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11640100MB1853128N/2023-00127 发布日期:2023-09-05
发布机构: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名 称: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11号关于银川市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11号关于银川市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提案的答复

胡克俭、王连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银川市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提案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417日召开2023年银川市文化旅游系统承办区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交办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产业发展科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822日电话沟通了提案委员,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少志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编制《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立足贺兰山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资源,构建一核、两带、一环、六片区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其中打造贺兰山东麓生态文化旅游带提出建设贺兰山东麓生态文化旅游廊道,优化整合贺兰山东麓历史人文景观、自然生态、葡萄酒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资源,深挖文化特色,培育文旅小镇、美丽乡村、特色街区、汽车营地、精品民宿等新产品,开发建设文化休闲体验、生态运动康养等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

化提升银川绕城乡村旅游发展环提出,深挖民间文艺、非遗和休闲农业资源,统筹生态文明建设,提质优化银川绕城乡村旅游发展环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农业园区和现代田园综合体,建设国家乡村体育公园、国家标准休闲绿道、休闲驿站、精品民宿、美食家园,打造集 “产、文、旅、人四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精品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发展环

二是做好用地保障。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规划布局并预留文旅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在村庄规划中,充分衔接总体规划的要求,并结合民宿项目建设需求,完善基础设施规划,落实民宿项目空间布局,预留文化旅游及商业用地,为后期项目建设提供规划依据,促进村庄特色民宿经济发展。例如在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村庄规划中,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民宿集群,作为该村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村庄规划编制质量,2023年文化旅游部门配合自然资源、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11个部门成立银川市村庄规划联合审查工作小组,制定印发《银川市村庄规划联合审查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了村庄规划市级联审工作。审查时要求村庄规划要立足自身特色,彰显辨识度,发挥村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区位优势,找准村庄定位和基调,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村庄文化设施配置以及旅游产业定位、项目安排、设施布局等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查指导,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

三是政策支持撬动。文旅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印发《银川市关于落实支持扩大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对当年新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分别给予50万元、15万元、8万元一次性扶持奖励。当年新评定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特色旅游民宿的,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一次性扶持奖补。当年新评定为特色房车露营基地的,根据其特色、规模及综合效益,给予2-20万元一次性扶持奖补,奖补资金用于露营基地设施完善及服务质量提升,同时,争取自治区乡村旅游奖补资金15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四是放大品牌效应。成立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委员会,出台《银川市星级旅游民宿管理评定办法》,评定星级旅游民宿12家,发放奖补资金115万元,指导民宿企业办理各类证件,培育一批乡村等级旅游民宿,切实打造旅游民宿特色品牌。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将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村内19座酒庄、近2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和西部影城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葡萄酒+民宿旅游+民宿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鼓励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打造集葡萄酒品鉴、乡村旅游、民宿文化、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特色民宿六位一体望山民宿村集群,西村海棠、昊然山居、黄庐民宿等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宿受到市民热捧。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润丰宿集在原有一二产业基础上,借打造新场景吸引人流,聚集影响力,并通过加深与文旅的关联和理解,重新梳理原有资源、盘活已有优势,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岩画古村古树林民宿百年古树环绕,绿树成荫,集文创产品开发、非遗研学、休闲茶艺、餐饮民宿、度假养生、艺术写生、婚庆摄影、帐篷营地等为一体,成为贺兰山下吃羊肉、品红酒、观星空的最佳打卡地。

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旅游民宿设施配套建设力度,深入推进乡村剧场、文化大院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实施百村千画·乡村美化工程,对旅游民宿集中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特色旅游村及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进行乡村墙体绘画美化,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传播文化特色。推动厕所革命成果向发展旅游民宿的乡村旅游延伸,全市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厕所全覆盖,持续改善乡村旅游供电、供水、通信、公路等条件,统筹乡村旅游停车场布局,推进乡村旅游直通车建设,全市26个特色旅游村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提升。

六是加强人才培训。组织各县区17名旅游民宿管理人才参加宁夏旅游民宿管理人才培训,赴浙江杭州、湖州等地学习发达地区民宿运营的成熟经验,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观摩等方式,加强职业技能和服务管理水平培训。开展旅游民宿专题培训班,加大对各县区乡村旅游民宿指导和支持,推进实施旅游民宿国家、行业相关标准,按照旅游国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

联系人及电话:李昱颉0951-6889031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3829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