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统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分析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6004H/2023-00052 发布日期:2023-02-09
发布机构: 银川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工业科
名 称: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11.3%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11.3%

11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紧盯目标任务、瞄准短板弱项、落实具体措施,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部分领域回暖上升的势头有所放缓,企业经营继续承压,需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一、工业运行基本面持续向好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于全区(8.0%)3.3个百分点,在全区五地市中居第一位(石嘴山市0.2%、吴忠市8.1%、固原市2.7%、中卫市10.4%)。其中银川不含宁东增长11.4%,比1-10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各经济类型企业同步增长。1-11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股份制企业增长1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1%;私营企业增长22.6%。重点行业增势稳定。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呈现增长态势,增长面达59.4%。其中增加值总量排位前十的行业“八增二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医药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82.4%;半数以上产品实现增长。95种工业产品中54种产品呈现增长态势,增长面56.8%,其中单晶硅同比增长1.1倍、电工仪器仪表增长45.6%、工业机器人增长6.1%。大中型企业压舱石作用显著。  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表现突出。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个百分点。六县(市)区“三增三降”。西夏区、贺兰县、灵武市分别增长17.2%、7.2%和11.7%,兴庆区、金凤区、永宁县分别下降9.2%、3.1%和4.0%。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呈现的积极方面

(一)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彰显工业经济韧性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同期的14.7%提升至18.2%。高技术制造业生产加快引领工业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4.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

(二)新入库企业注入新动能。2021年年度申报入规的60户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1.38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个百分点;2022年月度申报入规的17户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3.46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1个百分点,以上新增企业共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6.3个百分点。

(三)企业收入、利润快速增长,单位费用下降。收入快速增长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8%,增速高于全区10.6个百分点。利润稳定增长。实现利润总额288.23亿元,同比增长21.9%。从行业看,3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呈现盈利,盈利面达75.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盈利情况较好,贡献突出。单位费用下降。随着减税降费、纾困帮扶政策持续发力,工业企业费用负担有所缓解。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6.0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11元。

三、需求动能提振不足,稳定恢复基础亟待巩固

(一)市场景气度仍处相对较低区间,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11月份,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8.0%,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继续回落。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自今年五月份以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至10月份由正转负,11月份降幅虽较上月收窄2.0个百分点,但同比仍下降2.5%。

(二)小微企业增速放缓,生产经营风险加大。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低于大中型企业4.8个百分点。近半数小微企业产值同比下降,企业产值下降面高于大中型企业20.9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市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9%,比大中型企业低3.57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5.6%,比大中型企业高6.7个百分点。

(三)生产成本高位运行,企业经营持续承压。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叠加疫情多点散发,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不畅,工业企业生产面临高成本经营压力。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3.2%,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48元,同比上升3.18元。单位成本持续上涨,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1-10月份,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85%,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

总体看,全市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并未改变,但恢复的动力仍需增强,提振市场主体信心、释放需求增长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任务仍然较重。下一步,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继续加压奋进,持续推动发展缺口大力回补,为更好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