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统计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分析
| 索 引 号: | 11640100010086004H/2025-00294 | 发布日期: | 2025-10-27 |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统计局 | 责任部门: | 工业科 |
| 名 称: | 工业运行稳中有进 提质增效持续发力 ——2025年1-3季度银川市经济运行情况系列分析报告之三 |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九个着力,一个扎实推进”工作主线,精准靶向发力,推动“1+1+7”政策加速落地见效。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扎稳打、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0%,位列全区首位,为全市经济大盘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百日攻坚战”强力推动,工业发展势头稳健
(一)工业生产保持稳定。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与1-8月份增速持平。重工业支撑作用突出。1-9月份,占比91.9%的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94.8%;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制造业“压舱石”地位稳固。占比60.4%的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与1-8月份持平,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占比17.4%的采矿业增长6.8%,较1-8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占比22.2%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回落1.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活力持续释放。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16.5%,增速较1-8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12.4%。
(二)重点行业支撑有力。9月份,全市列统的32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6.3%;尽管部分行业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有17个行业增速较8月份出现放缓或降幅扩大,回落面53.1%,但重点行业表现亮眼,持续发挥“稳定器”作用。从累计增加值排名前十的行业看,7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6.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0.0%)、通用设备制造业(28.4%)等重点行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个百分点,有力夯实了全市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三)近半数产品产量实现增长。1-9月份,全市列统的95种产品中44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增长面为46.3%,其中食品制造领域冻肉同比增长28.0%、营养保健食品增长24.2%、大米增长16.8%;化工领域化学农药原药增长10.1%、初级形态塑料增长5.4%;装备制造领域减变速机增长53.4%、工业机器人增长50.9%、滚动轴承增长40.6%。
二、结构优化见成效,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一)装备制造业持续引领,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1-9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0%,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9.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0.6%,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其所涉及的7个行业大类中,有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7.1%。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倍、金属制品业增长4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增速较1-8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工业产业结构持续向好,新动能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二)民营工业展现强大韧性,市场活力不断释放。随着中央及地方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持续显效,民营工业企业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活力。1-9月份,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9个百分点,快于国有控股企业14.6个百分点、快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6.8个百分点。从微观企业层面看,62.0%的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实现增长。
(三)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从重点企业看,1-9月份,全市累计产值过亿元的184户规上企业中,109户实现增长,占比59.2%,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4个百分点。23户月度入规纳统企业完成产值近39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较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工业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集中精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短板弱项。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帮助企业达产增效,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坚决巩固和增强来之不易的向好态势,奋力冲刺全年工业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