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11640100MB163606X7/2024-00162 发布日期:2024-11-13
发布机构: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部门: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名 称: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61号“关于促建孤独症儿童全社会三级预防干预能力建设示范市”提案的答复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61号“关于促建孤独症儿童全社会三级预防干预能力建设示范市”提案的答复

朱冬庆委员

提出的关于促建孤独症儿童全社会三级预防干预能力建设示范市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残联和市教育局联合办理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接到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527日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通过,指定由人口发展和妇幼健康科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519828约见委员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办理工作意见要求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章玉明同志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儿童孤独症作为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家庭和社会沉重负担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构建孤独症儿童全社会三级预防体系,促进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改善患儿症状和预后尤为重要。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工作,把开展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和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作为保障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儿童发育行为障碍早期筛查,强化培训宣教、健全社会联动机制,推进孤独症康复业务发展,满足孩子与家长诊断、康复、融合等多元需求,努力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守护人。

    一、基本情况

全市目前共有区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8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371具有孤独症及发育行为疾病诊疗工作资质的公立医疗机构6具有残疾儿童康复和救助定点服务机构18家,其中公办机构5家,民办机构13家。自2023年在全市启动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项目以来,通过开展乡级初筛、县级复筛、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康复的服务模式,为常住人口中0-6岁儿童提供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初筛服务128126人次,复筛108人次,经医疗机构明确诊断52人,对确诊的转介至康复机构进行干预康复训练46人。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强化学科建设,健全服务体系2009年宁医大总院率先成立宁夏儿童行为障碍诊疗中心201912月该院获批成立宁夏儿童孤独症及行为障碍专科联盟20223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批国家孤独症规范化建设项目示范单位,20248月该院获批全国首批孤独症三级网络规范化建设项目培训基地;20226-20246月,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组织实施为期两年的银川市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筛诊断评估综合干预随访管理一体化诊疗服务体系研发及临床示范应用科研项目。十多年间我市儿童孤独症干预服务稳步发展为具有一批专业的医疗技术团队、符合国际标准的诊断和评估工具、筛查诊断评估流程规范、康复治疗设备一应俱全的服务能力2022国家《06 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的印发和银川市儿童孤独症筛查项目的启动,从健康教育、筛查、诊断、干预康复四个层面完善儿童孤独症服务链条,全面规范了 06 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三级服务体系,自上而下形成了以诊疗资质医疗机构为诊断评估,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筛查干预为基础,定点康复救助机构为兜底,家庭积极接入参与的孤独症筛-康复服务模式

(二)强化制度落实,规范干预流程国家《规范》对儿童孤独症诊断机构和干预康复机构的房屋、设备、人员等配备以及机构任务分工提出明确要求,为我市落实项目管理提供了技术规范和制度遵循。辖区6诊疗机构均建立符合儿童早期发展和孤独症特点的技术规范,制定科学规范的干预流程从事诊疗评估的专业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开展的孤独症干预技术符合循证实践标准。每年联合市残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对18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进行业务规范建设实地评估和安全检查,指导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加强风险防控,确保残疾儿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康复。

(三)强化宣传引领,营造关爱氛围大力开展儿童孤独症知识以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服务信息宣传,每年4月份,区市残联牵头卫健、教育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儿童家长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和相关服务机构正确认识、积极接纳孤独症儿童,为孤独症儿童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级筛查诊治机构也充分利用医院互联网平台及公众号定期开展家长课堂、线上授课、家医直播间、爱心义诊、广播电台宣教、幼儿园筛查、社区培训推广等形式,普及儿童早期发展和孤独症相关知识。

(四)强化指导培训,提升项目质效。筛查项目实施以来,我委定期组织专家下基层指导、培训,普及孤独症筛查及评估技术为银川市200余名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开展孤独症相关适宜技术专项培训,宁医大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等机构积极与辖区基层保健机构协作,开展儿童孤独症技术培训、业务指导以及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孤独症识别及筛查能力,推进孤独症筛查工作持续改进。

(五)强化健康干预,促进社会融合。对确诊的患儿及时转介到银川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宁夏儿童福利院等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扩充孤独症儿童教育资源,银川职业技术学院、银川市阅海四小、唐徕中学宝湖校区、银川一幼等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与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宁夏儿童福利院等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结对帮扶、融合办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孤独症儿童根据病情轻重安排随班就读或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提升轻度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孤独症儿童权益。

  (六)强化交流合作,提升干预能力。建立与新生儿科、儿童保健、影像科、遗传学跨学科合作机制,不断探索符合儿童早期发展规律的服务模式。深入开展技术研究,申请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儿童行为障碍发病机制和干预的科研项目;加强与国内知名孤独症诊疗专科的合作交流,先后邀请国内外儿童康复知名专家三十多人次来银讲学和技术交流,有效提升了辖区孤独症干预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是加强项目全程管理。发挥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优势,加强孤独症筛查及转诊工作督导,将三级干预的职责落到实处,提升孤独症筛查率及转诊率。二是提升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登记和监督管理,完善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质量监测、评价。三是加强康复人才培养。采取定向培养、入职奖补等方式,吸引康复医学、康复治疗、特殊教育、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进入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机构就业。发挥专业学会、协会、培训基地作用,开展孤独症相关医务人员和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专业水平。

    

联系人及电话:雷平6889082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912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