洪沟工程55.4万元
水生态文明编制及节水型社会建设682.6万元
小口子检测预警1100万元
黄河滨河段清淤、二滞芦草洼治理46万元
水保及水洞沟治理447万元
滨河新区工程款720万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