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时代的要求,努力营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消费环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大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全市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走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总量规模继续扩大,增长速度平稳较快
2017年,我市消费品市场总量迈上新台阶,突破550亿元大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31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0.2个百分点、分别低于上半年、前三季度0.3、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始终保持在9%以上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平稳较快的运行态势。

(二)城镇市场仍占主体,乡村市场增速较高
2017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6.5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7.2%,同比增长9.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8.51亿元,增长4.7%。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2亿元,增长20.4%,其中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51万元,增长7.6%,分别高于城镇市场11.3和2.9个百分点。城镇市场仍占主体,乡村市场增长较快。
(三)批零住餐同频共振,销售餐费共同发力
2017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06.47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6.39亿元,同比增长15.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0.08亿元,同比增长8.0%。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5.84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18亿元,同比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66亿元,同比增长12.7%。

(四)限上企业平稳增长,限下市场繁荣活跃
2017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348.91亿元,同比增长4.7%,比前三季度回落 0.4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分劈后实现零售额314.61亿元,同比增长4.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而限额以下零售市场相对于限额以上零售市场,发展较为活跃,实现零售额247.70亿元,同比增长16.7%,高于限额以上企业12.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个百分点。

(五)分类商品表现不一,增长情况各有千秋
一是基本生活刚性需求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借助消费促进月、欢乐购物季等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的推动作用,全市基本生活需求得以较好释放,全年实现粮油食品类零售额34.53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上年同期4.6个百分点,实现饮料类零售额2.91亿元,同比增长21.1%,高于上年同期4.6个百分点。二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升级类商品热度不减。全年实现化妆品类零售额5.51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体育娱乐类零售额1.36亿元,同比增长39.4%。三是改善生活环境的居住类商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电器音像类零售额16.32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家具类零售额6420万元,同比增长5.8%。四是过去已有的消费热点热度消退。全年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等商品分别下降2.4%、6.1%和13.2%。五是石油产品增速小幅回落,仍为零售额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进入四季度后,石油价格有所增长等有利因素与交通限行销量下降等不利因素相互作用后,全市石油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6.91亿元,同比增长15.0%,比前三季度小幅回落0.6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9个百分点,仍为零售额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2017年银川市总量前十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序号
|
行业名称
|
零售额(亿元)
|
增速(%)
|
1
|
汽车类
|
129.09
|
-0.2
|
2
|
石油及制品类
|
46.91
|
15.0
|
3
|
中西药品类
|
40.24
|
0.9
|
4
|
粮油食品类
|
34.53
|
15.6
|
5
|
服装鞋帽类
|
26.55
|
2.5
|
6
|
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
|
16.32
|
6.4
|
7
|
日用品类
|
9.36
|
-2.7
|
8
|
金银珠宝类
|
8.91
|
-2.4
|
9
|
烟酒类
|
5.52
|
-0.8
|
10
|
化妆品类
|
5.51
|
18.5
|
(六)区域发展各具特色,城区发展更为协调
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因消费结构不同,行业发展差异影响,消费市场运行情况不尽相同,总体来看,城区发展更为协调,县域发展差异较大,但各县(市)区均完成了全年预期8%的增长目标。
2017年六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县(市)区
|
零售额(亿元)
|
增速(%)
|
兴庆区
|
272.76
|
9.7
|
金凤区
|
81.35
|
10.0
|
西夏区
|
26.72
|
9.9
|
永宁县
|
20.22
|
9.0
|
贺兰县
|
143.93
|
8.2
|
灵武市
|
17.33
|
9.9
|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抑制消费增长的具体因素和增长压力,阻碍了全年全市社消总额更快增长。
(一)居民收入水平制约消费能力。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能力,消费能否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状况。一是收入增速低于社消增速和经济增长速度。今年各季度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低于社消总额增速,且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均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全年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低于社消总额增速1.2和0.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1.6和1.1个百分点。二是收入水平低于周边省会城市。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银川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均低于西北其他省会城市,2017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低于兰州、西安、西宁、乌鲁木齐0.3、0.1、0.4和0.6个百分点。
(二)汽车行业出现大幅回落。全市全年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29.09亿元,同比下降0.2%,低于上年同期6.8个百分点,低于前三季度1.1个百分点,12月份当月同比下降15.2%,意味着占比近四成的汽车行业对零售额增速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下拉作用。主要原因是2016年底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助推当年12月份全市汽车行业零售额增速高达26.2%,形成一个较高的同期基数,对今年的平稳增长产生较重负担。
(三)医药企业零售额增长乏力。全市全年实现医药类零售额40.24亿元,同比增长0.9%,低于上年同期7.0个百分点,低于前三季度1.5个百分点,自8月份以来,全市医药类零售额增速逐月回落。主要原因一是自8月份医疗改革实行两票制后,银川市几大医药公司医院供药量减少;二是部分医药公司因为回款难造成资金困难,进而供货量下降。
(四)有效供给不足日趋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人们追求质优、高效、安全产品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满足不了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再加上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我市“消费外溢”现象比较严重。
三、2018年消费市场展望及建议
新的一年,随着新旧消费动能继续转换,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有的消费热点热度减退,不再成为增长优势,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规模,带动效应并不明显,汽车、石油、医药等重点商品占比较大,增减变化情况直接左右消费市场等现状,2018年保持消费市场健康运行,社消总额平稳较快增长,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 。城镇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居民消费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收入水平,因此扩大消费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完善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统筹兼顾、多管齐下,积极采取保障就业、提高工资标准等有效措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步提高,不断巩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才能增强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二)继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效拉动消费增长。2017年,全市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进消费活动,对增加线下消费群体,扩大线下消费规模,收效明显。新的一年,相关部门继续结合季节特点、节日效应以及消费习惯,依托重点商圈、人流密集区,组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联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打折让利活动,有效拉动消费增长。
(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拉升消费市场活力。加大对企业的跟踪监测和支持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限额以上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保障限额以上企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发挥现有限额以上企业的龙头作用;注重培育小微企业,对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限下企业,加强跟踪监测和统计宣传,对达到规模的单位及时纳规入库,为零售额增长注入新活力,从而优化市场结构,提高消费水平。
(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做好服务协调工作。一是安排消费行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批零住餐企业开拓市场、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等项目建设。二是不折不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消除对小微企业歧视,及时调整审贷规模,增加资金的投放力度,安排一定规模的贴息贷款。四是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引导医院合理安排供药企业回款进度,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稳定药品销售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