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水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 | 11640100010086071F/2022-00139 | 发布日期: | 2022-06-18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水务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水务局 |
名 称: | 银川市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建设第一至第三拦洪库提标改造工程公示 |
1、项目名称:银川市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建设第一至第三拦洪库提标改造工程
2、项目责任单位:银川市水务局
3、项目建设地点:工程区域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至西干渠以西范围,南至银川市永宁县腰石井沟,北至银川市西夏区山嘴沟。区域地理位置南北长近26km,东西宽约18km,总面积约410km2,涉及银川市西夏区及永宁县。
4、项目建设背景: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保障城市核心区域防洪安全、力争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目标,以现状防洪体系为基础,对存在防洪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和导引,对现有拦洪库进行连通,连通工程可以为超标准洪水适度增加泄洪通道和充分利用现有湖库的互调作用,适度增大洪泛区域,使洪水能顺利通过保护区。
5、建设内容
(1)第一拦洪库
第一拦洪库后坝坡岸坡修整2.93km,植草护坡6.06万m2,配套灌溉管网3.01km;布置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2.93 km;配套坝体监测及自动化设施1套。
第一至第二拦洪库连通管道0.25km,在第二拦洪库一侧新建2.0×2.0m控制闸1座。
(2)第二拦洪库
加固北三支导洪堤(腰石井沟至第一拦洪库段)6.75km,包括堤身加高培厚,增加迎水面砌护及堤前清淤;新建沙其沟(原榆树沟下游)导洪堤1.75km,新建国道G110交通桥1座。
第二拦洪库后坝坡岸坡修整4.75km,植草护坡4.97万m2,配套灌溉管网4.79km,布置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4.75km;配套坝体监测及自动化设施1套。
第二至第三拦洪库连通沟道1.04km,在第二拦洪库一侧新建2.0×2.0m控制闸1座。
(3)第三拦洪库
布置山嘴沟导洪堤1.87km,新建南环绕城路交通桥1座。
第三拦洪库现状坝长2.75km,坝体加长0.77 km,加长后坝体总长3.52km,坝体加高1.37m,植草护坡5.52万m2,配套灌溉干管3.28km;布置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3.52km;配套坝体监测及自动化设施1套。
6、项目功能、建设目标、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银川市第一至第三拦洪库提标改造,对贺兰山东麓银川核心段其他防洪库示范带头,加快完善贺兰山东麓防洪工程体系,提高防洪标准,确保城市安全,改善贺兰山东麓生态环境,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贺兰山东麓为干旱石山区,山体以裸露基岩为主,山势陡峭,植被稀疏,蓄水性差,汇流时间短,局地暴雨洪水频繁,突发性强,洪水暴起暴落,历时短,强度大,洪峰尖瘦,凶猛异常、危害极大。坝基、护坡等水利工程隐患并未消除,信息化手段、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是将“补短板、强监管”落到实处的迫切需要。
第一至第三拦洪库作为银川市防洪核心区重要拦洪调节水库,按需提高防洪标准,消除安全隐患是对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的需要。
第一至第三拦洪库作为承接贺兰山东麓洪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拦洪库进行提标改造,使标准内洪水安全下泄、超标准洪水顺利下泄,是进一步完善银川市核心区防洪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提升第一、第二及第三拦洪库防洪调蓄能力,确保保护区防洪安全;对拦洪库上游部分入库沟道进行疏导,使其顺利安全入库;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完善安全监测及信息化管理设施。
7、建设工期及实施方式
项目资金落实后开工,建设周期1年。
8、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9158.14万元。其中骨干工程15553.8万元,环境保护工程117.5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167.16万元,工程占地补偿2533.01万元,文物影响评价及勘探费250 万元,林评费50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286.61万元,穿越高速公路及国道补偿费200万元。拟争取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市财政按资金使用办法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
9、公示时间:2022年6月18日至2022年7月18日
建设单位名称:银川市水务局
电话:0951-6889740
邮政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6号行政中心
电子邮箱:ycswlin@163.com
银川市水务局
2022年6月18日
注:本公示为项目前期论证程序,项目尚在规划论证阶段,未确定实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